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重生在神话世界 > 分节阅读 660

分节阅读 6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举动,就是和古春秋交过手,然后将太虚千幻道驱除了出去,没想到这次又要碰一碰了。

陈岩轻轻一笑,扶正道冠,道,“看来是有事做了。”

“那就准备车架,我亲自走一遭,去会一会这位太虚千幻道的天仙。”

“是。”

沈复和白凉凉答应一声,下去准备云车宝辇。

时候不大,只见幽云罗域中冒出璀璨的星光,如同扇形一样铺开,又如同孔雀开屏一般,高高的华盖举起,陈岩坐在云车上,手持拂尘。

他的背后,站着道童,捧着香炉,烟气袅袅。

法驾出了幽云罗域,直上九霄,

明阳真山。

寥寥的雄风自外到内。

浩浩荡荡,横无涯岸,涌入到幽谷中。

风不断,汇聚成龙头之相,张牙舞爪,冲击在耸立孤绝的峰壁上。

常年累月下来,早就打磨地如同千丈的明镜,光滑到难以想象,照亮四方,纤毫毕现。

自上而下看,真的有一种横绝太空的霸道。

这个时候,正是半夜,天光照在如镜面似的玉璧上,然后折射到幽谷底下的霜水中,弥漫着银灿灿的辉色。

在霜水之中,还有碧桃满树,枝叶摇摆。

飒飒的声音,比洞箫的演奏还要动听。

周如华一身玄衣,坐在一棵奇崛的古松上,老干虬枝,夭矫如龙,树皮上是不停的凸起,似是半睁半闭的眸子一样,激射出冷光。

他一动不动,自鼻尖吞吐出三尺白光,上面隐有一个世界的虚影,时时刻刻的变化。

古春秋坐在对面,头戴逍遥冠,身披一字莲叶衣,容颜俊美,眉心上有梦纹交织,别有风采。

只是静静端坐,就有一种深沉,稳重,谨慎的感觉。

这位曾经和陈岩交过手的太虚千幻道的年轻俊才,在修行上也是突飞猛进,已经是真仙三重的修为,锋芒毕露。

不过在周如华这个更为耀眼的天才周如华面前,古春秋已经在尽力收敛锋芒,面上带着笑容。

好一会,周如华睁开眼,鼻尖的白气一卷,将世界虚影收起,然后坐直身子,看向对面的古春秋,开口道,“古师弟。”

“师兄,”

古春秋面带笑容,衣袖挥动,有月色融融,道,“师兄的修为真是突飞猛进,现在一转眼已经是天仙了,真的是让师弟我羡慕不已,也是自愧不如啊。”

“哈哈,”

周如华笑了一声,他和自家这个师弟关系很好,这次见到他,亦是非常高兴,道,“以你的资质,将来也有登上天仙的一天。”

“师兄,”

古春秋坐直身子,挺拔如松,昂然向前,道,“我这次来三十三天,也是因为这是一个纪元的中心,看一看能不能把握住机遇,再进一步。”

“修道一生,不成天仙,很是遗憾。”

古春秋的话,带着一缕金石的铿锵,他是向道之心坚定之人,不然的话,当年也不会前往玄元上景天那样的是非窝,现在又赶来三十三天这样的混乱复杂的中心之地。

有的人,求道是为了能够摆脱生老病死的苦痛,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风花雪月,去松下对弈,去泛舟江湖,有的人,求道是迷恋不可阻挡的力量,能够俯视众生,高高在上,有的人,求道是为了绝顶的风光,一览众山小。

所以,修道之人,或是逍遥,或是慵懒,或是霸道,但总有人孜孜不倦,刚猛精进,攀登新的巅峰。

古春秋自己从来不会松懈,也不会畏惧挑战,更不会踟蹰不前,他向往的未来的星河古道,金仙道场。

周如华起身,拍了拍古春秋的肩膀,道,“最近几日会有不少的玄门同道过来,你四下走一走,交流下经验,也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太虚千幻道的年轻俊杰。”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都是老熟人

山中。

风日采采,弥于水上。

碧桃生树,青云冉冉。

落日余晖降下,霜气未满,天地之间,时闻鹤唳,翩翩其形,沙洲夜明。

少顷,只听玄音不绝,绵绵不绝的云彩从九天之上落下,然后左右一绕,化为水光,在上面,一架青铜马车缓缓行来。

青铜马车,古痕斑驳,透着一种古老,沧桑,厚重的历史气机。

如同是从史诗传说中行来,冷眼旁观现在。

驾车之人,赤着铜皮铁骨,威武不凡,他头上扎着一个简单的发髻,手中握着钢鞭,一动不动,如同雕像一样。

可是任何人看到他,都有一种大恐怖。

叮当,叮当,叮当,

青铜马车在云水间行来,挂在车厢上的紫青铃铛不时地发出脆音,每一下,都有莫名的韵味,在诉说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见到青铜车,不少来到山中的修士连忙避开,他们中不乏明眼之辈,已经认出来人的来历,正是来自于大势力天弃窟的存在。

天弃窟能够被称之为大宗,自然是宗门中有直指通天大道的无上传承,只是和一般的玄门正宗不同,他们天弃两个字非真正的大毅力大智慧不能寻,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人会走上歧路,从而是亦正亦邪。

在普通修士的眼中,天弃窟的人更可怕,因为有的人真的是喜怒无常。

在同时,忽有神音迸发,刚开始之时,微不可闻,须臾之后,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汇聚成宛若实质的江河,自天而降。

神音海洋之中,驶来一架法舟,龙头向前,金灿灿的,照耀古往今来。

在法舟的前面,立着一个少年人,他眉目清秀,身后是半绿翠叶交盖,一帘晶莹剔透的疏雨,身上的法衣上枝叶粼粼,花影交错。

少年人立在舟头,正吹着笛子,清亮的音符随着声音飘落,洋洋洒洒的,如同漫天飘落的梨花,泛着一地的清白。

梨花团团簇簇,香气氤氲,凝而不散。

法舟行来,看声势,要比天弃窟的声势还要大。

青铜马车看到法舟,微微一顿,然后车厢一开,自里面走出一个青年人,头戴着斗笠,背后是乌鸦青松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凝成一个复杂多变的锦绣图案,他身子矮小枯瘦,但龙行虎步,气势不凡。

青年人屈指一点,有银盘新月,徐徐转动,似乎要收起漫天的梨花,声音不大,但传的很远,道,“我倒是是谁,原来是真阳派的贺铸贺师兄,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真是可喜可贺。”

口上说是可喜可贺,但话语中隐有刀锋,可没有半点可喜可贺的味道。

“原来是张师兄,”

贺铸放下横笛,衣袖摇动,上有阴阳双色鱼游走,演化玄妙,他的声音不紧不慢,清亮好听,道,“能够在这碰到张师兄,也令我欢喜。”

同样的,他口中说是欢喜,没有半点欢喜的样子。

原因也简单,最近几年,两个人非常不对付,已经交手了好几次,只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怒火是越聚越多。

现在碰到,虽然还称不上仇人相见,但绝对不会好言好语。

张小山还要说话,正在此时,青铜马车上悬挂的铃铛声变得急促,然后从车厢中传出一个声音,听不出男女,很是中性,道,“太虚千幻道的人出来了,不要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