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319

分节阅读 3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现在参谋部在暹罗的运作很成功。只等太平军逃兵裹挟一部分人后,再大败暹罗新军一阵,那真正地太平军就可以分出一部分进入暹罗了。

再有就是缅甸,缅甸跟英国的关系越来越僵,可能不久后就有战争爆发了。军情局的触角渗透到了掸邦。

掸邦位于缅甸东部,与中国、暹罗和老挝接壤,其中生活着不少汉人。这块地有一个河南省那么大。一直以来都处于土司领主统治状态。因为死在太偏远了,而中国政府也没有会说当地土著话的官员,所以难于直接行使统治权的时候,就一直施行着土司制,条件是要他们承认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

掸邦与云南有分界线,但这不是边界,这块地儿现在之主权绝对是属于中国的。确切的说他们现在属于太平军的控制范畴。

这些年英国人借着与太平军联系的机会,在掸邦影响力大增,但中国在这里的威信还是根深蒂固的。刘暹让军情局沟通这一块地,就是为了以后在太平军南下后,清理掸邦高原的时候,好有个谱

因为在这一点上石达开本身做的很不好。控制掸邦这么多年,影响力根本没渗透下去,一些地方比之英国人还有不如。

要不然哪用得了军情局出手

东南、中南、岭南局势则非常平静。尤其是两广地带,富庶的广东不需去说,那穷的叮当响的,不比云南贵州强哪里去了的广西,现在完全大变样大变样。

人均收入统计绝对是名列全国前茅。

诸多的工业工厂给广西带来了洗心革面的变化。一大证明就是广西的匪患,这里太穷了,又是多民族杂居,彼此大有矛盾,所以自古是匪患不绝。可现在呢很多地儿都能夜不闭户了。

近代化工厂、工业、商业、糖业,这就是广西的工农商,三项全面发展。加上近来迅速发展的渔业和大批青壮的争相从军,广西的劳动力已然出现了不足。

北圻的京族、湖南、云贵来的青壮,正慢慢融入整个广西的各行各业。

赣南、湘西的剿匪则还在持续当中。

秦军现在有十五个步兵整编师,五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多个混成旅、独立旅、独立、守备团营,不算后勤,只战兵,总兵力就已超过了三十万。新兵营中更有数量超过十万人的补充兵,各地政府手下也有无法计数的警察力量。

但这支强大的兵力,主力还都投入到战斗和维持地方的工作,抽调不出大兵来集中围剿赣南和湘西,或者说还要加上四川和东北的顽匪。在新兵入伍,在新的建制组建之前,剿匪工作必须依靠当地警察和守备军、驻军来完成。

所以赣南和湘西的剿匪一直拖延到现在。

东南、江南完全没得说。大秦启动的那么多建设项目,现在都在抓紧时间施工当中。去年秦军的财政赤字超过两亿银元,今年虽然很多地方已经恢复税收,但财政赤字绝对会更高。

“派挺进队第一、第二两个支队去日本。在给西乡隆盛一万杆步枪、二百万粒子弹。手榴弹、小口径火炮、迫击炮、重机枪都配一些,弹药多给点”

第五百三十四章张树声一定会大吃一惊

巴塘。

这是入藏秦军的屯兵、练兵之地。刘盛藻带兵抵到这里已经快半年了,今天刘铭传亲自押运着补给赶来巴塘,要在部队入藏之前,再亲眼看一看部队。

巴塘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东岸的河谷地带,横断山脉纵贯全境,其地形随金沙江走向由北向南倾斜,并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之状。地势走向在昌波河口以上为北东南西向,在昌波河口以下为北南向。北部极高山区平均海拔3300米。中南部高山峡谷区一般海拔在2800米以下。中东部半高山、高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米至3300米之间。

为了较为准确地测量这里的地势地形,刘暹直接从德国拉来了一队工程师。花大钱,请外援,不仅是为了入藏部队,还因为川藏公路是必须修建的。

已经来过巴塘多次,甚至最初时还坐镇入藏部队。亲自带队在巴塘爬了一个月的山,刘铭传身子骨是可以的。

从清晨出发到现在,汗水湿透了衣背,但精力始终旺盛,体力远不到竭尽的地步。

“弟兄们,从天亮起,我们走了一上午了,大家先原地歇一歇,吃点东西,吃完了翻过山,我们在那边生火吃午饭。”但随着刘铭传一块来巴塘的几名文职军官,却是真的支撑不住了。刘铭传只要在队伍前面这样的喊道,因为他不想得罪这几个人。

这些人官职不大,但手中的权利很重,他们属于宪兵部门的。要是嘴刁了向上歪歪。刘铭传本人不会被麻烦找上门来,但手下的人前程就不保了。

刘铭传归入秦军半年多来。对于秦军最大的一个认知就是军令如山。

因为军令如山,所以个人势力在秦军中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有的是个人影响力。所以秦军有山头,没军阀。

因为军令如山,所以秦军军机严格,对百姓秋毫无犯。因为你一犯军法,轻的被关禁闭,受处分,重的要掉脑袋吃枪子。

因为军令如山,谁都视宪兵队为畏途。就是刘铭传,半年时间的潜移默化。对于宪兵队也有一种惹不起我躲得起的潜意识心态。

所以刘铭传这么的说。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不喊停,宪兵队的那些文职军官就算累死也不会主动叫一声。

宪兵队自身骨头硬,才会形成如此大的威慑力。就像官场上的一句老话,“公生明,廉生威。”要是自身不硬朗,经不起考验,宪兵队的权力再大,也不会有现下这种让人敬畏而不是恐惧的威慑力。

“刘省三。你这是又嘴馋了吧虽说一天每人两盒罐头,可你也省着点嘛。而且按照规定,咱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赢得百姓的爱戴。这一路上山里的藏民我看生活都很苦,咱们待省下点罐头。等下次到了村庄,发给那些藏民。”

说话的是张树声。

北京直接点刘铭传的将,这让张树声心里很不是滋味。直说今上偏向刘铭传又说刘铭传的运气太好了。清秦大战两年,刘铭传都没跟秦军交一下手。

现在入藏部队真就要入藏了。张树声也随着刘铭传来走一趟。要亲眼看看刘铭传所谓的未有之精锐是个什么样子

刘铭传很不客气的拧开了一罐罐头,盖子丢回袋子里去。这些都是铁连着罐头盒一起,都是能回收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