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崇祯盛世 > 分节阅读 482

分节阅读 4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宽永十二年1635年,修订武家诸法度,对诸侯施加参勤交代为义务的规定。垄断长崎贸易的利益,强化天主教压制,宽永14年1637年的岛原之乱,四年后完成了锁国政策。因为这些事情,德川幕府的一连串的强权政策被认为是“武断政治”。

“岛原、天草之乱”乃是对幕府和诸藩横征暴敛,以及迫害宗教信仰的大反抗,但它的失败也促成了幕府锁国体制的最终完成。

室町幕府末期,随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到达日本,天主教在日本迅速传播。到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东到美浓,西至萨摩,教堂之数达二百余座,教徒约十五万人。

十七世纪初,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面对日益强大的天主教势力,家康感到了威胁,下令“禁教”。此时九州岛上的岛原藩由松仓重政任藩主,松仓重政对于天主教徒实行残酷而血腥的镇压。1630年松仓重政死后,其子松仓胜家继任藩主,更为残暴。在岛原藩的近邻,天草岛所属的唐津藩,天主教徒同样受到非人的待遇。

自宽永十一年1634年起,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民不聊生。在幕府残暴的统治下,终于爆发了江户时代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岛原之乱”。

在天草四郎的领导下,起义军迅速占领岛原半岛南部的原城,于城上竖立起十字架,挂上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据统计,参加起义的岛原、天草农民共三万七千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为一万三千余人。

12月9日、12日,幕府先后接到岛原、天草农民起义的消息,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镇压起义军。板仓到达九州后,对起义军发动两次进攻,均告失败。因此,幕府再派松平信纲前往九州督战。获此消息后,板仓感到幕府对自己不信任。宽永十五年1638年元旦,在松平信纲到达九州之前,板仓对原城起义军发动了突击进攻。在原城义军的奋力抗战下,板仓军队大败,损失三千九百余人,板仓重昌战死。松平信纲到达九州后,以板仓的失败为教训,改变战术,围而不攻,企图等待城中粮尽,义军自动瓦解。与此同时,幕府居然乞求荷兰人炮击原城,仍不凑效,而这种乞求外援背叛民族的行为遭受义军的唾骂与不齿。幕府想尽办法,天主教的旗帜仍然飘扬在原城城头。

然而,由于围城,粮食缺乏,义军战斗力下降。宽永十五年1638年2月28日,幕府军发动十余万军队对义军发起总攻击,因饥饿力衰,义军大败,原城陷落。天草四郎及其属下全部义军壮烈战死。岛原、天草农民起义宣告失败。

“现在德川幕府已经结束了战争了吗”多尔衮听完皇太极的介绍,问道。

皇太极点点头,“正是,这是一个契机,这样的一个落后国家,才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所以要想方设法的将日本人给拉进来做我们的盟友。”未完待续。。

第0996章 上兵伐谋

世界上的事,一直都是变化着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绝不会想到,他在天津,皇太极在朝鲜,然后皇太极会想到找日本人来做盟友的事情。

如何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了,不知道会采取什么态度

有一点是皇太极自己都不清楚的,就是崇祯痛恨日本人,胜过这世上的任何一个族群,如果朱由检要灭掉一个族群的话,那只会是日本人

整个民族都剥皮揎草,也无法阻止朱由检那天地都无法包容的愤恨

多尔衮听过了皇太极给自己讲解,茅塞顿开,给皇太极行了一个很敬重的礼节,“皇上天纵奇才,臣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皇太极看了看身边的大玉儿和海兰珠,对多尔衮的这个马屁也很是满意,这个马屁,他吃的下

“不用佩服朕,只要对周围的事务多上点心,你也能够做到的日本人和中华,似乎是天生的对头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一点。而朝鲜这个利益,却可以不用分出去太多,这笔生意甚为合算”皇太极接着给多尔衮分析要找日本来的原因和方法。

江户幕府奉行“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不振,一度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然而实际上,日本的情况和大明并不相同,并且幕府的“锁国”是有一个启动过程的,并非始自德川家康。江户幕府的所谓“锁国”,其实锁的是南蛮贸易。

丰臣秀吉在世的时代,就曾经下令严禁天主教传教,勒令凡日本国人都不得信奉这种异国邪教。等到秀吉去世。德川家康为了加强对外贸易。一开始并没有重申禁令,不仅如此,他还优待新近航来日本的英国和荷兰商人。家康曾经任命英国航海长威廉亚当斯作为自己的通商顾问,赐予三浦半岛二百五十石的俸禄,亚当斯因此跻身幕府旗本之列,并且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做三浦按针,按针在日语中有领港、领航之意。

在德川家康类似举措的鼓励下,各地诸侯也纷纷大力发展南蛮贸易。伊达政宗就曾派家臣支仓常长前往欧洲,谒见罗马教皇和西班牙国王,要求通商。据说常长本人因此直接得到教皇的洗礼,被授予罗马公民权。

1638年1月至2月,在九州长崎东部的一个钩子形半岛上的“春城”,由幕府老中、伊豆守松平信纲率领的12万4千幕府大军兵临城下,据守城池的守军却是3万基督徒,他们是平时手拿锄头、锹镐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和少数町人商人,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妇女、小孩和老人。令人难以置信的,率领着3万多教徒军的竟然是一位16岁的少年。他就是天草四郎时贞。

一方是训练有素的12万多正规军,一方是实际能战斗者只有1万多人的老弱之兵。幕府军以众打寡,显然胜负是明摆着的。是为“岛原之乱”。

然而,教徒军的城池就是久攻不下。原来幕府派来的板仓重昌在元旦之战中战死,那一战幕府军死伤4000余人,起义军死伤还不到100人。这回幕府派来的松平信纲又来继续围城。

农民们没有活路了便揭竿而起,这就打乱了幕藩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