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这一条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接下来公司可能会遭到种种非议。尤其那些居心叵测的越盟分子,肯定会在国家土地如何使用、国家资产如何配置上大做文章,以此攻击政府,攻击吴廷琰总理。”
政府把土地和一些资产免费划拨给华人控股、中国人持股的公司,确实会招来一系列非议。但他的居心肯定不会这么简单,或许就是吴廷瑈的授意。
李为民摆摆手,若无其事地笑道:“东先生无需抱歉,亲兄弟明算账,丑话说在前面无可厚非。”
“那董事长认为这条能不能列入公司章程”
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吴廷琰解决不了眼前的一系列困难,新政府被阮文馨或其他哪个军阀推翻,那么工投公司也会随之而破产;如果吴廷琰不负众望控制住局势,并在美国帮助下把南越发展起来,那政府就会有财力,就可以找个借口把工投公司收归国有,毕竟这么重要的一家公司不能总掌握在华人手上。
他唯独没想过政府既没那么容易垮台,国家经济也没那么容易发展起来,未来十几年南越政府根本收购不起如此庞大的一家公司。
民族主义无所不在啊
李为民暗叹了一口气,正准备开口说点什么,安德森教授倒先说道:“东先生,您显然忘了viic越南工业村投资公司简称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知道未来十年内viic不可能盈利。
如果债券卖得够好,甚至会一直保持资不抵债的财务状况。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这些董事私下里达成协议,就可以罢免董事长先生,占有董事长先生的股份,并且不用花一分钱。”
要是按公司总资产中所占份额全资收购确实有这种可能,这不仅仅涉及到妹夫的利益,同时涉及到全体华侨股东的利益。
吴静晨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不会有任何犹豫,紧盯着武安东双眼,半开玩笑地说:“东先生,如果这一条列入公司章程,那么董事会罢免董事长,收购董事长的股权。不仅不用花一分钱,甚至需要董事长先生倒贴。因为公司是负资产,董事长先生作为第一大股东理应承担与所占股份相应的债务,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马安易反应过来,面无表情地说:“分红遥遥无期,合法利益得不到保证,看来我需要认真考虑下撤不撤资。”
“还有债券”
黄梓恒冷哼了一声,放下纸笔道:“东先生,如果您坚持将这一条写入公司章程,那我只能在第一次董事会上行使罢免权,因为我要对我所代表的股东负责,因为您已严重危害到公司利益。”
没他们这些中国商人支持,没中国商人的资本,工业村计划根本无法展开,这不就是严重危害公司利益吗
安德森教授明确反对,董事长沉默不语,教会代表作壁上观。
陈世国意识到武安东桶了马蜂窝,惹了大-麻烦,急忙道:“董事长,教授,先生们,东先生这一条确实欠考虑,我同样持反对意见。不过他的顾虑有一定道理,无论为了公司发展,还是为了政府,我们都要考虑到未来的社会舆论。”
工业村计划一旦铺开,就会让人联想到“租界”,联想到“特权”,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的担心有一定道理。
李为民微微点了下头,笑问道:“国先生有更好的建议”
“董事长,我知道您为国家为政府所做的一切,可光我知道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您制定的计划能够顺利付诸实施,我建议把按公司总资产中所占份额全资收购,改成按原出资额收购。”
公司尚未正式运营就想着往回收,吴静晨彻底服了,托着下巴提醒道:“国先生,您可是经济学家”
陈世国一愣,连忙补充道:“收购时应该把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因素算进去,应该按同期最高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利息。总之,董事会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充分考虑到股东利益。”
投资工投公司本来就没打算赚钱,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洗钱”,想把在越南赚到的钱转移到国外去。
政府打政府的大算盘,股东同样会打自己的小算盘。
黄梓恒赫然发现政府将来收购不是什么坏事,突然抬头道:“国先生,大方向我没什么意见,但细节要考虑到,不能这么模糊。比如由谁计算货币贬值了多少,比如按照哪家银行的同期最高存款利率,比如以什么方式结算,又比如收购方是支付美元还是支付本币”
意料之中的事,而且吴廷瑈不止一次隐晦地提过。
李为民既没有因为武安东鲁莽的行为而生气,同样不会因为黄梓恒的态度而感觉被背叛了,因为这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政府与华商的博弈,更何况这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仍然保持沉默,陈世国认为这是一种默许,竟一口气答应下十几个条件,并由武安东一一写入公司章程。
对南越前景太乐观,陈世国成功的作茧自缚;投资安全得到保证,转移资产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现在收购都没问题,吴静晨三人得偿所愿,又一个议题获得全票通过。
李为民算明白了,吴廷琰也好,大舅哥和表弟也罢,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一个都靠不住。同时庆幸自己多么有先见之明,华人想在越南生存,只能靠危机感最强烈的侬人,只能靠华青会那些热血青年。
第七十章操之过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把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的财务、会计、审计及劳动用工制度,以及公司接下来三个月的工作方向全部讨论完已是晚上八点多,午饭、下午茶、晚饭全在会议室吃的。
走出大楼,看着港湾里的点点灯火,安德森教授不无自嘲地说:“李,相比外交官,我们算幸运的。”
李为民一边跟陈世国握手道别,一边回头笑道:“我们才开一天,他们在日内瓦整整开了70天,据说经常通宵达旦,确实比他们幸运。”
有争论有分歧,但谁也不能否认今天的董事会开得很成功。
公司章程和工作方向全确定了,接下来会按部就班的推进,三个月之后的第二次董事会,就不会有这么多争论和分歧,只需要听取总经理刘家昌的汇报。
想到工业村计划美好的前景,想到早上公布的一系列协定,陈世国感叹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达成了共识,接下来会团结一心,不会把争论和分歧带到公司运营中,不像他们最后谈出那么个结果。”
“弱国无外交,想要好结果只有自己先强大起来。”李为民轻叹了一口气,拉开车门道:“各位,我去嘉隆宫,有没有顺路的”
吴廷琰总理和吴廷瑈先生现在肯定顾不上了解工投公司的情况,陈世国和武安东对视了一眼,摇头道:“董事长,不用了,我们家离这儿很近,我们自己回去。”
前几天让人打听过,他们在河内很受学生和法律界人士尊敬,之所以支持吴廷琰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人可支持。
如果是那种贪图荣华富贵、阿谀奉承的小人,以他们与吴廷琰、吴廷瑈的关系,完全可以去政府部门任职,而不是来尚未正式运营的工投公司。
现在支持不等于将来支持,更何况现在是同事,属于那种必须团结的对象,李为民当然不会总这么让他们步行上下班,转身道:“阮主管,麻烦你送一下国先生和东先生;刘经理,明天去买两辆车,请两个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