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1 / 2)
毅的信,就是他刘瑾口述,让谷大用写的。
写过之后,他刘瑾在看一遍。
还真别说,这些个字啊,写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写的,想不起来该怎么下笔,可是,看的时候,却是也都能认出来,这让刘瑾很是郁闷。
可是,这次的信,却是不能在让谷大用写了。
刘瑾现在,是信不过谷大用的,或者说,平日里他们几个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们,刘瑾是一个都信不过的。
这些个家伙,刘瑾可是很清楚他们脾气的。
虽然皇帝跟前的事情,他们也都有搀和,可是,刚听那小太监的话,坊间,可是只传了他刘瑾一个的。
这甚至让刘瑾怀疑,是不是这几个天杀的混账东西故意在背后拖他的后腿,这种情况下,这信,自然是不能让这几个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家伙替写了。
“不对。”
正小跑着准备回去的刘瑾,却是猛然想起了什么似得,停下了脚步,嘴里轻轻的嘀咕着。
“这事,不该是他们几个说的。”
“这事,可不只杂家有搀和,他们几个也跑不了。”
“别看现在传的是我刘瑾,可只要我全都说了,那他们几个也跑不了。”
“我刘瑾是他们的挡路石,可,他们却也不敢用这种自残的手段来对付我刘瑾吧”
“再者,我刘瑾,也还没到那种让他们恨的如此的地步吧且,他们也该没那么大能耐吧”
自言自语着,刘瑾却是突然明白了,刚才,指不定是他小心过度了,他的那几个知面不知心的兄弟们,是不可能做这事的。
倒不是说什么他们几个太监兄弟情深,而是,他刘瑾最近做的事情,可是和他们都有牵扯的,这事,若是真论起来,大伙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
而且,静下心来,刘瑾可不认为,他的那几个哥们能有这能耐,在宫外传出这谣言来。
且,他刘瑾虽然在皇帝跟前得宠,比哥几个要强一些,可是,大家其实也差不了多少的现在。
他的那几个哥们,还没必要如此做的。
当然,在刘瑾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那哥几个,没一个能有如此的头脑,能想出来这么阴险的杀人不见血的主意来。
这么一想,刘瑾的心思可就活了起来。
既然这事不是他的那哥几个弄出来的,那,这事,可不能就让他刘瑾一个人扛着啊。
讨好陛下的时候,都有份,总不能出了事,让他刘瑾一个人背黑锅吧。
至于曾毅那里,刘瑾还是要再琢磨琢磨的,给曾毅写信求助,是可以的,可是,这事,刘瑾还真怕曾毅责备他的。曾毅的脾气,刘瑾是清楚的,就算是刘瑾能够肯定,曾毅不会不管他,可是,一通责罚,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在曾毅心里的形象,肯定也要打个折扣的,是以,若是可以的话,刘瑾是不会给曾毅写信求助的,这可是张王牌,可不能随意就动用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抽他一把
内阁首辅刘健府上。
李东阳、谢迁、两人都在,内阁当中的四个人,也只有杨廷和不在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的关系极好,是以,杨廷和没出现在这里,倒也算是正常。
“如今,满城风雨啊。”
谢迁叹了口气,满脸苦笑的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道:“你们两个,瞒的我好苦啊。”
李东阳赶紧在一旁赔笑,道:“这不是当时忘了吗再者,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希贤的意思是,能少牵扯人进来,就少牵扯,不然,真出了什么乱子,总是要有人收场的吧”
李东阳这一句话,就等于是把之前瞒着谢迁的原因给解释清楚了。
而且,还很是大义凌然,理由充分,不告诉你,是要留一个人不掺合进这件事,不招惹麻烦,日后,出了事情,好有人收场。
这个理由,让谢迁没法说别的。
“你们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
谢迁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既然今天被邀请来了,且,给他说了这件事,那就意味着,这两个老家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差不多了。”
刘健点了点头,道:“想来,丁乔这些日子,也该听到了坊间的那些个传闻吧”
“现如今,整个京城内,谁不知道太监祸国谁不知道,皇帝被身边的太监给带坏了。”
“这已经是民心所向了。”
若是刘瑾在这里,怕是已经气的破口大骂了,什么狗屁的民心所向,还不是你们内阁散步出去的消息
“最好还是在等等。”
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谢迁已经冷静了下来,其实,这些天,坊间的传闻,已经让他有些奇怪了。
皇宫内的事情,竟然在坊间大肆流传,这本身就是不对劲的。
谢迁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只不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是内阁的两位大学士,其中还有一位首辅,亲自推波助澜的。
也难怪,会有如此的动静。
若是内阁的两个大学士亲自推波助澜,幕后操作还没这种效果,那才是奇怪了。
“丁乔认为咱们还能等下去吗”
刘健的脾气,注定了他哪怕是年纪大了,也仍旧免不了雷厉风行的习惯。
“现如今,皇宫内被这群太监们给弄的是乌烟瘴气,皇帝不思朝政,若是再等下去,只怕是会出更大的乱子。”
“宦官干政这等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一旦如此,到时候,更难收场啊。”
这些话,刘健说的痛心疾首,也的确是没有丝毫的私心,在刘健看来,这些个太监们罪大恶极,若是不除,必定是一大祸害。
比之当初对曾毅的态度,还要坚决。
那时候,对曾毅,毕竟,曾毅还是朝廷臣子,而且,也没真的做过什么事情,只是预防他罢了。
可是,刘瑾他们和曾毅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瑾是太监。
文臣们,原本就是很看不上眼太监的,对太监很是瞧不起。
现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自然是不能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容忍。
“正因为此事干系重大,咱们才要小心行事,万万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
谢迁摇头,盯着刘健,道:“希贤以为,此事,是咱们内阁一人或两人,就能做成的”
“当今圣上的脾气,咱们都清楚的很,玩略无比,那刘瑾等太监,所行之事,在皇帝看来,那都是好事,都是讨他欢心的。”
“甚至,相比之下,咱们说的话,还不如那几个太监说的话在皇帝跟前有分量。”
“如此情况,就算是咱们如实禀告了京城内万民对刘瑾等太监的怒骂,怕是皇帝也未必会信的。”
“此事,事关朝廷,事关社稷,非是一人之事。”
“内阁虽能代表满朝文武,希贤又是内阁首辅,百官之师,可在这世上,分量,却还是不够的。”
“咱们必须要记住,当今的陛下,可不是先帝了。”
谢迁的一番话,虽然很直白,甚至,有些打击人,可是,说的,却都是实话,分析的条条在理。
“依丁乔看,咱们该如何行事”
刘健急声询问。
“召集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