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离无韵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少女清美的笑颜一闪而过,恰如明媚的春光驱散了自己满身的疲惫,他轻声低吟一句:“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接着,他又自嘲的笑了笑:不过是萍水相逢,自己这是怎么了

一名精装的侍卫走到他的身边拱手道:“公子,林中潜有不明暗哨,明日还要早起访客,该走了吧”

“嗯,走吧。”他低应一声,将身子缩进车内阴影里,顺手将拉起的帘子放了下来。

“是”

车夫听到吩咐,甩了甩鞭子,马车哒哒的向不远处的驰道拐去。

夕阳西下,落日将晚霞烧成了漫天的红色,傍晚的风徐徐地吹在晚归的农人身上。远处隐隐的有陨声传来,呜呜咽咽,又消散在袅袅的炊烟里。

苎萝村本是越国诸暨的一个小小村落,坐落在会稽山南,澧水河北。二十多年前,因出了位绝世美女施夷光而名声大噪。

夷光娘娘入吴王宫后,为败于会稽山之战的越国赢来了喘息之机。从吴王宫里死里逃生的越王,把诸暨作为了他卧薪尝胆之地。原本人烟稀落的小村子苎萝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常有外乡商贾往来其间。

浣纱的澧水与阿韵她们住的村子有十里的距离。

等他们回到村子,天已经开始暗了,村子里响起一片阿娘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声音。几个往家赶的顽童一边跑一边向阿韵招着手:“阿韵姐姐,你家师兄回来了快去,快去,这次两个一起回来的”

阿韵和阿蛮惊喜的对视了一眼,开心的嚷道:“真的啊”

两人抬脚就向小贤庄跑去。

阿韵的阿公简况是当世大儒。不知何故,十几年前带着阿韵和阿蛮从楚国来到了苎萝村、在村子的最北边建了一座小贤庄。小贤庄只收儒家弟子,讲经授课,传授圣人治世之学。弟子出身不论,从王孙公子到贩夫走卒,凡是向学之人来者不拒。弟子之间兄友弟恭,并无等级身份之差。

阿韵和阿蛮虽由简况抚养长大,但夫子并没有让他们入儒门、修习圣人学说。阿韵修习的是墨家显学,阿蛮修习的是兵家韬略。两人自小在儒家长大,耳濡目染,儒家经典也能如数家珍。简况本身又强调所思所学所思应融会贯通,所以两人竟比一般弟子见识更深一些。

众弟子中以大师兄楚公子柯、二师兄韩公子廉入师门最早、习学最谨,为众弟子之表率。阿韵、阿蛮也跟众弟子尊他们一声“师兄”。尽管辈分有些乱,但简况向来不拘小节,也就由着他们。子柯子廉两人奉师命出门游学一年,想是今日归来了。

暮春的天气已有些热,阿韵气喘吁吁的跑到庄园门口停下来。她把手放在胸口轻轻的拍了两下、狠狠的喘了两口气、匀了匀呼吸,觉得自己的心砰砰跳的厉害、仿佛随时会跳出来一样。

一年了,阿韵抬头看了看门口的那颗青梅树,青碧色的梅子又沉沉的挂满了枝头。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阿公让大师兄去齐国游学,路上诸侯混战、鸿雁不便,一直不曾有书信回来。如今,阿韵整整揪了一年的心,终于可以落到实处了。

“对了,埋在树下的青梅酒正是味清甘冽的时候;还有庖厨醋瓮里的乌梅,也可以取出来解酒了。嗯嗯,还有,我又长高了呢”

阿韵喃喃着,抚了抚有些发烫的脸颊、不再看树上的梅子,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轻轻地笑了。

子柯和子廉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望着青梅树下窈窕的女子。眼前的阿韵,穿着一袭嫩绿罗裙,恬静的站在青梅树下,浑身透露着春日的气息。

时光是最奇妙的大师,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将一个懵懂的小姑娘雕琢成了,“一道光,”子廉想:“一道光,怪不得吴王要给西施取名夷光”

原来,世上真有这样的美女,看一眼就会照进你的心底。你伸出手去,哪怕抓不住,也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他把目光转向身侧安静的子柯,满意的看到他的眼睛里也有点点星芒在闪耀。

子廉朗声道:“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听到子廉的感慨,子柯回过头来看着他,一缕自豪在彼此的眼波里弥漫。

他轻声道:“心有戚戚焉”

跑在最前面的阿蛮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两人,高声唤道:“子柯哥哥、子廉哥哥,你们可回来了”喊声打断了阿韵的神思,她抬起头,就看到了台阶上静静而立的那个人。

周朝的官学要求贵族子弟掌握六种基本素养: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孔夫子打破了官学的垄断、兴办私学,收弟子三千余人,也将这套育人之法受之于众、且更强调个人的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凡儒家弟子必通六经、贯六艺,以成谦谦君子、养浩然之气。所以儒家弟子修习勤奋者,矜贵之姿绝不输于任何一个贵族子弟,“文则安邦,武则定国”,“知天时、知地形,事至而断、谦恭礼让,灼灼如玉”。

眼前的子柯啊,卓卓如早春朝日、朗朗如净空明月。向晚的风拂过他束发的丝带,凝望过来的眼眸里,深深的、是他自己也不曾察觉的思念。他望着阿韵,仿佛天地间只剩下眼前这个女子是他心中所愿。

风卷起他浅蓝长袍的一角,底下漏出了崭新的青色鞋尖。那还是他一年前出门时,阿韵纳给他的。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春风十里,料峭化雨,又怎比你如星般的目光。

门内、门外的四人舒广袖,相视而笑,深腰为礼。

、第二章解忧曲

入夜的小贤庄灯火通明,简况领着众弟子在劝学堂里为子柯、子廉接风洗尘。

儒家治学甚严,讲究师道尊严。在简况看来,尊师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不过,他治学虽严,为人却并不古板。何况他自己的思想本身就有些另类。

孔圣人说:“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是相近的,但因修习的不同,后天的发展就会有很大差异,而教育就是为了导人向善。

简况呢一把就撕下了这件温情的外衣直接挑明“人性恶”:贪婪是人的本性,不加约束,则为患无穷。必须“以礼教之,以法治之”。用礼教“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如果还不改,就刑法伺候。这一看法与孔子的“以德治国”背道而驰,为正统思想所不容。

他又主张青出于蓝、必胜于蓝,非常珍惜弟子们提出的不同见解,对弟子的教导也非常宽松,甚至允许弟子在课余时间修习百家学说,所以与弟子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阿韵和仆从们摆上了青梅酒,瓶子一开,酒香就四溢开来。

简况捏着酒杯,小小的吸了一口儿,陶醉的眯上了眼。

“唉可怜呐,为师盼了整整一年可把你俩盼回来了,可怜啊”

“师父,你盼的不是我们,是阿韵的青梅酒吧”子廉戏谑道。

三弟子子季附和着:“二师兄,你又真相了,哈哈。”

“是啊,是啊,师父每隔两天,就要在梅子树下转上一圈,偏偏阿韵看的紧呢。”众弟子跟着起哄。

阿韵佯装抱怨道:“二十坛酒都剩了十坛啦,还看的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