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1 / 2)
回大营集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迅速的出了官厅,“不用更衣了,朕就着龙袍。龙袍显眼。朕不着军服另外。通知各司官员和衙役们,安置京畿地区老百姓的工作,给老百姓发放救济钱粮的工作。不准耽搁一切照原计划执行,马上给朕通知林丹汗朕要跟他在古北口见面用十万火急的圣旨整个京师戒严,注意封锁消息,你来监国不准任何人谈论三边的事情,违者,诛九族”
王承恩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答应一声,赶紧去安排去了。
来的早的一些官员和曹化淳,郑鄤等人都看见了皇帝官厅这边的动静,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事情,都能够猜测知道三边一定是又出大事了没有人敢说话,更没有人敢询问,偷偷的目送着皇帝大踏步的出了中书院
等崇祯皇帝朱由检到了京郊大营的时候,孙承宗,卢象昇,满桂,赵率教等一众高级将领都已经整装待发所有人都知道了三边的事情,都猜测出皇帝要怎么做,似乎,皇帝无从选择因为,就连禁卫军大营都没有多少余粮食了,百姓们一天吃一顿,当兵的一天也只能吃两顿,每个人都是半饥半饱的,如何再有粮食挤出来给那些从关外赶入关中的流民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下龙辇,“拿下孙承宗”
一众军官大惊皇帝跟孙承宗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可是师生感情啊
虽然很吃惊,但圣旨无上尊严早有御林军将孙承宗给绑了这禁卫军中大都是孙承宗的门生旧部,上百军官都出来跪下,要为孙承宗说情。
孙承宗叹口气,“你们都起来,三边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老夫的职责疏忽,老夫愿意接受皇上的处置。”
崇祯皇帝朱由检冷冷的哼了一声,“孙承宗,不光是因为你是兵部尚书,也不光是因为三边归你管辖你也不用说的这般冠冕堂皇,反倒让人觉得你委屈了朕来问你,先从远的说起,你这十多年来,将军事资源都耗费在戍边修筑军事要塞上面,大明北防,大大小小的城堡上千个,修筑这么多城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用这些资源筹建大明铁骑这是大明军事思路上就已经败给了建奴的地方近的,朕再问你,为什么蓟门的军营会让百姓给抢了这是有人里应外合这是你的失察大明要不要律法大明的军队,要不要律法”
众将官本来是要为孙承宗求情的,听见皇帝远近的这么一说,却是孙承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在前不久,孙承宗还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呢大家都一阵心惊皇帝的脾气,大家都已经领教过了,没有人敢跳出来说话。
赵率教跳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在圣驾之前,“万岁爷,这全怪罪于孙大人,有失公允。”
赵率教和孙承宗的年纪相仿,两个人有几十年的交情了,孙承宗跪在地上,老目圆睁着,“赵率教,这里有你什么事情皇上说的不错,这些,却是孙承宗无能造成的你起开”
赵率教大哭道,“万岁爷,请容老将说完一句话,要杀要剐全凭万岁爷定夺,老将不是结党营私,跟孙大人的交情,纯属上下级之间的交情,并不是拉帮结派。”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讲。”
“孙大人将军事资源都花在了修筑堡垒是万不得已,朝廷不拨发军费,就这些堡垒,那也是一点点的修筑起来的,三边的军队都跟叫花子一般,皇上您也应该听闻过吧铁骑需要大笔的开销,而且需要不断的拿出来,而屯田耕种,半军半民,这才能够勉强维系三边的防务,所以孙大人是不得已而为之。”赵率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完。未完待续。。
第0422章 军政分离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依然是淡淡的表情,淡淡的语气,“你说的不错,可能远的军事战略,孙承宗不是负有主要责任,但最近的呢现在说说蓟门防务瘫痪,他也没有过错吗一个主将,一个主要负责人,不需要负主要的责任吗难道,朕来”
赵率教一滞,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皇帝的话,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长矛,让赵率教的辩论根基,瞬间土崩瓦解,是,是该有人负责,除了孙老大人,还能够有谁他被皇帝用话给制住了。
孙承宗沉声道,“赵率教,你别说了,万岁爷说的没有错,老夫甘愿领渎职罪过”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很反感孙承宗这样豁达的态度,如果孙承宗丧心病狂的苦恼叱骂他可能还会好受一些的叹口气,“当即免去孙承宗一切职衔,念着孙承宗几十年为大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份上,着即看押北郊皇庄你就做一个皇奴吧孙承宗的家人不在受罚之列孙承宗终生不得出皇庄半步将圣旨发布三边原蓟门守军如若在三日内回军营的,既往不咎,超过三日期限,以朝廷钦犯论处”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将孙承宗贬回原籍
众将领和孙承宗都明白了,出来这么大的事情,总得有人背黑锅皇帝不可能背黑锅,也轮不到皇帝,那么自然由他孙承宗来背这个锅也是给溃散的蓟门原来的驻军一个台阶下
孙承宗大声道,“皇上英明。老臣孙承宗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将领们再无二话,一起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被押了下去,所有人的心里都一阵凄凉,皇帝真的是说翻脸就翻脸,天恩难测啊许多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崇祯皇帝朱由检朗声道,“这次去三边,就一个要求,不得妄杀一个老百姓。关外的百姓。也是我大明的百姓着即赵率教并任都督,赵率教为蓟门总兵官,镇守永平、蓟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整个三边防务由赵率教统领。”
赵率教先是一愣。自己刚才才当面顶撞了皇帝。没有想到皇帝这么快就给自己派了差事。虽然是苦差却心里暖洋洋的,同样,一众将领们也是暖洋洋的。处置了孙承宗,虽然有些天恩难测,却也是秉公执法,并没有什么偏颇之处,任命赵率教,也是实至名归,目前让赵率教赴任三边,却是最佳的人选,相信溃散的蓟门驻军应该马上就会返回军营了“末将,领旨。”
赵率教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其中带着刚才顶撞皇帝的歉意,到了赵率教这把快六十岁的年纪,并不会将生死看的太重,但对于皇帝,他是敬畏的,从皇上上回来军营给大家演习了新式的操练方法,再到皇上刚才处置孙承宗,都说明皇帝是好皇帝,是有能力的皇帝,当将军的人,气量还都是很大的,谁有本事就服谁,即使是对于皇帝也一样,没有本事的皇帝,只能是尽了愚忠,并不会真心的服从。
崇祯皇帝朱由检招了招手,对着卢象昇。
卢象昇赶紧到皇帝的跟前,现在孙承宗被关到皇庄去了,那么大明第一军,他就是最高指挥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