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撼唐 > 分节阅读 700

分节阅读 70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时,他看见了李建成,他的大哥,曾经的大唐储君他站在杨侑那个小儿的身后,是如此的卑躬屈膝,丢尽了陇西李氏的脸目光中带着仇恨,几乎要将李建成击穿。

李建成同样在注视着他,长安城破之际,由于灾民暴动,一些王府受到冲击,不少李氏子弟死于非命,例如楚王李智云便被乱民杀死。如今,陇西李氏虽然侥幸未被灭族,但已经没有了未来,根本不可能得到大隋天子的重用。所以,他才会选择为杨侑东渡东瀛,博取另一场富贵。李世民是李氏子弟中,军事能力最为杰出的一人,他多么希望,李世民能在他的身边帮助他。

可是,当李世民冰冷、怨毒的眼神刺来,李建成就知道,这些都是幻想,根本不可能了。他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陇西李氏的子弟,居然会走到这一步,兄弟相残,父子相残。令人扼腕惋惜。

杨侑目光炯炯,与李世民对视着。一个作为大隋天子,一个作为李唐最为杰出的将领,两人长期交手,多是杨侑取胜。坦白说,李世民对杨侑还是十分欣赏的,只是,仇恨已经占据了他的心,令他对杨侑无比怨恨。

而杨侑,也对这个后世有着赫赫名声的唐太宗有着一丝的好奇。历史上的他,究竟有没有改史号称贞观之治的时代,究竟是不是如胡人所说的那般,百姓衣衫褴褛然而,这些都没法考证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历史已经改变,所谓的唐太宗必将消失在滚滚长河中。伪唐也终究是伪唐,在李渊手上建立,也在李渊手上灭亡。

两人的对视虽然短暂,却仿佛过了很久,杨侑忽然冷哼了一声,就要摆手,下达进攻的命令。此时,太阳已经升起,视线为之一清。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慢慢地拔出了横刀。这把横刀伴随他多年,上面有着缺口,然而在李世民的心中,仍然是最好的一把刀。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刀面,再度看向四周。隋军士卒蠢蠢欲动,随时发动进攻;唐军士卒面如死灰,士气低落,更有数人手指颤抖,显然在连连失败下,他们已经无比恐惧。军心散了,队伍已经不好带了。如此的军队,在强势的隋军面前,根本毫无胜算。更不用说,人数上有着巨大的差距

他们虽然都是李世民的心腹,但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这一场战斗,注定了失败,失败,就意味着死亡。在死亡面前,没有人会兴高采烈,他们的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李世民甚至还注意到,有几名唐军士卒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他们在商量什么是要背叛大唐,背叛他李世民吗李世民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纵然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又能如何又能如何他最在乎的,先后都已经离他而去他的心已经伤透,还有什么不敢舍弃,不愿舍弃,不肯舍弃

没有没有

“哈哈”李世民忽然昂起了头,哈哈大笑起来。就在大笑声中,他猛地举起了横刀,抹过了脖颈

鲜血流下,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如此的鲜艳、夺目,让人触目惊心

猛然间,再也站不稳的李世民跌落城头,身躯沉重地摔倒在地。一瞬间,无数隋军蜂拥而上,争夺着他的尸身

第1042章 天下一统大结局

仁泰二十五年,沿着长长的官道,数辆马车从西边缓缓而来,在马车前端,二十多名眼珠泛蓝的武士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腰间挎着横刀。其中一人,年约二十,高鼻深目,有着浓浓的西域人的特点,但他的衣着,却与汉人没有区别。

在他身后,是一杆高高挂起的旗帜,上面写着几个大大的汉字:米托托商行。

当他看见洛阳城的时候,不由激动地大叫了起来:“爷爷,洛阳到了”

“洛阳,终于到了啊”听见年轻人说着熟悉的汉话,米托托揭开了窗帘。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窗外,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沿着邙山的官道,米托托终于送了一口气,他从遥远的地方而来,是想要觐见大隋天子。

天下重归一统,已经足有二十五年,在这二十五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米托托心中感慨万分。

当隋军攻入蒲坂,就意味着中原最后的反叛力量已经消逝,随后,大隋天子改元仁泰,一连下旨,降低赋税,休养生息。在恢复民生的同时,大隋天子依靠手中掌握的力量,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土地改革。

许多世家手中的土地被官府收购,然后发给百姓,土地越多,赋税就越高,使得不少世家不愿意再囤积土地。与此同时,大隋天子想出了许多办法,鼓励经商并积极拓展海外、西域等地,拓宽了世家赚钱的渠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多数的世家都选择了配合。

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大隋武功赫赫。

仁泰三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由于连连雪灾,损失巨大,在赵德言的进言下,进攻中原。大隋得到消息,迅速集结兵马,以退避三舍之计,重创颉利可汗,甚至差一点就抓住了他。

仁泰五年,颉利可汗不甘心失败,联络高句丽人,共同对付大隋。大隋强势做出反应,苏定方、徐世绩、郭孝恪、裴行俨、罗士信等大隋名将带兵出击,在锦衣卫的帮助下,找到了突厥牙帐,一举擒获颉利可汗。

苏定方将其押送到洛阳,大隋历数其罪,将其斩杀。东。突厥灭亡之后,大隋天子并没有让在仁泰四年投奔大隋的突利小可汗继任为可汗,而是择其要地,建设城池,并将汉人逐渐迁往草原,与此同时,突厥人南迁,被打散,安置在中原各郡。

高句丽旧地更为成为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孔庙随处可见,人们的衣着也大多是汉人的衣裳,从街边的学堂里,不时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多是在朗读四书五经。

东。突厥灭亡之后,约有五年没有动过兵戈。直到大隋商人在西域被杀,令天子震怒,徐世绩、苏定方两人为主帅,率领隋军在西域与西突厥人鏖战,在持续三年的战争中,除了席君买、梁建方等老将立下不世战功,裴行俭、薛仁贵等年轻将领也崭露头角,裴行俭用兵神秘莫测,西突厥人屡次吃亏,而薛仁贵师承席君买,两箭先后射死西厥可汗,更是令他名扬西域。

仁泰十四年,西突厥最后的抵抗势力灭亡,大隋掌控西域,并逐渐建立城池,汉学在西域更加流行。成为汉人,取得汉籍,是很多西域人的目标,这样的话,意味着赋税更低,意味着在别国一旦出事,强势的大隋王朝,就会为他们出头。只是取得汉籍不易,需要精通四书五经,进行严格的汉籍考试,才能得到官府的承认,此外,还要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话。

经过将近十年的治理,如今的西域,汉服随处可见,汉语随处可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各种语言混杂的杂居之地。

米托托何等聪明,自然知道,大隋天子的这个策略一旦成功,即使从外面上看来,什么栗特人、契丹人、吐蕃人与汉人仍然有差别,但在栗特人、契丹人、吐蕃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