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执政,朝中情势如何”
一个老套的问题,一种约定俗成的开场白,就好像“xxx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xxx,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xx高度脏样了中x友谊源远流长”一个套路。
不过,小野妹子的回答,马上让杨广觉得有意思起来了因为他听到的回答,居然不是寻常预料之中的套话。
“回禀大隋皇帝陛下,我国如今是推古女王在位、因女主临朝,以圣德太子摄政。”
“什么尔国居然允许女子为大王是何言哉果然是番邦蛮夷,不识教化那女主莫非是太子生母,因太子年幼,故效法中原垂帘听政之态、只是自行僭了王号”
小野妹子被问得有些无语,不知道如何解释,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回答:“当今推古女王倒也算是此前一位先王的王后。不过当今摄政的圣德太子,却不是女王亲子女王并无子息,圣德太子乃是女王内侄。”
说完,小野妹子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省略掉了一个很重要的关节那就是推古天皇本身也是更早先天皇所出的皇女,相当于中原的公主,所以本身是有继统资格的。之所以小野妹子一开始省略了这一点不说,那是因为如果说了这一点,杨广可就知道倭国皇室是亲兄妹结亲的了。他来到中土也有些日子了,颇为学习了一些中原礼法,知道汉人极为不齿那些同姓结婚的男女,何况是亲兄妹结为夫妻呢
出于羞耻之心,小野妹子才做出这个省略,但是这很快导致一个更加让杨广震惊的误解。
“什么尔国王位,居然可以由王后的娘家人继承如此何来国统可言难道宗室无人了么,不但任由女主窃据其位,还允许外人立为太子”
“那我国圣德太子却也是宗室之后,陛下误会了实在是因为推古女王本身也是更早的先王王女、与其兄结为夫妇,故而女王内侄,也是宗室。”
“哈哈哈哈天下竟然有如此禽兽之国当真是笑死人了,国主带头兄妹苟且,啧啧啧”满朝肃穆的朝臣终于忍不住了,哄然大笑起来。
小野妹子忍住脸红,一点一点艰难地解释着,也幸亏他所说的事情着实奇葩,能满足所有人的猎奇之心,居然没有人打断他,任由他又臭又长地说完了。
半晌,杨广总算是弄明白了事情原委:约摸四十年前,倭国有一位先王,年号为钦明大王,生有子女数十人。钦明大王薨逝之后,其第2子、第4子、第12子先后即位为王,然旋为权臣弑君令立,这三位大王年号分别是敏达大王、用明大王、崇峻大王。
而如今在位的推古女王也是当初钦明大王的女儿,后来嫁给同父异母的二哥敏达大王为王后。三位做了大王的兄弟先后被杀之后,她一二哥王后的身份被拥立为倭国第一位女大王第一位有正史记载的女天皇,卑弥呼这些不算,而推古女王没有亲生儿子,所以立了她四哥用明大王的遗孤、她本人的亲侄儿厩户王子为圣德太子。而之所以如此立,也是因为三位做过大王的兄长中,只有四哥用明大王与推古女王是一母同胞的,另外的都是异母兄弟,血缘相对没那么亲。
说清楚了这些,杨广一开始的瞬间震怒逐渐消退了下去,虽然对倭人的耻笑之心反而更盛。他脑中一直嗡嗡嗡地转着一个念头:“世上怎能有如此国度居然让王后的娘家侄儿继承大统这不是成了对就成了王政君之如王莽了么王政君身为大汉太后,却任从内侄王莽篡汉,古今外戚为祸之烈,于此为甚如今朝中,可有才能素著、谦恭之名为人称道的外戚呢瑀弟算是一个,铣儿也算是一个呸,朕都在想些什么这些可都是久经考验的忠义直臣了不过王莽当初也是忠义直臣啊”
杨广心中挣扎的同时,朝中文武也有些敏锐之人觉察到了氛围的不对。而且:这倭国国使是在吴郡登陆、由吴郡郡守送来的。吴郡郡守正是当朝驸马、外戚、萧皇后的侄儿萧铣这萧郡守应该是不明就里吧不过番邦使节前来,也不能拦着不是也不能都问清楚不是
山东河北盗贼蜂起,讨伐吐谷浑又死亡军民三十万,还要重敛于民新建骁果军、集结百万之众讨伐高句丽大隋天下不稳呐有心人纷纷在心中种下了一条后路。
第二十四章 试探
萧铣最初在大兴崇仁坊的故居,已经好多年没人住,只有几个仆役洒扫维持,不教堕了门面。不过接见倭国国使之后的那天晚上,萧铣却住回了崇仁坊的旧宅,只有随行的张出尘、独孤凤等陪伴,而他的正妻南阳公主杨洁颖,却是入宫住到了原本出嫁前的旧宫里,陪伴父皇母后。
次日一早,消息似乎是长了翅膀一样,满大兴城的权贵,都知道萧驸马昨晚借酒浇愁,痛饮大醉,诗兴大发,奋笔疾书连作三首诗作。这些诗作还凑巧被入宫的公主入神吟诵,被萧皇后听了去,然后自然也会被杨广听了去。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三首诗,道尽多少天下祸福无常,相疑之苦。尤其是第三首中“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三联,可谓是极尽臣节之人对君臣相疑的最终极感慨。
豫章木七年而成材,萧铣经受杨广的考验,又何止七年如果从开皇十八年正式算起,至今也有十一年了。听说素好文学的杨广看了这三首诗作,也是喟然长叹不语。女儿杨洁颖委婉地表示:萧铣愿意在为朝廷办完督造海船事宜后,自去吴郡郡守之职。而老婆萧皇后则是略带哀怨地在杨广那里酸溜溜地说:反正臣妾也已经年老色衰,而陛下春秋正盛精力充沛,只要从此不再宠幸臣妾,何愁外戚坐大老婆女儿夹攻之下,知道自己一贯不地道的杨广也是喝了一顿闷酒,此事休要再提。
昨天喝酒喝多了可不是装的,为了逼真,萧铣是真的喝了很多酒后才“诗兴大发”的,如今,宿醉的头疼依然在折磨着他,一边喝着加了三倍酸醋的酸辣汤,旁边却有府上仆役来通报:
“老爷,外头有上柱国杨玄感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