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夏海权 > 分节阅读 93

分节阅读 9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炮弹,补给,船坞,技工。”徐杰也不做作,直接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北洋快速舰队的修理,以及琅威理舰队的沿途补给和维护都不是问题,杰里科上校已经随同舰队一,他将负责与沿途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局的联络。但是这炮弹确实是个问题,您知道,大英帝国目前只有2艘战舰使用的是10寸阿姆斯特朗型主炮。新加坡母港中除了留足备战的炮弹外,能提供给贵国的很少,而贵国3艘主力舰都是10寸主炮,而8寸炮弹也要从英国或者意大利订购才行,因为8寸炮也不是英国海军的制式装备。至于真正通用的6寸炮弹,照着贵方的消耗。估计也要从欧洲本土或者意大利运输一批才行。”费里曼特想了想说道。心里却抱怨道,你没事非要用10寸炮和8寸炮干吗直接用92寸不得了至少让老子找炮弹的时候方便点

“呃。”徐杰不由的咽了一下口水,这什么意思这说明在现阶段,即使琅威理舰队来了,炮弹数量也是绝对不够用的。尤其是6寸炮,这东西消耗量实在大,估计即使琅威理舰队的补给舰上的炮弹运过来了,怕是还不够北洋本队和快速舰队消耗的。当然,还有发射药。这东西也是十分珍贵的。无烟火药产量有限,虽然换成栗色发射药也可以,但是速射算是没希望了,栗色火药的烟尘可是打的很啊,烟雾消散之前,火炮根本没法瞄准啊。

“如果可以,我希望,大英帝国能派遣一部分技工帮助江南船坞修理我北洋战损的三舰。同时能提供更换的火炮。这一切我们都会按市价支付。我希望,北洋三舰可以尽快投入战斗。”徐杰诚恳的说道。

“论技术能力,大英帝国的耶松船厂更具备优势。”费里曼特说道。

“好吧,那就归远在江南局修理,另外两艘在耶松船厂修理。”至于为何徐杰让伤重的去江南局修理,这是有原因的首先,就保密程度而言,日本间谍的总部之一就是上海的乐善堂,这个地方虽说在开战前已经被清理了一次了,但是哪能彻底扫的干净就当是来看,恐怕江南局内部就有不少蛀虫吧至于英国人的耶松船厂,相对而言,在英国海军的监督下,日本间谍想混进去也是不容易的,反正看样子,归远舰在短时间内是没法修好了,就让日本舰队盯着一艘无法投入战斗的船的了。另外两艘徐杰可是要急着用的

“鄙人还有最后一个要求,不知道帝国远东舰队是否还有库存的6寸炮和炮弹以及船只零件等物资,北洋舰队本队还需要这些宝贵的资源来维持战力。”徐杰提出了他最后一个要求。

“这方面,我会和李大人和丁提督直接联系的。徐将军放心好了。”费里曼特笑了笑说道。

3500字的一章,最近还算够分量吧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休息一下

总的来说,英国人和江南局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3艘战舰进入上海后,很快就就入了干船坞,一系列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也随之展开。与那些忙碌的船厂工人相比,北洋水师官兵反而成了最悠闲的了,看着满目疮痍的战舰,不少官兵伤心的留下了眼泪,是啊,这就是他们的船,与他们一起经过数次海战的搏杀后带他们安然返航的船。

悠闲并不代表无事可做,其实有太多的事情要徐杰等人处理了,首先伤员就是一个问题,被苦味酸装药烧伤可是非常严重的,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感染基本上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脑袋后面拖着一个辫子更是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所以伤员是必须要赶紧救护的。而剩下的事情吗处理一下战死者的后事也十分重要,北洋的管带们可不能落下一个冷漠的骂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上了岸以后这些紧张战斗了两个多月的士兵改怎么管话说经历了血战后,让士兵放松一下是很正常的,但是如何放松呢一下散了架子可不行。这方面徐杰不懂,要说海战和技术的话,徐杰的大脑中自然是有章可循。但是这东西徐杰可没研究过。而且随着官兵外出休假,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反间谍问题。虽说日本在华最大的间谍机构乐善堂已经被扫了,但是日本人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对华间谍体系可不是北洋几年就能拔出的,更何况在上海,老李还有些鞭长莫及。不过好在已经在上海等地经营了4年的彭海丰等人愿意提供帮助,有彭老大的人提供向导和保护,按说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徐杰心里说道。至于徐杰本人的计划吗处理完自己必须处理的事情,先好好睡几天吧。这段时间成天担惊受怕,神经紧绷,徐杰决定经历了他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岁月。

想法是好的,但是想法和现实是有极大差距的。就在徐杰处理完和江南局,金陵局,以及英国人,上海道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官僚之间的事情后,就在徐杰准备好好睡上一觉的时候,彭老大找上门来了要是别人,哪怕是林永升,徐杰都敢先睡觉再办事,但是偏偏这个彭海丰,徐杰可不敢怠慢,人家儿子还要带上万子弟和日本人拼命呢,海上运输还要靠南洋华人的船队。而且彭海丰最大的优势在于,南洋华人和李鸿章这些北洋旧势力不是一条线的,对清政府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徐杰要行非常之事,彭老大远比李鸿章的北洋甚至是刘铭传更可靠。而在根本目的上,彭海丰和徐杰的目的更加接近。所以说,到目前为止,除了自己手中掌握的舰队,彭老大是最适合也是最重要的盟友

“彭老大,十分钟时间,最多十分钟。我要睡觉。”徐杰双眼红肿的说道。

“徐先生,老朽钱来此只是传个消息,上海丝商们想和徐先生谈一些事情。不知徐先生是否可以赏个脸”彭海丰看着两要暴走的徐杰带有一丝歉意的说道。要说清末上海的丝商,大多出自与南浔。该地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合桑蚕养殖,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是重要的丝绸产地,几百年来长盛不衰。尤其是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量的丝商为了躲避战火,纷纷依据上海,而当时的上海又是远东第一大商港。于是这些精明的商人们立即走上了出口丝绸的道路。出口丝绸获得的巨额收益让这些南浔丝商的资产迅速增长,在历史上就出过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说法。这是如何分类的呢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所谓的象是指家产在一百万两以上的大商家。一百万两到五十万两的称为牛,二十万两到五十万两的称为狗。虽说这只是民间的说法,但是也并非没有依据,这些丝商在当时的上海,甚至在整个清国南方的经济生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要说彭老大为首的南洋华人如何和这些丝商打上交道的,还要从当年华人资本大举进入清国说起。大量的华人资本进入上海,两广和台湾后,首先投资的行业就是轻工业,而缫丝业又是重中之重。这就与上海本地的丝绸商产生了正面竞争。南洋华人工厂有上海道,淮系罩着,自然在官府方面没啥办法,于是,南浔的丝商便利用手中的原料渠道以及市场人脉与南洋华人展开竞争,而南洋华人虽说是外来户,但是有句话怎么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效率上来讲,你手工缫丝水平再高能比得上机械吗而且你还没发控制全部的原料渠道,人家南洋的华人可是从生产运输到销售都是一条龙的内部循环体系,成本要低的多,同样一船丝,你南浔的商人卖给上海的洋行,和南洋华人直接把生丝投放到欧洲的最终市场上这利润能比吗南浔丝商只是掌握了原料和生产这两个环节,而南洋华人则是从原料一直到最终市场,整个体系。况且双方的技术水平还有明显代差,资本方面,南洋的华人更加雄厚,对对外贸易更加熟悉,这整体一比,南洋华人自然占据着优势。后来呢,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双方最终的妥协,那就是当年南洋购买战舰的事,广大南浔丝商为了讨好刘坤一是出了不少钱的,而后来爆发对日本的经济战后,在刘坤一的授意下丝商们自然要有些动作,而在徐杰的安排下,南洋华人也开始加入对日本的经济战,这样一来,双方有了共同目标,而且有了合作的基础。于是两方面开始从对抗转为合作,具体而言就是丝商们负责清国国内的事情,例如原料和工人。南洋华商负责生产运输和销售。两股大势力的联合的结果是直接让adecha的生丝把日本的生丝打的落花流水这件事过后,双方开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南浔丝商人家就是干这个的,自然不能丢了老本行,而华人商人自然也不能白白的把到嘴里的肉吐出来,于是,双方约定,南浔丝商负责原料和生产,而华人负责为丝商提供相关的机械和技术支持以及运输销售,并且在缫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