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 / 2)
。大地裹了白袍,又是一派丰年光景。
第二部 幽州飞雪 第二章 平戎策
东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钱义就悄悄离了村子。昨天的热闹记忆犹新,让他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却又盛情难却。于是他今天起得格外早,生怕乡亲再来送。
钱义家境清贫,用不起马匹代步,只是背着个行囊,靠两条腿丈量前去幽都的距离。这条路他走过很多次了,今天分外艰难。积雪仍然厚的很,走起来一步一陷。天有些阴,阳光透不过云层,可整个雪原却像一块真丝织就的白绸,亮晃晃的一片刺目。路边的沟壑山峦,像极了绸布的折皱。他揉了揉眼睛,却笑了:老天还算关照,没有阳光,不会到处都是雪化后的烂泥,更不会有“糟蹋一首好诗”的败兴之感。
几十里的路程,钱义走了一整天。眼看天近黄昏,白雪被晚霞染的粉红,由白绸成了一块彩缎。凝神细看,幽都城影影绰绰的显出了形,估计还有三五里的路程。
他盘算了一下,今天去见司马大人怕是不成了,少不得要找个客栈先住上一晚。想到这里,他倒也不着急了,脚步放慢了下来,留神欣赏这落日雪景。
官道两旁都是麦田,如今被雪盖了,早和荒地分不出边际。钱义却惊奇的看到有几个人围拢在田里,不知在做些什么。
越走越近,钱义见那几人衣着不凡,却围着一个老农,指指点点的不知在说什么。他天生侠义心肠,生怕是哪里的富贵公子欺负穷人,便又凑前了几步。
钱义目光如炬,早看出为首的是站在前方的一个青年。风流倜傥,俊逸不凡。说来奇怪,这化雪的天气,本来最冷不过,这青年却只穿了件长袍,内衬夹袄,面上全无半点寒意。反是另几名看似骠悍的手下锦毛貂裘,裹得极为厚实。
“您看这雪。”青年正和老农说着话,“按常例会不会厚了些庄稼还出得来吗唔”
那青年见钱义凑过来,止住了话,回身笑着拱了拱手,道:“兄台可是走远路来的天气寒冷,着实辛苦了。”
钱义一呆,忙还礼道:“不敢,这”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了。看情形,和他想的大不一样,自己这样冒失的凑过来,实在有些失礼。
“兄台有什么事吗”那青年笑意盈盈,十分客气。可钱义就怕他有如此一问,有什么事情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唔我是想向兄台打听道的。”钱义灵机一动,忙道:“在下要拜访司马法大人,眼看天色晚了,却不知司马大人住在什么地方。”
“哦你找司马法”青年感兴趣看了看他,问:“你找他有什么事情”
钱义一怔,没想到这个青年有如此一问。按理说,萍水相逢,这话问的有些多了。可在这青年口中说出,却再自然不过,随便一句询问,却让人感到不能不答。钱义道:“司马法大人举荐我来帮差的。”
那青年正要说话,那老农却正好插口道:“回公子的话,这雪正合适,不算厚。回头一化,正好浇了庄稼。”
“我说了,就是平常聊天,您别这么客气。”青年摆摆手,朝老农笑了笑,回头又和手下说道:“量一量雪层有多厚,回头记档。”
便有一人拿过一柄尺子,插在地里去量雪。
钱义看得稀奇,种地历来都凭经验,从来没见拿尺子来量的他正寻思间,不留神那青年突然朝他问了一句:“阁下就是钱义钱守节吧”
“唔,啊”钱义一愣,这个青年竟然认识自己他自己打量了那青年几眼,却见人家微然含笑,高深莫测。不会的,只要自己见过的,断没有忘记的可能,何况这的出色的人物他想了又想,突然浑身一震,愣愣的看着那青年。
“草民拜见燕王”钱义倒头就拜,也不顾地上全是积雪。谁知那青年用手虚空一托,一股柔和的力量传来,自己竟拜不下去。
“男儿膝下有黄金,别拜来拜去的。”那青年皱眉道:“幽州的法令你不清楚不许跪拜”
“是了”钱义一惊,忙道:“小民一时惶恐,竟是忘了”
“别小民小民的,就说我”那青年看了看他,笑道:“你说我是燕王,凭的什么”
钱义此时才算回过神来,他理了理思路,道:“都说燕王武艺精湛,已经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光看燕王的装扮,便可知一二。”
那青年摇摇头,道:“幽州藏龙卧虎,光凭这个,难以取信。”
“那是其一,还有其二。”钱义道:“司马法大人掌管幽州刑名,能直呼其名的,除了至亲好友,便是同僚上司。而燕王不经意间直呼其名这是其二。”
青年点点头,笑道,“既有其二,必有其三了”
“何止其三”钱义几番话说下来,早没了胆怯之心,豪气上涌,滔滔不绝道:“我提起司马大人,燕王便知道我是钱守节,这定是司马大人在燕王面前说过我了,这是其三。还有其四不耻下问,待人平和,素来是燕王被人称道的所在。其五,人言燕王做事认真,又时时独出心裁,眼下情景,正如人言,其六”
“好了好了”青年大笑的止住他,颔首道:“不愧是心细如发钱守节,今天算服了你不错,我便是李沐风。”
“钱守节见过燕王。”钱义躬身施了一礼,十分郑重。李沐风微微一笑,便也还了一礼。
“不必客气。说到行礼,这便周全了。什么三叩九拜的,在幽州没必要”李沐风看着钱义,叹服道:“守节见微知著,目光如神,简直比的上福尔摩斯了”
“什么”钱义一愣,却不知道燕王说的是谁。
“没什么,那是西域一个著名的人物,以断案著称。”李沐风一笑,又道:“今天我看钱守节,半点也不比他差”
“哪里”钱义面色微红,道:“其实并不全是如此。我心中既然认定了燕王,燕王的一举一动我便全都附会上去,别说三条,就是十条百条也说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