分节阅读 278(1 / 2)
炮击,我们人手不够,而对方的炮火太过猛烈,所以大量的武器没有转移就被摧毁”事后海参崴俄军守备司令彼尔德林格事后这样辩解道。
在经过3天的攻击后望着远处一片狼藉的要塞和城市,杨用霖命令海军陆战队和所配属的工兵在海参崴城北登陆,随后开始架设攻城炮。就这样,北洋水师居然比陆军更早的展开了行动当聂士成带着数万陆军风尘仆仆的赶到海参崴外文的时候,聂士成发现,东北武卫军的直属工程臼炮已经架设完成,短粗的重炮被放置在木质的可旋转炮座上,而相应的掩体和交通壕也已经完工,如果不是没有开火的话,恐怕围攻海参崴的陆战也将是海军陆战队先打响的而这也已经让聂士成和彭毅等人赶到相当的没面子。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
第四百八十章 双保险
可以说,北洋陆军这一路过来简直就是一场武装游行,俄国人知道,在兵力,装备和素质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小城市还是在野外与北洋交手除了白白消耗兵力成全对手的战绩以外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俄国人乖巧的选择了坚壁清野和依托海参崴工事防守这两个策略,但是呢,效果有限
原因很简单,海参崴距离国境线本来就不远,而且北洋水师还可以通过驳船跨过阿穆尔湾给陆军补充给养,这就使得坚壁清野的用处大打折扣至于依托海参崴工事防御,这个办法看似不错,但是海参崴工事本身修的也不是特别结实其实想想也能知道,俄国在1894年前从来没有把北洋作为一个威胁来看待,别看北洋号称远东第一,别看别样有远东最强大的战舰,但是那对于俄国这只傲慢的双头鹰来说,龙旗舰队不过是只虫子而已,俄国人自信,如果那一天俄国需要消灭北洋的时候,他们可以轻易的将北洋抹掉而这种状态直到甲午战争结束后,俄国人惊奇的发现不但曾经辉煌的日本舰队灰飞烟灭,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巡洋舰队也被打的七零八落。要不是英镑开道,说不定全葬在冲绳了而甲午战争后,面对北洋这个强敌,俄国人按说应该把要塞好好修修了吧,但是奈何,在甲午战争中,俄国人打秋风还搞到了北海道的室兰港,现在有更好的港口了,海参崴的地位退居其次,所以,到现在俄国人在海参崴的防御体系也就那样
而当大量其它地方的部队和平民涌入后,海参崴要塞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地方去安置这些人员,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去供养着10万人左右的居民而在林永升端掉数个仓库后,这种情况越发的严重根据世界历次大战的经验来看,如果一个要塞被掐断后援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概率会被攻破而如果一个没有了后援。又缺少粮食等最基本必须品的要塞会有什么后果呢这个用膝盖都能想明白
但是对北洋来说,能攻下是一个问题,能用较小的代价攻下是另一个问题不得不说,因为军力的收缩,海参崴的实际兵力上升了不少而无论是敲开海参崴城外的环形工事还是接下来的巷战,都是要用人去添的。而人是战争中最宝贵的资源,如何降低人员的损失,被北洋海路军两方面的指挥官放到了第一位,而在经过数次协商后,双方拿出了一个名叫双头龙的作战方案
围攻要塞最直接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重炮轰击加土工爆破。用无数炮弹和炸药硬生生的将对方的乌龟壳炸成碎片但是光砸开壳子还不能解决问题。最终还要靠步兵去清扫对方战壕内的残兵并实施占领但是当步兵冲上去的时候。就意味着重炮的失效。而对方可能已经集中了数倍的兵力用于封堵缺口然后在突破口将无可避免的展开一场肉搏战。再然后,伤亡就出来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洋海陆军决定实施多点攻击向心突击的方针陆炮群和及岸炮群选择三个方向展开攻击并最终根据战况。选择两个方向作为突破口。分散俄方的守备兵力,同时对于第三个炮击方向,则使用精锐部队进行渗透,辅助两个主攻击群进行分割。对于要塞和城市战,尽快的切入,并且分割将对方的战线切割成一块一块的,随后集中兵力一口口吃掉才是打巷战的不二法门
在海陆巨头们商讨结束后,海参崴攻防战正式来开序幕,北洋舰队和东北武卫军直属重炮部队的重炮同时响彻整个战场。巨大的爆炸声和轰鸣声不断震颤着海参崴要塞,房屋的倒塌声、烈火和烟尘将整个城市笼罩。而在炮兵攻击的同时,大量的工兵也开始在炮火和烟雾的掩护下构筑前进阵地,并将堑壕一步步的向着俄方工事延伸。
哗啦哗啦的掘地翻土的声音从阵地前沿传来,7万多人的部队。每人一把工兵铲。沙沙的挖土声即使在炮声隆隆的前线都能听到。以至于有一位观战的德国陆军军官惊呼:“当海参崴战役结束后,北洋陆军能挖出一个长城的工作量”如此大的动作自然瞒不住俄国人,当俄国人透过弥漫在战场上的硝烟,看到不断扬起的沙土时,俄国人再也坐不住了。但是所有能环射的重炮都已经被炸的七七八八。剩下的臼炮又大不了那么远,直射火炮射界又不够,坐在防护严密的掩体中,却打不到对手,这几乎是最让人感到蛋痛的事情了吧但是俄国人敢放任对手这样挖下去吗
显然不敢因为所处位置比较高的俄国人发现,在那并不算窄的甬道中,一个个短粗的管子被一群人运向前沿“是大口径臼炮”一名眼尖的俄国瞭望手惊呼道。臼炮,掩体的杀手,步兵的噩梦,血肉碾盘是它的代称。面对这些怪物,俄国人再也无法淡定了,如果说北洋的重炮主要是照顾俄国人暴露出来的火力点的话,那这些推进到前沿的东西就是直接将这段防线炸成碎片,撕开俄国人防线的重任就交给这些其貌不扬的武器了
面对巨大的威胁,俄国人再也不能淡定了,但是面对火力占优的北洋部队,白天组织步兵反冲锋明显是送死的行为,于是乎,俄国人理智的选择了夜袭
在1899年9月23日晚上,俄国人发动了远东战场上的第一场夜袭。大量的俄国步兵在军官们的带领下翻出已经残破不堪的工事,向着北洋陆军的阵地爬去。但是已经被炮火犁过数遍的土地异常的松软,往往一脚踩下去半天都拔不出来,再加上没有灯光地形破碎,俄国人还要尽可能的保证队形,这就使整个攻击显得异常缓慢,但就是这样,俄国人依然在一步步的接近着阵地,而北洋方面或许是因为这几天挖坑挖的太累了,或许是因为压根就没有想到俄国人会夜袭,所以当俄国人距离阵地不到200米时,北洋的前沿依然没有任何反应,这让俄国人精神一震。
“乌拉”看到胜利女神在向他们招手的俄国人嚎叫着冲进了北洋陆军的战壕,说实话,北洋陆军真的没有防备,而携带了大量手枪的俄国突击部队在刚一进入战壕的时候对北洋陆军的杀伤确实比较大,不少北洋陆军的官兵甚至在睡梦中就身首异处。一时间,枪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在战壕中想起,虽说局势不利,但是北洋陆军依靠曲折复杂的战壕逐渐抵挡住了俄国人的进攻,为了避免炮弹落尽堑壕中造成重大伤亡,北洋陆军的堑壕都是弯曲的,而且四通八达,如果不看战壕中的木板路标的话,走错道是很正常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北洋的堑壕体系和迷宫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