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1 / 2)
“岳丈大人,今日是公事还是私事”
“公事老夫有心思管你的私事”徐骥胡须上撅,眼色带些血丝,“今夜,昭告天下,那是自杀殉国,然而清楚的都知道,那是清洗清洗你如今贵为上柱国、护国公,然而明眼人都明白,先皇是借驾崩替你肃清政敌”
“然后呢”杨帆坐下来,道:“岳丈大人这一通责骂,小婿就不解了。这些人是小婿杀的还是说是小婿点名道姓让圣上杀的您认为小婿有这个本事,让圣上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徐骥脸色铁青,指着杨帆,当然不能说什么冒犯朱由检的话,道:“人在做天在看你有没有从中作梗,最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杨帆冷笑道:“我有何对不起良心的我也送岳丈大人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好好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希望你做得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大明江山,不然往后口诛笔伐,遗臭万年了,老夫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婿。”
杨帆眼色一抬,这算是威胁么。他站起来,送徐骥出了府,还好自己的宅邸够大,在后边睡着的徐蓉没有惊醒,不然看到翁婿两人又闹上了,准又要发愁。
宫中缟素满挂,东宫迎来了新主。二皇子封太子,也就意味着大皇子是生是死,即使回来了,也无法继承大明的皇位。国丧三日,新皇登基还需三日之后,白衣缓缓步入东宫,见到自己的侄孙正和宫女玩着绣球,女子一见到朱启来了,便立马停住了,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朱启走过去,他带着朱慈烺时间久,对于这个六岁的慈焕,不曾重视。
“皇皇爷爷”
“慈焕啊,三日后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你明白作为皇帝,需要多少的能力”朱启摸着那细软的头发,道:“你的大哥,即使我教了这么久,还是没有那本事,你的父亲,说实话,也做得不够好,但你父亲坐了皇帝之后,皇爷爷就从来没有批评过他。”
“焕儿不贪玩了,焕儿要做什么”
“学。”
“学焕儿会背三字经,会背百家姓还会”他见到朱启摇头,便不再言语下去。
朱启道:“那些谁都能学,你要学的比这更多。最重要的便是作为明君应该有的眼光和度量。你先皇钦点的辅国大臣,在你十七岁之前,但凡国家大事,都要悉数听他们的,但这不代表这十年你能够荒废。每一决策,你都要过脑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对于江山社稷有何好处。想不明白就问,别问我,问杨帆,问周延儒都可以。但要记得一点,学会明君应该有的雅量。”未完待续。
第456章 功过是非
生活之所以是生活,那是因为意料之外的太多,而不是一成不变。朱由检死得太过突然,突然到第二日昭告天下,国丧三日时候,京师一片哗然,都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就驾崩了。一时间,夺权、宫斗、刺杀,众说纷纭。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几十位大臣殉国,封为忠烈,令人难以置信。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就在于,统治者的话无论多么荒唐,都会有人信,不管你信不信,嘴巴上你都得说信。而被统治者,谁鸟你,管你满嘴喷粪还是说得天花乱坠
明陵添新坟,修得很仓促,规模更是小,主要还是仓促。杨帆站在守墓人边上,看着那边正在动工的皇陵,喃喃道:“当初离开这里的时候,我还去了嘉福寺,看了那棵老银杏。那时候,老师傅还在。”
“他叫僧不语,然而就是喜欢说话,也爱管闲事,不然还能多活几年,可惜了。”守墓人淡定地说道。石料、木料在工部就有多余的,神道、牌坊先不做,光是墓室就是一番大工程,然而入葬不能超过七天,所以只能建土堡,来不及修地宫。里边寒掺点了,那外边总要修得豪华点,刻龙雕凤的,没有半个月下不来。
杨帆腰间配着那柄冬青,一手摩挲着,道:“入京之后,还没有好好地将它带出来溜达过。”山下稍远处,一道黑色闪电在奔驰着。皇陵重地,自然不可能让小黑撒开脚丫子跑欢,杨帆放得远了些。这一年不见。被老铺子养得膘肥体壮的小黑,是该减减肥了。
守墓老人双手负背。道:“你可晓得,当年为何老朽要将最后的一丝国祚嫁接在你身上吗”老人眯缝着眼。看着远处,那佝偻的背,如驼峰,只是黑袍遮掩下,看上去背板宽了那么点。
“有这桩事”
老头点点头,道:“确实有,然而算不算得上奉天承运,那就不好说了。”他转过身,看着正面那条清澈的河流。“星象、气运、卦象,说穿了,还是我们自个儿天真地以为能够预知未来,所胡诌出来的戏法罢了。道理说得通,自己能圆的过去,就可以自成一说。有些话,说不说,它都对。说了,只不过心里留块心病罢了。”
“那前辈你信有预知未来的人吗”
“信。当然信。聪明人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看出端倪,然后大胆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便是预知。只不过有时候他们不能说得太透,就假借星象、气运或者卦象来掩饰。”守墓老人抿了抿嘴。道:“当然,我说的是江湖。”
春暖花开,明陵终于成了十三陵。然而杨帆却怎么也感慨不起来。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新皇登基,朝局还未稳定。税改还未完全落实,作物也才刚刚播种。一切恍如初生。一场春雨过后。播种的都要在土里埋下去,然后便是等待收获。
杨帆别了守墓人,骑上那刚刚跑得欢实的小黑,在郊外闲游。他很久没有这样的独自一个人踏青了。
他从来不把修道、内力当一回事,顺其自然。
马踏过郊外的青草地,一座孤零零的坟落在不起眼的地方。杨帆坐在亭中,从小黑的脖颈上方拿出酒食之后,便拍了拍马屁股,直接让小黑撒开欢地溜达去。壮士异常的小黑,当初花了十两银子,若是现今拉到黑市那么一摆,几百两都不成问题。
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提溜转了一圈,湿乎乎的大鼻子在杨帆脸上一凑,表示亲昵之后便立马跑开了。杨帆擦了擦脸,打开包袱。荷叶酥鸡是从酒楼带出来的,还有丝丝余热。还有些糕点,就着那大康酒庄最新烧制出来的飞仙酒,十分的惬意。
孤坟边上,杨帆细细望去,那个“死人”似乎一动不动,就这么坐着。看上去,那粗旧的袍子很多日子没有更换过了,都沾满了灰尘。杨帆吃掉半只鸡,拎着那荷叶和酒壶走过去。
从侧脸看过去,只见到一脸的胡须杂乱地生长着,将原本清秀的脸庞遮掩了起来。那深深凹陷的眼窝,看样子很久没有好好地睡过觉了。只有那还在动的眼珠和鼻息,证明这是个活人。
杨帆看了眼那立着的石碑,无字。
守墓,必然是极为敬重,但碑上不刻名字,却又说不过去。唯一的可能,则是名字刻不得。杨帆递过荷叶鸡,道:“来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