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华夏海权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基本上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要解决钱,人,装备的问题,北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日本人留给我们的时间绝对不会太长。时不我待啊。”徐杰说道。

“对了,徐兄,还有一件事,德意志人汉纳根来到天津了,想与您见上一面。”张佩纶突然想起了什么。

“他一个陆军大尉找我干嘛”徐杰心里说道。不过本着不得罪人的思想,徐杰还是同意与汉纳根见上一面。

第七十一章 没有陆军是不行的

要说这汉纳根,徐杰还是了解一些的。北洋威海卫,旅顺口,大连的炮台就是他帮助修建的。要说这人,在炮兵,要塞建设和陆军上还是很有能力的。北洋诸多要塞的建设也反映了这一点。以旅顺炮台为例,自1880年开始,历经10年的施工,最终完成了旅顺口的整个防御体系。整个旅顺防御工事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顺港入港处的海岸炮台,其中以黄金山,老蛎嘴,馒头山3个主炮台为主。是整个旅顺炮台群的精华之所在。71门。另一部分是陆上后路炮台。主要以行营炮机关炮为主,最大的要塞炮为要塞炮。备炮78门。总体而言,在当时的远东,如此强大的防御使得旅顺堪称远东第一要塞。所以,客观的评价汉纳根,此人还算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专多能的人才。不过嘛,在1894年的时候他以一个陆军人员的身份去北洋水师担任总教习和副提督还是很聊斋的。在徐杰眼里,汉纳根在还是别去当海军了。老老实实的研究陆军炮兵和要塞设计吧。

“我真没想到,扬名欧洲船舶制造业的徐杰先生居然如此的年轻。”汉纳根看到徐杰的一个反应就是:这小子太年轻了。

“阁下过奖了,我仅仅是一个在知识的海滩上有幸捡到一个漂亮的石子的人而已。”徐杰谦虚的说道。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阁下除了对海军舰船十分精通以外,还对陆军十分有研究。我有幸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您的产品,1889年型步枪,自卫手枪。并且在您的卫队中看到了新式轻型手雷抛射器的试射。这一切让我很是惊讶。所以,我希望能有机会和您探讨一下陆军装备。如果可以,我们还可以深入探讨一下炮兵的装备和作战。”汉纳根有些激动的说道,在他看来,能设计出如此优秀的单兵武器的徐杰对陆军应该也有一些造诣。

“原来是找我聊陆军的啊”徐杰心里嘀咕道,不由得擦了一下冷汗。要问徐杰懂不懂陆军,说实话,多少也是懂一些的。出生于陆军世家的徐杰从小就在爷爷和父亲的耳提面命之下对陆军了解一些,虽说后来当了海军,但是凭借家长们的熏陶和自己查找的资料,对陆军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尤其是一些作战理论和指导思想更是超过了当时的人。毕竟,100多年的阅历可不是白给的。不过徐杰现在可没有功夫搭理汉纳根,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别的不说,如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就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能否冒昧的问一个问题”汉纳根问道。

“请讲。”徐杰客气的说道。

“您认为您对日本国陆军的估算是否准确一个如此小的国家,居然可以调动整整15万的陆军在国外作战这真是太恐怖了。”汉纳根震惊的说道。

“我的估计应该不会错。”徐杰颇为中肯的说道。自然不会有错,虽然当年徐杰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诸多版本,但是总体规模大致还是不会有错的。总体来讲,日本有6大常备师团在朝鲜和中国作战,根据部队规模来算,大概在15万到17万之间,而这仅仅是一线部队,日本还调集了15万左右的征夫为部队提供补给和运输。如果说北洋水师可以与日本联合舰队有一战之力的话,哪陆军方面,清朝根本无力和日本军队抗衡,无论是平壤之战的一败涂地还是鸭绿江防线的崩溃,亦或者旅顺和威海的失守,都充分说明了清国陆军根本不堪一击。

“如果徐先生您书上的日本陆军编制和装备都无误的话。即使日本调动的部队为您上面写的进入一线部队的40,那么无论是李大人的北洋陆军还是清国东北的驻军,照样会被击溃,而因为陆军的溃败,海军基地也必将直接处于日本陆军的兵锋之下,即使海军能击败日本联合舰队,但是只要前期日本陆军能成规模的进入朝鲜,哪海军的旅顺口基地照样会十分危险。”汉纳根中肯的说道。

啪嗒一声,徐杰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茶水溅了一地。徐杰只感到胸口猛的一紧,一股逼人的寒意顿时让徐杰有一种虚脱的感觉。纵然海军胜了,陆军如果继续像历史上那样惨败,甲午战争之胜负之数,还真是不可预见啊。参考史料,在甲午开战前,老李的淮系各部包括驻扎在旅顺威海各大要塞的部队一共也只有38000人,加上直隶练军和奉军,也只有14000多人,总兵力只有52000人,而且必须指出的这还是包括要塞守备部队在内的军队,真正的机动兵力仅仅有卫汝贵,聂士成,叶志超等人的部队,合计25000人,而这北洋所有的机动部队,在朝鲜就全打没了。至于后面临时征召的部队,个别连枪栓都拉不开的新兵自然更不是日军的对手,参考历史,即使黄海大海战打赢了,日本在朝鲜的驻军也已经形成了气候,到时候,即使只有6万左右后路不保的日本陆军,北洋的陆军依然抵挡不住,甚至旅顺口依然会失守。再加上一个软骨头的中枢,怕是海军打的再好,也于事无补。而徐杰作为一个海军军官,在整个计划的开始一直在潜意识中强调海军的作用,殊不知日本陆军在正式开战前就可以在朝鲜集中相当的兵力,而这些部队已经足够清扫清军了,即使北洋舰队消灭了日本海军,日军依然可以保证实现占领朝鲜这个第二目标。

“徐先生,你怎么了难道您不舒服吗”看到脸色苍白冷汗直冒的徐杰,汉纳根也有些惊慌失措,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几句话就能让这个被欧洲造船界称为天才的年轻华人有如此反应。

这一刻,徐杰清朝的意识到,自己先前的一切计划产生了多么大的偏差。自己在海军潜意识的作用下打算单纯靠海军打平甲午的计划根本就不科学。而如果要再建陆军的话,这一切都需要从新计划和安排,而经费和人员也将因为陆军计划的增加而上涨,现在徐杰才真正意识到以一隅敌一国是何等的艰难。但是徐杰没有退路了,再退,等待着中国的就是彻底沦落的万丈深渊。再退,华夏的苦难将在持续50年。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将丧失与异族的马刀之下。所以他没有选择,只有坚持,努力,无畏

第七十二章 后勤问题

“汉纳根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到来。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意,这支1889年版礼品手枪请您笑纳。”已经想通的徐杰转身从橱柜中取出一个礼品盒子递到了汉纳根手中。

“徐先生太客气了。”汉纳根也懵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能让刚才还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徐杰居然变得如此客气。不过呢,本着有好处不拿是笨蛋的指导思想,稍微推辞了一下,汉纳根还是接受了徐杰的馈赠。

“我想问阁下一个问题,阁下认为,北洋陆军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徐杰谦虚的问道。

“后勤体系,北洋陆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陆军后勤体系。一钓国作战,例如去朝鲜,落后和低效率的后勤补给体系绝对会对陆军战斗力构成致命打击。”汉纳根一针见血的指出道。

“果然不愧为是陆军行家,一句话就说中了问题的关键。”徐杰心中暗暗赞叹道。其实与人们一般认知不同。北洋入朝参展的陆军战斗力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差,甚至就是后来被人讥笑为懦夫的叶志超选择败退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在平壤会战中,叶志超并不是因为胆怯而撤退,据史料记载,清军在9月15日白天的战斗中,和日本军队打的基本上是势均力敌,而真正的溃败是在15日夜从平壤撤退时被日军伏击而引起的,既然白天可以打平手,按说叶志超不至于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选择撤退。而且叶志超是跟随淮军宿将刘铭传起家的嫡系,打仗素以骁勇初成,不至于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仓狂出逃。而真正的原因就只能有一个。叶志超已经弹尽粮绝了。

当年徐杰在翻阅史料的时候查到了以下几组数据,出处是掌管盛军军械给养的邱凤池提供的,当年,驻扎平壤的盛军一共接受了如下的军械炮1200发,2磅炮1200发,加特林机关炮50000发,枪弹50万发。而这锈存弹药在经过15日激战后还剩多少呢75炮350发,2磅炮300发,子弹10万发,而加特林机关炮则是0而15日的战斗消耗呢子弹75万发,炮弹2800发即使考虑到盛军出发时5000名步兵,每名步兵携带的150子弹,20门火炮每门携带50发炮弹。在经过15日激战后,全军弹药只剩子弹50万发和600发炮弹。也就是说,剩下的物资连一天也不够用,不撤,怎么办302石,大麦4石,粟米817石,小麦317石,玉米102石。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