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个飞机去明朝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首先,阜锦铁路成立了一个指挥部。日月岛的严宏,就任指挥部的指挥长,然后,各个标段都有标段长,每个标段长掌管十公里的路程。

每个标段的标段长,都是有着设计经验和实际参与其中的设计院中的人来兼任,同时,每个标段还配备了测量人员、技术人员。

指挥部还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的,对于朱常渊来说,哪怕工程质量稍微差一点也不要紧,他最关注的永远都是工期。

作为一个从现代社会过来的人,耳濡目染之下,朱常渊无疑是非常关注民生的。

比如,他在开工后没有多久,就跑到每个标段上看看那些服徭役的人的心理,有没有怨恨有没有不满

他可不想自己在东北修了一条铁路,到时候反倒搞得民怨沸腾。

但是,出乎朱常渊的意料,虽然不给钱,虽然不给工资,工地上的农民似乎对修铁路和服徭役这件事情没有太大的抵触。

比如有个憨厚的东北农民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朱常渊:“徭役不是每年都有吗今年每个人干一天活就给三天的粮食,是以前从来没见过的。”

这个回答也是让朱常渊感触不已,心道:所谓小民,真的是太容易满足了,他们所渴望,所求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只要别把他们欺压的爬不起来,别让他们吃不饱肚子,哪怕是苦些累些,都没有关系。

听了这么朴实的话语,朱常渊感动了,而且,心中还暗自发誓:你们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就会为你们打开一片天,尽量减少这个世界的剥削和压迫,我要让你们,自己给自己当家作主。

有了这么多的机械,特别是这么多的人,和这么“好”的政策之后,整条铁路的进度几乎是要亮瞎朱常渊的铝钛合金狗眼。

由于除了大桥之外,所有的路基都是土石方工程,而且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每个标段的口号就是两天一层土。

一层土多厚

按照标准式三十公分,可是,由于是填料多是石头的原因,实际上每层填料的厚度远远不止三十公分,有的甚至能达到五十公分。

两天一层土,也就是意味着,四天的时间整个路基就能一米高,十天就能超过两米。

而整个铁路的路基设计高度,基本上维持在六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口号来计算,将整个路基填好,最多只需要三十天的时间。

这不用怀疑。

现代社会建设路基的时候,其实速度也是这么快,只是大部队时间,整个工程要不是慢在拆迁上,就是慢在征地上,慢在土地审批上,慢在和当地老百姓镇政f的扯皮上,还有各种桥梁上。

真正干活,特别是路基的时候,最多也就连个月吧。

这还是有监理吃拿卡要的情况下。

所以,朱常渊在众多人力物力的配合下,真的是做到了三十天时间将整个路基修建起来的奇迹。

六米高的路基,线性非常的优美。

然而,这并不是最终朱常渊想要的工程成果,因为要铺筑铁轨,所以,路基上面还要加铺半米高的石粉用作加固和防水。

石粉上面,还要铺筑一层半米高的级配道砟。

道砟上面,才可以铺轨。

“什么”

盛京城中,皇太极的大殿,一个品级不高的臣子跪倒在大殿下面,甚至不敢抬头看一样。

皇太极在稍许的吃惊之后,继续朝那小臣问道:“你是说,朱常渊在开春后的一个月时间内,修筑了一条从锦州一直延伸到闾山深处的长城”

“确实如此”

小臣跪倒在地,第一次面君的他说话都有些哆嗦:“臣亲眼所见,长城有两丈高,从南到北约莫两百余里,城上一马平川,堪比御道。”

“不可能。”

皇太极当即否认。

汉人修筑的长城他是见过的,上面是比较宽阔,甚至能够跑马,但那也是随着山势逐渐而起伏的,有的地方比较平缓,有的地方则是比较陡峭,怎么可能平整堪比御道

他不知道的是,朱常渊的路基也是随着山势和地势起伏的,只是,和现代铁路一样,他将这种起伏拉成了一个长长的坡度,虽然一公里同样是十米甚是是三十米的高差,但是,经过全线的弥补和渐变之后,这种坡度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因为哪怕有三十米的高差,经过了一公里之后,其坡度也变成了可怜的百分之三。

“陛下,此乃臣亲眼所见,万万不敢有半点欺瞒,臣不敢欺君。”

小臣这下吓坏了,皇太极这么笃定,也就是认定自己已经开始欺君了。

那欺君之罪可是要。。。

“不”皇太极摆了摆手,道:“朕没有说你欺君。”他的脑子中也是一片混乱。

“陛下”下面的范文程拱手,说道:“请允许臣下去查询一番,臣绝不相信会有此事。”

“臣,也不相信”

洪承畴也拱手出列。

开什么玩笑,别人不知道他洪承畴可是一清二楚。

修了一个两丈高的长城,从锦州到闾山深处,而且有足足二百余里,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洪承畴知道后世的一个词语,此时一定大怒的站出来,说一句:你特么骗鬼去吧。

别说二百里的长城,上面还修筑的像御道一样平直,就是一段三十里的长城,动用十万大军修筑,日夜不停一年也修不完。

“陛下,还是让臣去吧。”

多尔衮站出来,拿出皇太极赐给他的手机,说道:“臣有顺风耳在手,可以随时给陛下联系,而且,也能将那长城拍照,带回来让陛下亲眼所见。”

上次严宏过来的时候,毫不吝啬,不但交给了皇太极十部手机,还送了十部太阳能充电器,甚至,将手机的诸多功能都教授给了多尔衮。

对于皇太极掌握这样的黑科技,朱常渊自然不怕的,因为,他的辅助系统就可以记录皇太极和手下不管是谁拿到手机的大臣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对朱常渊来说,这玩意不但不是什么损失,还有可能是个天大的收获呢。

“好”

看到多尔衮拿出手机这么一个利器,皇太极当场答应,说道:“十四弟就你去吧,记住,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切勿和朱常渊起冲突。”

“还有,将他修筑的那个长城拍照,给朕带过来,朕倒是要看看,他一个月能修筑出个什么东西”

亲眼见识过手中的拍照功能,皇太极知道这玩意的神奇之处。

“是臣弟遵旨”

多尔衮带着手机走下了大殿,然后,稍微收拾行装,扮作一个商贾,从沈阳出发,一路朝朱常渊修筑的“长城”骑马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