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1 / 2)
干的损失,都能让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有大幅度的下降。而此时的秦军方面,焦文斌吹着口中的哨子,尖锐的哨声当中,海军陆战大队剩余的士兵端着已经插上刺刀的步枪,迅速的爬出战壕,在演习场一旁烧火吹来的硝烟中散开队形,猫着腰开始向对面阵地发起冲锋。
这行动速度令在场的洋人公使和武官都有些色变。
两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开始侧击。迂回进攻时,队形散的非常开,和当今流行的步兵战术是差距非常的大。
对面的禁卫军军官当然在尽快的组织士兵,组成防线。可怜他们现在连趴的坑洼都没有。炮击用的炮弹也是橡胶弹,爆炸后可没有力量将地表炸成坑坑洼洼的。这块特意挑选出来的演练场,又是特别的平坦。
禁卫军方面的炮击首先开始,秦军方面的炮击也迅速展开还击。两边的炮兵阵地都不需要考量自身的威胁,那炮声打的是个畅快。
后膛炮,非常老式的刚性架退炮,两分钟能打出三发就是厉害的了。
一边区区八门火炮,根本对秦军形不成有效的压制。秦军已经分散了,一股部队正在实施侧击。进攻中的秦军士兵们趴下身体,然后采用跳跃、爬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继续前进,部分士兵也开始趴在地上用步枪进行压制射击。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禁卫军的应对是愈发慌张。正面进攻的敌人依旧不远了,迂回进攻的士兵们更是靠近战线不足五十米,很快进攻的秦军士兵就开始扔出了手榴弹。不求杀伤,只求手榴弹中藏着的黄土能遮蔽一下对面禁卫军的视线
第三百六十七章发酵在秦军当中的军事变革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靠着一两场局部小战役的胜利,就能得到质的提升的。”威妥玛带着不列颠式的傲慢和自信,眼睛看着刚刚落幕的演习场上,轻松获得胜利的秦军陆战队士兵,评价着大清朝。
“但是,文明世界距离远东的路程实在太遥远。我们没办法对着清帝国的精华区域发动大规模的战役。除非大英帝国可以全力以赴,以海量的军费、物资、人力和极长的时间,不惜代价的持续的、不间断的,向着东南亚集结部队。不然,现今的文明国家只能以小规模的战斗,来惩罚这个老大帝国。
所以,先生们,刘侯爵和他的部队的存在,对于这个古老帝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只能以有限的力量来面对清帝国的东部沿海区域的时候,当胜利女神已经离开我们,站到了不可估摸的中间位置的时候,先生们,是适当的收起我们的傲气的时候了。
请正视我们的敌人。这才是一个强者应有的姿态和风范”
威妥玛从来不遮掩自己对中国一定程度上的好感。但他也从没过高的抬举过中国的地位,就像他说话的意思一样,威妥玛从没将中国划进所谓的文明世界当中。西方文明的骄傲,白人的自豪,依旧充斥着威妥玛。
但他也很反感法国现任驻华公使白罗呢和沙俄现任驻华公使凯阳德口中不停地对秦军的蔑视。这太有失风范了
秦军的战斗力很强,承认又如何始终将中国视作一个弱者的威妥玛,将近几年清帝国国势的好转和兴旺的势头。全看作是刘暹和秦军的作用。这份眼光就决定了他的一系列的想法。秦军再厉害,放进整个中国的军队中。也就平常了。中国有太多的军队低劣的战斗力可以将秦军拉的渺小不可见,中国始终是个虚弱的国家。即便他有一支战斗力很不错的军队,也无从改变这点。
这就像是两个阶层高下的人,上位者坦然的承认下位者的某一项长处,这很正常很自然。威妥玛万分不解白罗呢和凯阳德心中是怎么想的。难道一定要贬低清帝国的全部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懦夫的表现,是不敢面对事实。
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德国刚刚复兴,还远没成为英国的下一个遏制目标。大英帝国的眼睛始终放在迅速恢复的法国人身上,一点余光还盯着沙皇俄国。
法俄这两个本身也不对付的国家,全是大英帝国的敌人。这一点同样也是威妥玛为何在诸多驻华公使和特使面前,大加蔑视法俄的重要原因。
只是威妥玛话说的有些道理,白罗呢和凯阳德不好怒斥反驳。那样他俩会更丢人。
白罗呢只是冷冷一笑。
凯阳德却不能忍受这种羞辱。是的,在他看来,威妥玛在现在这种场合里这样不给自己面子,那就是一种羞辱。“原来在面对腐朽落后的清帝国的时候,大英帝国已经收起了自己的傲慢了。威妥玛公使把一群黄皮猴子看做了文明世界的客人,大英帝国外交部的风范,真的很令人敬佩啊。”
“事实胜于雄辩。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故事还会重新上演。凯阳德先生,我们要打赌吗或许沙皇俄国不准备跟奥斯曼帝国进行第十次俄土战争,而准备将精力放在中国人身上。”
外国公使之间的唇枪舌剑,刘暹、李鸿章、恭亲王、醇亲王等都不知道。他们只在等待最后的统计结果。
“报”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确切的数据被送到了观台上。
禁卫军两个牛录632人,全军覆没。秦军一个海军陆战大队,全员525人。阵亡一百三十人。
这个比例让多隆阿黯然失色。
如果是真的战场,禁卫军绝对不可能支撑到全军覆没的地步。可能最开始的一通炮击后,整个队伍就乱了。也可能伤亡一半后。整个队伍就溃不成军了。反正没谁会真的认为禁卫军能站至最后一人。
所以,秦军的伤亡,应当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扣除掉炮火的不正当杀伤,秦军与禁卫军的伤亡比例能拉低到1:10,甚至还要更低。
夜晚。多隆阿彻夜未眠,今日演习在场的外国武官们,也多是未眠。
白日的喧嚣过后,属于他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一张张草纸上勾勾画画,诸多外国武官都有不俗的数学功底,他们计算着子弹的射速、炮弹的射速,炮弹的爆炸笼罩范围,整个战场上的面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