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2 / 2)
“僵尸啷个僵尸这个样子的”两位带川音的道士十分不解,因为被制服的僵尸变化很大,转眼间肌肉萎缩成了一张皮,包在一具骷髅上。
太师父说:“这是气僵。”
“气僵”这俩位道士似乎没听说过这种僵尸。
太师父说:“僵尸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起殃的死尸,成因复杂,尸体发生气变,毛发倒立,尸体膨胀就是气僵。尸体发生血变,浑身酱紫就是血僵。尸体发生骨变,就会暴长几倍,形如猛兽,这就是骨僵。其中气僵怨气最大,也最为暴戾,血僵嗜血残忍,吸血成性,骨僵强横,力大无比,今天遇到的正是气僵,幸好是白天,要是晚上就难制服了”
众人一听十分好奇,谁也搞不明白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僵尸
“奇怪帐篷里啷个会有僵尸呢”胖道士不解的嘀咕了一句。
太师父抬头仔细看了看帐篷,不由地蹙眉道:“怪不得这帐篷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不是人住的地方”两位道士仔细看了帐篷几眼说:“这帐篷的确破旧了一点了。”
太师父说:“不是破旧的事儿,你们没仔细看这个帐篷是怎么搭建的”
那两位道士自以为了解牧民,仔细看了看帐篷也没看出哪里不对,不得不请教太师父:“道长,为何这帐篷不是人住的地方”
太师父说:“你们看,这个帐篷只有三根木头搭建,周围cha了一圈儿柳树条,这东西就不是帐篷,而是叫部日格。格日”
“部日格。格日这是什么东西”我也被太师父说懵了,这显然不是汉话来的。
太师父说:“部日格。格日是蒙语,意思就是死人住的地方,过去游牧民族把死亡视为很不吉利的事情,人一旦死亡,亲属们就赶紧搭建一个部日格。格日,就是这种三根木头支起来的简易帐篷,然后把死人放在帐篷中,其他人则牵着牛羊,推着勒勒车远居他处,将尸体与部日格格日一同丢弃你们不懂规矩,居然闯到这种帐篷里面了”
第525章 弃葬
那两位道士一听,连说“晦气,晦气”
原来这是草原上的一种丧葬习俗,名叫“弃葬”,其实跟野葬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野葬把尸体上涂满酥油,送葬人会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拖到荒山野外,然后拖着勒勒车狂颠狂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葬身之处,其实就是故意把尸体丢给在野外,喂给野兽吃,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对草原上的人却很正常,他们认为生前吃动物的肉,死后再把肉还给动物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就像我们吃五谷杂粮,吃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死后要埋进土里,把自己化成土是一个道理。
送葬的人把尸体颠倒地上之后,要连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然后头也不回的拖着空车回来,千万不能回头看,据说一旦回头,送葬人就会倒大霉
当然这只是一种禁忌,人人都得遵守,民间的禁忌自有它的道理,人们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那都是前辈人留下的经验,就像小孩经常被大人叮嘱,千万不要去触碰火一样
太师父对着那具女尸念了几句咒语,破掉了她的尸气,然后让大家将那具女尸重新放进部日格格日,这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她到了那个世界也有帐篷住。
太师父说,正是这种野葬,弃葬习俗,使西部草原一带常有“行尸”为患,其实就是那些没有被野兽吃掉的死尸,成了僵尸在外面横冲直撞。过去青海那一带把自家门洞都修的特别低,就是防止行尸闯进家来。
听了太师父的话,我们心里堵有点惊秫,没想到大白天居然在草原上遇到僵尸,幸好我们都是学过法术的人,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应付。
太师父用铜针放了气僵的尸气,然后又念咒做了法术之后,那具女尸就不会再成为僵尸了。
经过刚才僵尸一闹,又不觉得饿了,我们又继续向前赶路,又走了半天,才见到一个真正的牧民帐篷,这个蒙古包很大,也很讲究,上面有一圈花纹的民族图案。
放牧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见我们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就热情的把我们请进帐篷,男主人为给我们烤好了羊肉,被太师父挡住了。
这对牧民夫妇有些不解,太师父就跟他们解释说:“我们是修行的人,是吃素的,若是有饼子什么的给我们吃点就行了。”
女主人一听,马上为我们端来了饼子和酥油茶、还有无花果、巴旦木和葡萄干,油炸的散子类似麻花一样的东西,但是比麻花酥脆多了太师父和几位师叔既不喝酒也不吃肉,不过那两位带着四川口语的道士可是来者不拒,跟着主人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
帐篷里很舒服,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一点也不觉得冷,蒙古包里居然还有一台电视,不过只能收一两个台,而且都是中央台。
我好奇的是他们的电从哪里来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太阳能电池板,自己发的电。
男主人自豪的告诉我,他这里什么都有,单这顶帐篷也有四五十万电视,手机,什么都有真是科技改变了生活。
不过我们不吃不喝的,不太讨主人喜欢,倒是那两位带着四川口音的道士,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主人反倒很是高兴,那两位道士说他们是民间散修的,没那么多忌讳,所以吃肉喝酒毫不含糊。
证鬼道虽然是隐门秘派,但是跟大门派没什么区别,虽然平时不怎么讲究,但是在朝拜昆仑这件事,一点都不马虎。
其实看到他们喝酒吃肉,几位师叔都挺眼馋的,我的口水也直往肚子里咽,虽然我不怎么喝酒,可是烤肉的香味实在太诱人了,但是太师父不发话,我们谁也不敢吃。
所以我们只能看着眼馋,吃了一些饼子和干果,主人夫妇陪着那两位道士吃肉喝酒,不怎么搭理我们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似乎不太好招待,也不知道该怎么招待,索性就不管我们了。
和牧民打交道,其实很简单,他们比较淳朴,只有能喝酒能吃肉,他们就高兴,认为客人是诚心诚意的。
俗话说酒品看人品,牧民心思简单,性情豪爽,在他们眼里只有朋友和敌人,认为不跟他们一起喝酒的人,心里不诚实,这样的客人不友好。
若是遇到脾气不好的主人,当场给客人甩冷脸色不说,搞不好会把碗里的酒倒在客人的头上,当众让客人下不了台。
还好,男主人没这么做,只是我们不吃不喝的让他们心里不太舒服,尽管那两个四川口音的道士,一再替我们解释,我们是吃素的,跟他们不一样,但是那对夫妻还是不高兴,态度明显对我们冷淡的多。
太师父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我们都是修行的人,晚上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谁还会跟主人生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