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 2)
离了阴暗潮湿的饿鬼墓,出现在一座山的顶上。
朝下面望去,能够看到远方灿烂的灯火。
虽然现在已经半夜,但是对于滨海市来说,这座城市依然散发着惊人的活力,并没有因此而沉睡。
站在山顶,吹着凉爽的风。
人生啊
还真是大起大落
走下山,姬宫生直接把影密卫召集过来。
他现在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十二个影密卫,把四个方向都牢牢把住,可还是有人潜了进来,不仅偷走饿鬼蛋,还差点用炸药把我们炸死。
我们当时所在的墓室加固过,安装炸药的人错估了炸药的威力。
否则现在,我就是一堆碎肉。
就算是幽影和血刃,他们是实力高深的魂体,炸药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也会对他们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将他们的魂体震散。
这是最严重的失职
没有哪一个首领,能够忍受手下如此武能
如果是一支普通阴兵,姬宫生或许还不会雷霆大怒。
可他们是影密卫,是姬宫生麾下最精锐的禁卫,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现在表现得如此无能,换了谁都得气炸肺
“大王,我等并未发现有人离开。”
面对姬宫生的问责,一个影密卫站了出来,忐忑不安的说道:“属下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姬宫生点了点头,虽然脸色依然不太好看,不过并未拒绝
影密卫是他自己训练出来的,有多少本事他自己清楚,是麾下最精锐的战力。
即使是失职,也应该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
“属下以为,那个人是在我们之前进入的饿鬼墓。”
那个影密卫硬着头皮,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饿鬼墓出口只有一条,末将可以保证,龙驹他们并未离开虎口。也就是说,那个浑水摸鱼的人,极可能还在墓中,并未离开。”
他这么说,其他影密卫也都点头。
姬宫生抬头望天,似乎在思考那个影密卫的话。
过了几秒钟,姬宫生的目光再次变得严厉起来,对龙驹说道:“你带六个人把守住出口,其他人随寡人进去,就算是掘地三千尺,也要把他找出来。坑到寡人头上,寡人很佩服他的勇气”
第六十三章节 装了比还想跑
我知道,这次姬宫生是真的生气了
小弟不给力,是每个老大心里的痛
这种伤,我懂
龙驹他们守在洞穴的门口,我闲得无聊,只能抬头数星星看月亮。
一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东想西想。
我好像明白了,他执意要带我来的用意了
十八个影密卫,加上他自己亲自出手,这次行动还是出现意外。
虽然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不过这应该是他希望我看到的结果吧
他需要用这种方式告诉我,我需要成长,需要变强
因为强如他这样的鬼王,在这个世间也有敌手。
如果哪一天,他遇到了更加强大的对手,又能拿什么来保护我呢
求人不如求己
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真正的立足,只能靠自己才行。
姬宫生带着人进去了,在里面足足搜了两个小时,依然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人退了出来,率队返回。
相比这一片茫茫山林。十几个人终究少了一些。
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
太累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
匆匆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休息,直到下午的时候,才迷迷糊糊醒了过来,肚子饿得不行。全身又酸又痛。
姬宫生这家伙,还在为昨晚的失利郁闷。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损兵折将就拿到饿鬼蛋,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战绩了,难道这家伙是处女座
悄悄腹黑了一下,心情愉快了不少。
找了点吃的,靠在沙发上继续闭目养神,要是能再睡个回笼觉,就再完美不过啦
想到就干,眼睛一闭准备找周公去聊聊人生。
“起来”
姬宫生把我拽了起来,脸臭臭的喊道:“寡人说过,今天奖励你一件好东西”
哼
奖励
真把我当成你的手下啊
就不能委婉点,送给我也行嘛
很不情愿的睁开眼睛。这个时候最好的奖励,就是一顿豪华大餐,然后再继续睡觉
“无功不受禄”
姬宫生哼了一声,严肃的说道:“寡人是天子,要赏罚分明”
呃
好吧
不过我也很期待,连他都认为是宝贝,那肯定是好东西啊
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的接受吧
姬宫生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盒子,递到我的面前。
盒子四四方方,好像是玉石雕琢而成。
做工不算精美,但是年代很久远了,应该是件宝贝。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盒晶莹剔透的水,我有些奇怪,给我一盒子水干嘛
要是喝的话,冰箱里有矿泉水。
洗脸的话
这点水肯定不够啊
“这是从姬河中一口泉眼采集而来,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洗髓伐骨。”
姬宫生有些肉痛的说道:“寡人算是看明白了,天威浩瀚不可逆,天机渺渺而不可察,只要是人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寡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你身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也变强。虽然修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天地玄门大道三千,总会有捷径留下,这些水就是其中之一。”
这什么水
竟然这么厉害
“那个姬水是你家的河吗”
据我所知,姬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历史上,也有这样一条河。
想当然,我把这条河当成他家的了
“寡人虽姓姬,姬水却不是寡人家的”
姬宫生有些头疼,就像看白痴一样瞪着我,耐着性子解释道:“姬水,是轩辕黄帝的起源地。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