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8(2 / 2)
“只是份内事罢了,哪谈得上辛劳,姑娘这话儿说的,倒教我惭愧”
数月前王子腾暂任九省统制,奉旨巡边,过年也未返都,这是他第二回暂任此职,上回是在数年前。此时王夫人问起大兄,王子腾之妻陈夫人回应着,俩人聊了几句,彼此笑笑。
论起来,王夫人是陈夫人的小姑子,陈夫人自是以“姑娘”的称呼相称,这在出嫁前和出嫁后,并无分别,哪怕王夫人已出嫁多年。
她二人以及薛姨妈聊着话儿,贾政同二房三房的俩位老爷也谈笑风生。
二房三房的俩位太太同陈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坐在一处,听着她们说话,脸上笑吟吟的,偶尔插上几句。
子侄辈的一些人则陪着贾琏夫妇、贾玮、探春、薛蟠、宝钗他们,贾琏夫妇带来了巧姐儿,大家不时逗逗,倒也开心有趣。
“三舅舅,押岁钱”
过年已四岁的巧姐儿伸着嫩白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向舅舅王仁讨要押岁钱,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贾玮也跟着笑笑,随即视线在王仁身上凝了凝,这个王仁,眉清目秀,在融合的记忆中颇有几分印象,想像过去,应该两家走得频繁,宝玉同他常常见面。
对方二十出头,是王子腾的第三子,上头有两位兄长,长兄是嫡出、二兄是庶出,他自己也是嫡出,同凤姐一母同胞,由于年纪接近,又很会讨熙凤这位妹妹欢心,因此俩兄妹关系相当亲密,胜过其他兄妹。
融合的记忆,隐隐约约晓得,凤姐在贾家攒下的私房,有不少让这位三兄以各种名目借去,当然,有借无还。
这倒也罢了,据红楼记载,贾王史薛四家败落后,凤姐的一位兄长将巧姐儿卖入烟花柳巷,所谓“狠舅奸兄”,很有可能就是这位王仁,只是红楼残缺,不见下文,因此总归是猜测。
但不管怎样,此人既有嫌疑,人品又确实不堪,贾玮早有了几分提防。
如此堂屋中一大堆人叙谈热闹一阵,下人们接连来禀,说是二房三房那边的姑爷姑娘们也到了,二房三房家主便告了罪,带着本房子侄辈过去迎接,贾政等人也算是客,此时大房这边陪着,皆不必随二房三房他们同去,因此大家仍坐着闲叙。
如今各房招侍各房的姑爷姑娘们,待到午时,自然还要一同前往老太爷老太太的院落用餐,大家相见,又是一番热闹。
“二姑娘,若没记错,我这外甥过了年,有二十了罢,你还不赶紧给他相个人家呢,真要成亲,这一来二去还得半年一年的呢,眼下这岁数,哪里耽搁得起虽说男子不比女子,但到了这岁数,再不成亲,咱们这种人家,是要遭人笑话的”
二房三房离去,气氛稍稍安静,少了几分热烈,但有他们在场,总归又隔了一层亲戚关系,话题也难尽释,眼下自是不同,陈夫人一谈就谈到了薛蟠的亲事,直言不讳地向薛姨妈说道。
“大嫂,我也不是不急,只是去年相看了几户人家,皆没有结果,急也急不得”
“那今年便多相看几户人家说起来,老爷他这个做舅舅的,常常惦记着外甥儿的亲事呢,此次出京前,还同我提过一回”
s:凤姐之父有争议,本书设定为王子腾另:创世、书城那边的评论因本书首发在起点,无法在这两个平台书评区操作,因此没有回复过,但所有评论我都有看,在此谢谢大家的鼓励和关爱。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年记事3
此话题来来往往说了几句,薛姨妈想起一事,便笑着向陈夫人道,“有一件事儿倒是忘了,上回有户人家,也在户部挂名行商,两三辈的世交了,沾亲带故的,蟠儿瞧上了他们家的姑娘,回来央我上门提亲幸而宝哥儿之前无意中提过这位姑娘品性不堪呢,我使人问了问,果真如此,便断了提亲的念头不然,蟠儿亲事倒是成了,可也家无宁日了”
一面说着夏金桂的事儿,薛姨妈一面转头向贾玮笑望。
陈夫人听了这话,便也笑着望过来。
当时薛姨妈母女同贾玮聊起此事,他倒是说了两句,但眼下一屋子的人,他并不想继续这话题,省得说过来说过去,说到自个头上,亲事方面,他如今躲尚且不及,更不用说主动凑上去。
微笑回应一下薛姨妈和陈夫人,贾玮并未接口,一副安安静静的模样儿。
薛姨妈和陈夫人掉过头去,陈夫人随口笑言,“宝哥儿以前憨顽得很,如今连性情也变得斯文了。”如此说着,向王夫人道,“宝哥儿还在经商罢”
王夫人道,“可不是,还在办那报社呢,酒楼也开了一个。”
“这可不成,你们荣府二房只有他这么个嫡子,好歹得进仕途,不然怎撑得咱们这种人家的门户二姑娘那边,虽也是经商,但到底是皇商,却又不同依我看啊,让娘娘想个法子,将宝哥儿弄进仕途,才是正经。”
若是搁在一年前,陈夫人并不会说出此言,但这一年来,贾玮突然开窍,各方面皆变得出色,眼下聊到贾玮身上,便趁势说出,在这中间,娘娘指的自然是贾元春。
“大嫂说得是。”闻言,王夫人同贾政相视一眼,不由微笑,陈夫人这话中分明有打探的意思,不过大家是极亲近的亲戚,这般打探,也是出于关切,“此事婆婆她老人家也曾说过,同大嫂的想法一样,不过眼下不急,等宝玉过了十六,才做打算罢。”
“这倒是。”陈夫人点头笑道。
她们这厢说着,那厢薛姨妈一家子、贾琏夫妇、探春、包括贾玮自个在内皆觉得意外,这消息他们算是头一遭听说,并且是从王夫人口中说出,自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贾玮眨了眨眼,转起念头。
说实在的,这样的安排他并不排斥,当时弃学经商,无非觉得按部就班,远水难解近渴,一路科举考下来,没有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水磨工夫,难得金榜题名,步入仕途,此后,还得熬资历,一步步升迁,其实对于贾家的命运,无济于事。
如今由元春出面,朝廷赐下恩典,想像过去,同贾政当年一样,直接授官,有何不可
此官职不用说定是实缺,否则又何需元春出面,眼下直接捐个官身,装装体面,以贾府的能量,实是轻而易举之事,像贾琏就捐了个同知,贾蓉也捐了个龙禁尉既是如此,将来有了朝廷命官的身份和权力,结交官员,出面办事,无疑更为方便。
至于当官后,手头上的生意,完全可以交给他人代为经营,他只需在重大事务上把把关即可。
如此做官、经商两不耽误,皆可以累积资源,在改变贾家命运上更有了一份倚靠。
他微微出神着,薛姨妈和宝钗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贾母有意让贾玮进入仕途,这对她们也是件好事,金玉良缘若能得偕,不但宝钗将来身份不同,对薛家的助力也更显而易见。
“舅妈、姨父、姨娘、妈我出去走走。”
此时坐在贾玮身旁的薛蟠起身向陈夫人、贾政、王夫人、薛姨妈说着,三步两步往堂屋外走去。
他这性子,哪里是拘得住的,在长辈们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