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391

分节阅读 3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据了竹岛

小田三郎会为日本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他真的看不到日本的明天。

现在日本的青年有不少留学中国。属于西南日本的日本人,当然是没什么不方便。中国对属国历来都是很友好的。可是斋藤和小田这样的东京政府的人呢,尤其是东京政府的官派留学生。那简直是被人另眼相看,在学校里也被人当贼似的来防着。可就像原时空清末民初的中国在日的留学生,即使生活在一片歧视的目光中,也始终显得兴致昂然。一个个如过江之鱼,不断地往中国窜来。这里面京津和上海是两个中心。

日本人似乎很爱激动。而进行了城改建设的北京城,很多建筑以及新鲜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那么的令人激动,似乎那每一个物件都能让他们惊为天人。动不动就惊叹“这是该跪着欣赏的艺术”、“堪称世界第一流的建筑”、“走在世界最前的准则”

这点上朝鲜人跟日本人堪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都是喜好夸张的性格,却很好的迎合了国人好大喜功的脾胃。虽然国人面对此副景象时会常常自谦、干笑,显得颇不好意思。所以朝鲜人和西南日本的留学生,甚至是某些东京日本的留学生,这群萝卜头俨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知书达理的模范藩夷。

然而众多国人却不知晓在这一张张谦卑的笑容背后,无论来自东京还是西南,很多日本人内心怀揣着的是一副怎样复杂的心理。当他们在赞叹北京、上海现代文明的繁华时,又是怎样一种矛盾的心态。

因为中国附加于日本头上的那场战争,对于日本人来说,无论怎么的粉饰,都是比黑船来袭更加惨痛的悲哀。并且随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大批的机织布从中国转入日本,而日本的生丝、茶叶、蚕种及大米等原材料,也在大量的出口,造成其国内纺织业之发展举步维艰,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其东京日本治下的领土上,米骚事件是一处接着一处。

最后还是英国人为了维持日本东京政府的稳定,从泰国等地购入了大批大米贩卖到日本去,这才将日本的粮食价格满满压制了下来。也让大米出口在日本对外贸易上划了句号。因为这些被外资购买的大米,那本就是中国的资金。为什么这么做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而在日本本国粮食缺口都很大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搞出大量的原产大米对外出口,也一样能脚趾头可以想象。

金钱的魔力是无穷无尽的。他或许不是万能,但在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面前,它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所以,在日本开战前那几年和战后的最初两年里,日本的经济发展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不管是丝织业、纺织业,还是一些低级的工业产品,面对中国减价大促销式的打压,都是悲惨的不能再悲惨了。

即使东京政府提高了关税,筑起贸易壁垒以后,东京日本四周海岸线,疯狂的走私活动也让东京头疼不已。手工作坊倒闭、失业人口暴增,社会治安自然混乱。而社会治安混乱又让企业变得更加艰难,这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生活的日渐困难使得日本不少农民、城市居民沦为赤贫阶级。若不是东京政府背后一直有英法美等国的支持,说不定前几年都要生乱子了。

与东京日本内忧外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而今蒸蒸日上的华夏帝国。眼看着繁华似锦、灯红酒绿的北京、上海,联想到本国家乡的悲惨情景。相信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血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蹦发出发奋图强的干劲,同时袭上他们心头的还有面对中国的无力。

就像中国的领土与日本领土的比例一样,日本的力量面对中国太弱小了。

诸多的日本留学生将这股干劲化作为一种坚定的意念。这些在中国留学的日本青年门,抱着一股为日本崛起而读书的意念,也跟原时空中清末民国时候的中国在外留学生一样的。

刘暹对这幅逆转有的只是洋洋得意。因为这是强者才有的傲然,和弱者必须背负的发奋。当初他派去外国的留学生们,在德国、英国时候,可也都是一样的心情的。刘暹内心的爽感超过其他的全部国人,只因为他来自原时空,铭记着中华百年耻辱。

“中村君,三浦君,你们今天拜访了中国的皇家自然科学院,感觉怎样啊”

“酒井君,你今天没能随我们一起去真是太可惜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学院,虽然不能进入他们的中心实验室,但也观看了外围区的实验室,还亲手进行了一次操作。观看了他们的图书馆、资料馆,里头的藏书包揽万象,真的不是帝国大学可比的。若是能留在这里学习上几年,真是此生无憾了。”东京大学诞生于1877年,初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学校于1886年被更名为“帝国大学”。

“竟然得到亲手操作的机会,真的是万分难得。但是留在那里学习,就不要抱有希望了。”酒井龙一叹息着说道。中国石景山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并且数量众多。在这里有着一批有些的科学专家,很多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最顶级的名誉。而且石景山还以科研经费充裕闻名世界。

这里只有走到死路的研究,而没有因为经费耗用大而被叫停的研究。在这里工作是全世界因研究经费短缺而举步维艰的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机会。这里是科研者的天堂福地。

但是很可惜,石景山皇家科学院的科研基金虽然已经将申请范围扩大到了东京日本,甚至允许日本的一线科学家、研究者来石景山走一走,可在这里长期工作研究的机会,中国是不会给与日本人的。

至少现在是绝对没这个可能的

“把这句话送给那些小鬼子。”前线的激战当中,刘暹都不忘日本来华科学参观团的事宜,手书八个大字为日本崛起而读书

“或者把读书俩字改成努力更顺口些”

第六百四十一章昔日王谢堂前燕

宽阔的操场上,数千新兵正进行分列操练,在各自教员、教习和中队、分队、班长的带领下,训练军姿、队列、射击、拼刺、投弹、操炮、筑垒,脚步声、喊杀声、口令声,乃至是喝骂声充斥了整个操场,尘土带着滴滴汗水在阳光下一阵阵地飞扬而起,浓烈的汗水味道随风消散。

俄军在不住的向中亚调遣援军,新军的援兵也陆续的向伊犁汇集。这其中就有一支支心怀决死之志的旗人军。

天下平定已经十年了,前清战俘陆续都放回了故乡,或迁移到了边地。唯独旗人和那些在战场上为满清拼死效力的汉人后人们,他们还继续艰辛的活在日日夜夜的劳动之中。

尝够了这种累死累活没有什么自由日子滋味的旗人们、汉奸们,对战争是向往的,用自己一条命换来全家的新生,是值得的。更别说这中间怎么说也有一丝生机

现在的新疆,南疆、北疆汇聚了十七个自旗人、汉奸当中选出的新兵营,总数接近五万人。这中间有去年老早就开始招募,已经有接近一年的作训时间的老兵,也有战争爆发前夕,甚至是爆发后才招募的绝对菜鸟。但不管他们是什么时候被招募进军队的,不管他们都经受了多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命运都只有一个战场上的炮灰

可这样的命运,也能让他们甘之如饴。

“预备”操场上,一个少尉教员高声一叫喊。一个中队的新兵都以右侧位六十五度角挺枪立正。

“注意,脚跟用劲。重心快速前移,用力蹬脚跨步发动腿力、腰力、臂力。右手抬枪托于右胸侧下方两寸,左臂作30度旋转快速前伸。突刺”

“杀”一百人的声音汇聚成一声,一百把寒光闪闪的刺刀猛地刺出,声势确实骇人。

“两臂向目标用力推枪,用左手掌握方向。同时要以右脚掌的蹬力,腰部的推力,让身子向前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