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夏海权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清国,除了各地的实力派外,新的外洋舰队建立也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随着西方的报纸,新式学堂和相关书籍以及思想的传播,这种文化上的影响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看法和民间的舆论导向早在3年前,清日甲午战争时,北洋舰队的出色表现就已经将海权两字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心中,而随着以南海和东海为主要作战方向的外洋舰队的建立,更代表着海军实力的提升这种安全感和自豪感充斥于民间的议论和报纸中而对于在南方的华侨和华人来说,这更是一种安全的保障,如果说当年北洋舰队炮轰巴达维亚是让南洋华人和华侨有了做一个人的机会,那么随着外洋舰队的建立,随着北洋体系势力的延伸他们在国外的权益将会获得更多的保障,他们再不用因为那些贪得无厌的殖民当局而损失财产,不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对于这件足以影响远东局面的大事情,欧洲列强对此也十分关注而其中尤以英国和俄国人为最作为北洋的同盟者,英国人对于北洋实力的冷自然是表示了极大的支持,随着两艘新式装甲巡洋舰的服役,北洋体系又重新获得了对远东俄国海军的巨大优势,俄国人派往远东的两艘战列舰此前就已经被北洋新服役的两艘战列舰所抵消,而在俄国人新型装甲巡洋舰服役前,北洋的分支舰队就有新式装甲巡洋舰服役,这样一来,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而本着考察盟友和为北洋捧场的目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费力曼特率领旗舰百夫长号来参加这次典礼。

而对于俄国人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当俄国人费尽心思终于把两艘还未彻底完工的战列舰弄到远东,当俄国人意气奋发的设计新式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时,当俄国人好容易完成了室兰港的要塞化后,俄国人发现,对手的海军前进的步伐比他们还快随着外洋舰队初具规模,那么一氮战的话,俄国舰队在黄海和日本海对抗北洋舰队的同时,还要防备着从西南方向杀过来的外洋舰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台湾以及附近海域被对手控制,一氮战,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过来的补给船将直接置于外洋舰队攻击范围呢,也就是说一氮战,除了走海参崴经日本海到室兰港这条道路外,俄国舰队将失去任何来自本土的支援无论是炮弹还是配件这对于相关配套设使未建设完备的俄国海军来说无异于是个灾难室兰港虽然已经建成了配套的船坞,但是12寸炮弹,各种配件并不能生产,所以俄国只是一定程度改变了马卡诺夫舰队当年的不幸局面。离建设一个完备的海军体系还相距甚远

就这样,在国内和国外都对这件事情抱着不同看法,怀着不同心思的情况下,外洋舰队的成立仪式如期进行随着外洋舰队提督林泰曾的宣布,两艘新式装甲巡洋舰正式加入了外洋舰队,而在随后的阅舰式中,清国海军力量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强大和雄心如果说北洋舰队更为注重自保的话,那么外洋舰队在设立之初就已经考虑远洋作战的可能,在自持力和稳性方面,比北洋舰队的isa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所涉及的海域,也终于离开了近海,向南洋和东海,乃至整个西太平洋方向拓展

在金色的阳光下,在辽阔的海面上,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三大舰队第一次在南方集结。因为是外洋舰队的战舰的成军仪式,所以为了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北洋水师最强大的战列舰宁海号并不在被检阅的编队中,而作为观礼舰存在,因此,这艘战舰上中外大人物齐聚一堂,不但有刘铭传和丁汝昌这样的地方大员,而且还有像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费力曼特这样的外国舰队司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洋舰队的新旗舰台北号,以及他的姐妹舰高雄号。粗长的11寸40克虏伯主炮,侧线密布的6寸和炮塔炮,无一不展现着这艘战舰的强大。作为加里波第级最新的改进版,这艘战舰在提高适航性和水下防护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而装甲防护基本延续了isa级的防护思路,并予以适当的增强。而在火力方面,外洋舰队还是倾向于用更强大的火炮来武装自己,毕竟,外洋舰队的规模无法与北洋相比,所以必须强调主力舰主炮的毁伤力,而不是把希望放在高爆弹上。

在两艘万吨级装甲巡洋舰身后的,是以国泰号为啥的穹甲巡洋舰编队,他们的任务就是侦察和用于对抗对方可能的大规模雷击作战。经历了甲午战争后的吉野号,曾经是日本联合舰队骄傲的吉野号,曾经让北洋舰队诸位将官畏之如虎的吉野号,现在作为外洋舰队的战争,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啊。

最后出现的则是北洋舰队的天津号和归远号以及南洋舰队的镇海号和景泰号,经历了甲午战争洗礼的天津号、归远号和镇海号,曾经在甲午战争中并肩作战的3艘战舰,此刻终于在这个要载入史册的时刻再次集合对于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给予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伴随着整齐的礼炮声,南洋舰队的2艘战舰先行通过,最后则是北洋舰队的战舰。

整个成军仪式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徐杰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工作将在成军的当晚正式开始

感谢书友海峡老头的打赏,以及书友闲读天下书的月票支持,后面几章将写远东的局势和海军建设,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百四十五章 沟通南北

在北洋舰队旗舰海宁号军官会议室中,徐杰、刘铭传、张佩纶、李经楚彭海丰。五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开始了自甲午战争后,北洋体系内的第一次南北协调会议。

徐杰代表的是北洋在东北的新生势力,张佩纶自然是代表的是李鸿章的老北洋,刘铭传则是代表这北洋体系在闽浙台和上海的势力,而李经楚作为李翰章的儿子,则是代表两广。最后的彭海丰则是作为整个南洋华人的代表参加会议。

这些背景深厚手握实权的大佬们从各处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洋体系今后的发展问题以及目标此时的北洋已经有了独立的经济、工业和军事体系。即使清国中枢不在拨款,不提供任何援助,北洋体系中的官办和民间工业和经济也足以支持这个体系的运转。而军事上更是成了清国乃至东亚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联手足够压制远东任何一支海军,而各省陆军的骨干则都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