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 / 2)
祖大寿站在城西,隐约已经听到那大炮的轰向声。他的手扶着城墙,眼前一片雾霭,犹豫站得太久,头上已经背了露珠。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想用这湿润的空气,来润一润那久未发声的喉咙。终于,他似乎鼓足了勇气,喝道:“传令下去,全军将士,北上突围”
“得令”
何可纲整了整盔甲,当初被袁崇焕看重的三个人之一,这时候再次要杀赴战场了。他的大刀,早已经难耐了。
凌河城北边的城门缓缓落下,伴随着大门的咽呜声,马匹的蹄子开始不安分地踏动起来。何可纲看了一眼依旧站在城东头的杨帆,那个模糊的身影,笑了笑,心里默想着,此役归来,定要不醉不归
“冲啊”
一万兵马呼啸而出。在雾霭之中,他们的喊声恍若金石般贯彻天地。没有现代化的战争,就是这样,打得就是一个气势。他们的心中,都潜藏着杨帆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的目光不是呆滞的,而是火热的。
他们不是关宁铁骑,却胜似关宁铁骑。因为他们有梦,那是杨帆带给他们的梦。正如老洪所说的,打仗,哪有不会的。逼急了,拿着菜刀就上了。
而大凌河的将士们,他们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没有了粮饷,再不杀出重围,只能坐着等死,要么投降。
第三十七章 各怀鬼胎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得所有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尘土飞扬,大雾茫茫。大伙都是眯缝着眼,到了三丈以内,才看清楚对方长什么样子。对吴襄大军来说,这对于他们是有利的。本来就擅长游骑作战的建奴、蒙古骑兵碰上这样的天气,也只能瞎猫碰耗子,毕竟看不清啊。
吴襄打得郁闷,眼瞅着和阿济格的两万大军打得热火朝天。红夷大炮都对轰了好几轮了,终于看见了建奴游骑的影子,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冲过来。接下来便是血的厮杀了。由于明军几炮打出了气势,碰上一个个被炸得像阿三一样的土狗,大明的火铳再次来了一轮打压。这次是近距离的打压。
所有的战车已经退到大军后方准备填装。火铳的威力远远不如那大炮,一些小铅弹搞上点火药,充其量也只有一百步的射程。好在效果比较好,尤其是穿甲的杀伤力,遏制住了骑兵的几波攻势。两边打得也有来有回。
只是他就奇了个怪了,这左等右等,不见凌河城的祖大寿冲出来里应外合,呈夹击之势。难道自己这个大舅子已经饿死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时候要撤军,恐怕锦州都要不保。
更加打得稀里糊涂的要算皇太极了。几波探子回报,大明的援军已经和阿济格的两万骑兵交上火了,而凌河城的一万关宁铁骑却往北边突击。让皇太极原本的算盘打了个空,只是不知道这往北突击到底是何意。
他皱着眉,思索了很久。
眼下三万精兵分别把守着东北南三个方向。代善那一万大军在南,他自己的一万大军在东,而莽古尔泰的一万大军则是在北。他现在有很多条路,一是支援城西的阿济格,二是北上包抄那一万关宁铁骑,至于第三,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正黄旗旗主走上前来,道:“大贝勒来报,是否前去增援阿济格”
皇太极问道:“阿骨打,你了解祖大寿这人吗”
阿骨打看了眼皇太极,道:“祖大寿此人骁勇善战,却极为保守。当初宁远、宁锦两战,皆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毫无冒进之举。”
皇太极点点头,看向朦胧的北方,道:“你说这样一个保守的人,会如此冒进地带领一万铁骑北上,独留空城”
“可汗您的意思是”正黄旗旗主瞳孔一缩。
“他那一万铁骑一定还在凌河城正准备本汗带着两万大军去追堵那些难民,然后从后包抄,杀本汗一个措手不及”皇太极眼神凌厉,如此诡计,怎能骗过他
“按兵不动令代善时刻注意城南动况。”
“是,大汗”
站在凌河城城东的杨帆此刻已经手心都攥出了汗。
噔噔噔,祖大寿跑了上来。“杨子,几波探子来报,城南、城西的两万金兵都纹丝不动。锦州方向,吴襄和那两万建奴已经交火快半个时辰了。那边还好说,可是老何带着那一万征兵可是危险了。坚持不了多久了。万一被识破,那三路大军可是会直取凌河城,我们现在已经是空城了”祖大寿脸色惨白,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两万建奴竟然没有任何动作,死守着凌河城。
杨帆的嘴唇颤动着,他已经渗出了冷汗。“老祖,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杨子,别吓我。”
杨帆此刻语气已经不再带有任何的感情,只是平淡地分析着:“我们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操控整个战场,却没有发现,这场战役的主控权却是在对方手里。”皇太极没有动,唯一能够证明的,那便是他不相信那一万名冲向北边的是关宁铁骑。这是极为要命的。
祖大寿惊道:“难道我们的计划被他识破了”
“不,他是料定这一万铁骑还在凌河城之中,才会按兵不动的。我们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太完美的计划,反而令那只老狐狸产生了怀疑。”杨帆脑海中演示过无数场景,就是没想到,自己骗了皇太极,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太极确实信了,但是信错了祖大寿,认为这一万关宁铁骑还坚守在凌河城。这是要命的。
“战场瞬息万变,不能怪你。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祖大寿站起来,叹息道,“唉,只有一个法子了。”祖大寿不是蠢材,自然想到了那个最残酷的法子。
杨帆的脸色立刻被吓得惨白,颤抖着道:“不不能那么做。老祖,我求你了,别那么做”
“杨帆不那么做,这里的人都得死,老何得死,吴襄也得死记住,仁慈,永远不能打败敌人,即使这仁慈是对自己的。”祖大寿拿起一旁的鼓槌,“现在,这个城,只剩下你了。你要活着即使我们失败了,皇太极杀进了城,你也得活着,你就投降。明白吗你的资本,皇太极不会杀你。记住,活下去”祖大寿拍了拍瘫软在地上的杨帆。
他看了看雾蒙蒙地天际,有些玩味地呢喃道:“既然你认为关宁铁骑还在城中,那边让你尝尝三眼火铳的滋味”
城下的百姓已经都做好了突围的准备,祖大寿下了城,看到一个个曾经一起筑城,一起劳作的兄弟。他已经不再把这些民工当成用来修城的工具了,而是兄弟,真正的兄弟,便喝道:“兄弟们我们的将士已经在北边打开一条血路,跟着我一起冲出去冲出包围圈”
祖大寿嘶吼着,没有骑马,只是拿着他那柄长刀。带领着两万的民兵,高呼着冲啊,杀啊一路向北冲杀过去。
城墙上擂鼓声已经敲响
咚
咚
咚咚
杨帆的眼泪已经留了下来。他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为了胜利,只能让这些拿着锄头、锤子的百姓冲杀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皇太极的两万金兵吸引过去。他的手,不知疲倦地敲着。他知道,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只能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大明,杀啊”
第三十八章 死亡的胜利
上首页强推了,保证不太监,求推荐,求收藏s祖润泽是祖大寿的儿子,脑抽搞成侄子了。也不想改了。就让祖大成带一回绿帽子吧--你懂的。
城巍巍,鼓阵阵,老洪看向城头,所有还在城中的百姓,都听到了那擂鼓声,和那嘹亮的吼声那是小杨大人,是他的擂鼓、呐喊声
老洪抽动着嗓子眼,握紧了手中的那根扁担,爆发出最有力的嘶吼声:“为了大明,杀啊”这是他那仅剩的尊严,绽放的时刻他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锦宁战场上,那样的杀戮场面。
“为了大明,杀啊杀光那些狗奴儿”这一刻,那播种在春天的种子,终于怒放开来。一朵朵绚丽的蒲公英,飞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