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窃隋好驸马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要人食不果腹地服役。民间对比之下感念夫君在任时德政的颇多,对于如今,只是敢怒不敢言。”

听到这个本该是噩耗的讯息,萧铣心中却是一点都不难过。原本他还怕因为自己把吴郡治理的太好了,江南要是在隋末不发生民变他可就歇菜了没了“俺胡汉三又重新杀回来了”的机会了。现在一看那些狗官做得很是断子绝孙,也不怕他们逼不反吴民了。

“沈法兴和武士彟他们在地方上都还好吧可有固守地方,安抚百姓”

“余杭、钱塘那里,毕竟咱府上的封邑多在那里,封邑税赋不必由百姓直接上缴朝廷,都是咱府上代理,而咱并不对治下民户加税,所以百姓很是安乐,普通民户前来托庇投效的也越来越多,若非夫君此次为妾身挣到了食邑三万户的资格,只怕都要塞不下了。沈法兴在钱塘县加高城墙,修治战具,显然也是以备不虞;此外还拨出民夫徭役,在咱府上封邑之地筑了坞堡,以备不虞。武先生这两年实升了郡里的水曹参军,掌漕运、海运,在常熟县与明州都都颇有势力。”

杨洁颖侃侃而谈地介绍着,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神色肃然地开始询问萧铣:“夫君,说起武先生,妾身倒是想起一事。自从夏天那阵子开始,咱府上的商船队从东海回返时,似乎多载了一些平素所无的物资,乃是如雪的上等海盐,因其获利也是极为丰厚,远胜咱家原来的糖酒贸易。莫非东海番国还有特别擅长煮盐的么这盐铁酒茶的官榷可是朝廷严控,夫君莫要落人把柄。”

萧铣当然知道,杨洁颖说的事儿,便是他此前让陈棱带着流民和府兵去平湖列岛屯垦的盐田现在已经可以用于投产了,所以开始展现出巨额的获利潜力当然了,因为晒盐技术这个时代还不存在,所以那些不明真相的府兵和流民在修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盐田,也就免得人多嘴杂泄密了。如今开始经营之后,也就武士彟为首的一些头目清楚其中关窍,连去运货的水手们都不一定了解全局。

“这些盐货果然是外藩运来的,南洋有极热之国,国中煮盐比中土俭省数倍,难得是品质也好。为夫掌着番舶之利,稍取其便又如何而且国用不足,水路兵马远征、维持海船运转所需开销几何,朝廷又哪里能全部拨款咱用之于国,问心无愧也就是了。这两年不比大业五年前,父皇对于理财之事已然问得不多,只要不是资敌,豪门世家私商违禁,查得也不严。而且为夫现今已然走上从戎之徒,自古岂有武夫不贪财而为天子重用者此事便当聊以自污吧。”

“夫君非要如此说,妾身也说不过你,那便这般处置好了。不过妾身劝夫君还是适当上报一些,也不必按照朝廷例税,便当捐输一般,给父皇分润一些,如此既行事隐秘了,又不虞将来被揭开了遭人攻讦。番盐本就不多,涉及海商也就几家,没必要当成朝廷成法入则。”

萧铣也觉得杨洁颖说得有理,这件事情倒是他此前没来得及去想,当下从善如流:“还是夫人说得有理,夫人真是贤内助啊。好了,咱也不说别的了,今夜为夫便好生报答伺候好夫人吧”

杨洁颖娇嗔着打开了萧铣的魔爪,故作板脸地说道:“妾身出妊不过三月,身子还要调养。而且也不见得就久旷了。这几日先去凤儿那里,她可是苦苦熬了一年了。”

萧铣愕然,直到确认杨洁颖并非说笑,才赧然退下,去了独孤凤的房间。独孤凤也没想到公主如此豁达,居然驸马回府第一夜就赐给了自己,自然感戴不一,曲尽缠绵讨好之能事,不能尽言。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作死布局

大业七年,俨然已经步入了寒冬季节。万物凋零,徭役却还未停息。一支足有十几艘漕船构成的官船队,在日渐荒芜的河北平原上缓缓往北而行。船型很是古板,没有车轮舸般的划水桨轮,而是还需要数以百计的纤夫为船队拖曳,一派强烈的人力与自然力的对比,仿佛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油画一样颇有感染力。

“河北倾颓如此,陛下尚且对高句丽用兵念念不忘,这天下,唉”船头一个额前头发微微稀疏的中年人,看着一年比一年耕作零落的田野,如斯感慨着。

他,便是现年四十五岁的唐公李渊了,论亲戚关系,算是今上杨广的姨表兄,比杨广大三岁。此次沿着运河北上,也是被杨广委派了新的官职,需要到涿郡赴任。

李渊七岁时,其父李昞亡故,他便袭唐国公爵位,那时还是北周天下,隋尚且未建。大隋立国以来,文帝杨坚一朝,李渊的爵位也是直接按照前朝的范例追认,并未有过任何更动,爵位保留的同时,历任河南、河东、陇西各地数州刺史。然而随着杨广登基,因为大隋整体的爵位管制改动,唐国公的封号也就简称为了唐公。

杨广登基的初年,便废除了国公这一级别的封号,比如越国公杨素就直接改称越公,唐国公李渊自然也直接改称唐公,都去掉了这个国字,以示除了亲王之外,其余任何爵位都没有封国之说。

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公子也出舱来巡视。恰好听见了李渊的自言自语,心中也是一阵忧虑,问道:“父亲。陛下如此用兵,只怕高句丽之战还要迁延日月,咱此次到涿郡督粮,不会有什么揣误吧。自古军需账目最是糜烂,大军一动,多少钱粮器械损耗不见踪影,若是前任亏空剧烈。来年大军供给出了什么乱子,陛下近年来愈发不近人情,不知会不会让咱家”

对于儿子的这个问题。李渊倒是似乎心中有底,被问了后反而心情好了一些:“建成,此事你不必多虑,那是不至于的。大业七年一整年。陛下都把涿郡督粮的任务交给了民部尚书樊子盖。这樊子盖为父最是熟悉其性情不过,是个古板死理之人,丝毫不通权变。陛下用他督办了一年涿郡军粮,也就是看重了他这一点,若非因为高句丽之战要拖延的时间远远比陛下预料的久,一年之内打不完,而齐鲁河北腹心之地贼寇又渐渐糜烂,陛下急需樊子盖留守后方要害。也不至于把他调离涿郡留守的位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