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1 / 2)
”
韩健尴尬一笑,又有些歉意道:“二娘和三娘见谅,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麻痹敌人。”
韩松氏白了韩健一眼,轻轻叹口气,旁边的韩崔氏却一脸笑容,像是在骂,又好像是在褒奖,道:“你小子,就知道你没安好心眼。跟我和你二娘说江都缺粮缺物资,害的我们天天为之担心奔走,到头来才知道,原来你暗中藏了那么多东西。早知道,我和你二娘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韩健笑道:“这不正是因为三娘你和二娘戏演的好,才令叛逆甚至是齐人都信以为真,以为我们是穷途末路”
韩松氏道:“健儿,江都有多少粮食,我和你三娘很清楚,你是如何调度下那么多粮食”
韩健知道韩松氏和韩崔氏现在不能清楚情况是不会死心,现在事情已经不用再继续隐瞒下去,便道:“二娘可还记得之前我们从江都士绅和富贾那里买粮”
“记得。”韩松氏想了想道,“可是那些,不是都已经配做军粮”
韩健笑道:“从江都周边买的粮食,我们是配做军粮,可二娘别忘了,江都地方士绅和商贾放粮,规模何其之大。除了江都,还有江都各地,甚至涉及到山东一代。我派人去大批收买粮食,趁着叛军进一步南下之前,将粮食都贮藏好,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韩松氏恍然道,“那我和你三娘不知,你是对了,你应该是跟林管家商量的。可是如此”
“嗯。”韩健点头道,“自始至终,除了我知道全盘计划之外,也只有林管家一人清楚。就算下面的官员知道一星半点,但因为粮食是分开贮藏,他们也并不清楚我们到底储备了多少。再加上南齐人到江都这几趟来来回回,便让人以为是江都的存粮已经难以为继。”
韩松氏点头道:“看来以前我和你三娘也低估了这位林管家的能力,健儿,你以后要善待之,这么能干的女子,天下少有。”
听到这般话,韩健一笑,旁边的韩崔氏拉了韩松氏一把,意思是提醒韩松氏别把话说的太“直接”。
韩健笑道:“二娘放心,林管家为人实诚,以后应该会对东王府有所帮助。除了她是女子,能力上,应该毋庸置疑。”
韩松氏听了点头,张开嘴想说什么,最后欲言又止。
韩健之前便已经知道,韩松氏和韩崔氏曾经私底下讨论过林小夙的问题。在她们看来,既然韩健委以重任于一名女子,而这女子又事关江都地方上钱粮调度这么大的事,就算她是林詹的妹妹,跟韩健私交甚笃,也不排除她会被人收买。唯一的办法,是早些收她进府,当韩健的妃子,这样林小夙有了名分,做事便等于是为自己做,会更卖力。
韩松氏和韩崔氏也是以己度人,她们毕竟也是东王府的妃子,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完全设身处地为东王府做事,栽培韩健成人。
韩健得悉之后,虽然觉得收纳林小夙并没什么,但他却不想将情感之事跟政治利益扯上关系。即便他要跟林小夙继续发展下去,也不希望是因为林小夙是他的管家。
“二娘,三娘,接下来这半个月,可说是我们东王府决定成败的半个月。北方战事会十分紧张,我一般不会有时间回府,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也会带苁儿到城东那边,跟你们说声。”韩健道。
韩松氏点了点头道:“健儿你要做大事,也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就算是这场战事无法得胜,至少也不会比之前更糟糕,东王府只要有江都在,就仍旧是东王府,大不了如你之前所提的那样,上表给洛阳,反正陛下现在也不在江都。”
韩健没想到韩松氏居然有这样的“觉悟”。
在韩健眼中,他的这些姨娘都是站在女皇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就连女皇失踪,她们也要找回来,现在居然主动提上表洛阳的事。
不过韩健也清楚,在韩松氏和韩崔氏得知如今四王之中,唯独只有江都没有上表,其实心中也恍然明白在政治面前利益为最先。正是因为江都没有上表,而且将女皇接过来,才会成为众矢之的,就连与东王府联姻的南王府,在如此战事面前也不提供丝毫的援助。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战
随着战事的白热化,韩健将东王府的军事指挥部也搬出了东王府。
原本东王府就在为韩健准备单独办公的衙所,毕竟东王府是韩健居住之所,公事和私事混杂在一起会显得纠缠不清。之前韩松氏为韩健张罗,韩健一直拖着,但战事到关键时刻,他也知道必须搬出去。
前线的所有战报,都会传送到设置在江都城东公馆旁边五十步远的军事指挥所里。韩健作为主帅,所有战报都要交由他过目,而韩健的助手很多,但可以时时留在指挥所里的,也只有杨苁儿一人。
杨苁儿不但是东王妃,还是这次韩健的军师,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这场战事的进程。
自从五月初四东王府兵马全线出击以来,到五月十四,十天时间,江都周边的北王军骑兵已经基本被歼灭。还有小股流窜的逃兵,东王府也在派兵进行围剿。
而从五月初九开始,东王府其他线上的兵马也陆续出击,与洛阳军和北王军展开正面战场上的交锋。几天下来,到五月十四,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洛阳军和北王军显然一时没有适应东王府出兵的节奏,原本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动,只等东王府自己投降,如今东王府却突然神兵天将一般派出十几二十万兵马与他们正面抗衡,以至于洛阳军和北王军也不得不暂时撤退,逐渐不与江都兵马正面交锋。
“少殿下,再如此持续。我军继续出击,会陷入叛军深入腹地一般泥潭,不得自拔。还请少殿下三思,莫再轻易进兵。”
从东王府节节胜利开始,韩健手底下的军将,就不断在以类似的话语来劝说他“见好就收”。
如今江都军政两道的官员,大抵的想法有三类,一类是站在东王府一边,如此劝说是保持“中庸”思想,见好就收符合当前利益。第二类人则是朝廷派系的。他们未必会站在东王府立场上。但现下是不得不与东王府同舟共济,他们相对更希望能“光复”洛阳,因而如此劝说韩健的也少。第三类则是吃里扒外的将官,其中很多是洛阳或者北王府派来的奸细。想让韩健“见好就收”。其实是想给洛阳军和北王军喘息的机会。
韩健很明白。战事持续到如此境地,想“见好就收”已经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