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买船容易,雇人也不难,关键是码头在打行手里啊

要想安生一些,就得让人赚这笔钱。除非你只用私家码头,不用跟那些大码头霸头纠缠。

牛大力自己最初就是在各个内码头收规费的,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道:“此事包在我身上。”

“嗯,对了。大力,你多久没回过家了”徐元佐突然问道。

“啊我才从家过来呀。”牛大力一脸茫然。

“唔,是这样,你跟仇老九抢郡城那么个地方,不如自己出去打天下。”徐元佐道:“我这里有兵,你手里有人,咱们抢块地方下来,不比你跟着别人后面强”

牛大力眼睛有些发直。他虽然不知道徐元佐手里到底有多少兵,但这么多军械可不是假的。他吞了口口水,问道:“那贼鸟的确有些难搞,你说咱们抢哪里”

人家几十岁的老混混,能那么容易叫你搞掉

徐元佐心中暗道,手指却点了点桌子:“商榻。”

“那边唔你是要在那边动手”牛大力小声叫了起来。

徐元佐点了点头:“我已经有计划了。你若是动作快,能赶上分杯羹;若是动作慢,恐怕就没你什么事了。”

“什么时候”牛大力面露狰狞,决定干一票。

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再回头投靠大舅呗那可是亲亲的大舅,打断骨头连着筋呐。

“你做好准备,时刻准备着。”徐元佐道:“对了,派两个靠得住的人过来,跟着老罗,方便传话。”

牛大力知道徐元佐谨慎,传递重要讯息都要敲定联络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这件事就说到这里,别再有别人加进来了。”徐元佐道:“大力,这回咱们不带别人玩,你自己清楚。”

这是明显否决了仇老九,让牛大力颇为高兴。

不过如此一来,恐怕真的只能分点羹了。

牛大力心中有些纠结,决定先抽空回朱里招几个熟识的闲汉充当手下,扩充一下实力。

徐元佐对此毫不介意,最终敲定了军械的事,宣布散会。

很快就要进入五月了,故老相传的毒月。

五月初五,是毒月九毒日的正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五月初五就是越国水师开始操练的正日子;同时也是吴国人纪念伍子胥被杀的日子;也是晋国纪念介子推的日子;也是孝女曹娥投江觅父的日子唔,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吓死许仙的日子。

咦,总觉得漏了什么未完待续。。

s:求各种支援

二零四章 顺水推舟

“严师傅,能否将预制件包给当地木匠做这样也好加快工期。”徐元佐见了几个罗振权推荐上来的大工头。

这些大工头颇有些超然的意味,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虽然没有官员保护,但是凭手艺吃饭,谁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地。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动土开工、安梁立柱都有祭祀仪轨,颇富神秘气息,这就更抬高了他们的地位。

因此有些大工就很是骄傲了,即便在徐元佐这位少东家面前也不甚恭敬。

徐元佐并不在意虚荣,他要的是实际控制。在几次接触,吃饭之后,他最终选定了眼前这位严师傅。

严师傅为人木讷,是个闷头干活地典型。尽管别人自吹自擂,好像鲁班再世,他却总是保持着谦虚,而拿出来的活计却丝毫不差。这让徐元佐十分合意,便将修造别墅的项目大头交给了他。

严师傅也担心工期太紧,想尽办法要加快速度。然而这个时代没有图纸,全都是大工在脑子里算好,然后指挥手下工匠干活。有些技艺不精的大工会搭建一个等比例模型,用来算料,却不可能叫人按照模型干活。

徐元佐不打算一开始就叫严师傅画图纸那是人家吃饭的凭仗,怎肯贸贸然拿出来注定是要在退休前传给徒弟的。当年他师父就是如此,未来他徒弟也是如此,只能留下绣好的鸳鸯,不可能共享针法。

就算没有图纸,预制件分包也是可以大大增加工程进度的。

“每个木匠只分到一个构件,严格按照你给的尺码做出来,合格的咱们收下用。不合格的就打回重做。你老只负责带着徒弟安装,既不用担心手艺被人偷学了去,又能快些,何乐不为”徐元佐道。

严师傅想了想倒是觉得可行。如今高级屋舍用的都是榫卯结构,诀窍在于拼装搭建,而不在于构件。之所以构件都得自己做。关键在于合用。如果外包件的尺码有个偏差也没关系,自己班子里还是可以修正的。

不过徐元佐却没想过允许偏差的问题,他道:“我们还可以做些个通止规。”

通止规是量具的一种。在实际生产中大批量的产品若采取用计量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表等有刻度的量具,逐个测量很费事。所以可以对合格产品设定一个度量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都合格,由此便发明了通规和止规。

“如果该通不能通,该止不能止。便叫木匠重做。”徐元佐道:“钱付给他们就是要他们干好活的。”

这样就是少赚一些工钱。

严师傅没有立时吐口,心中还有些不舍。

徐元佐察言观色,知道他不肯答应必有内由。这内由无非就是技术上和经济上两方面,既然技术上没有问题,肯定就是经济原因。

“你们早点完工,还能接更多的活。你老算算利润的大头,是在做构件上,还是在造房子上”徐元佐点破道。

做构件是小活。建筑屋舍才是大头,这是个人都知道。

“行。就听少东家的。”严师傅终于吐口道。

徐元佐点了点头,道:“要外包的构件都画出来,标清楚尺码,若是有个模型就更好了。松江府的木匠手艺也都不错,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去苏州雇人。”

严师傅连连应诺。这些构件图在营造法式里都有,并不难画。只是交给被人做实在有些不很放心。

这也算是尝试吧。

徐元佐对此毫不担心。如果说是水泥、钢材,那还有标号和质量的问题。如今用的都是天然木材,谁能作假以次充好真要有人能用松木冒充楠木,那真是大才了。

而且大料都是徐家自己备的,木匠得到工地干活。谁都没法换。

徐元佐跑了一整天工地,调整了一些小细节,强调外包的重要性,又叫梅成功带市场部的同事去登记附近木匠,准备契书。

整整一天下来,他发现如今最缺的还是劳动力。

不管是高级别的智力劳动者,还是需求量更大的体力劳动者,数量都是问题。

匠人本身数量较少,而农民不愿或是不能离开土地。哪怕给人当佃农,也是有恒产的。一旦脱离土地成为匠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这种传统心理就跟后世小夫妻做牛做马也要买房一样,等闲改不了。

江南这边风气已经开放了许多,农闲时出来的做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