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1 / 2)
”
它放开了声音,怒吼之音依然厚重,但少了两分低沉,添了些许响亮。
清原逃,它便追。
接连过了一二里地。
“既然紧追不舍,那便还你。”
清原陡然停住脚步,把古镜取下,往后一照。
古镜之中,迸出一道金光,内中正是铜环所化。
青牛看着那宝贝往自己打来,顿时停住身子,运使法力,试图把那铜环金光停住。然而这铜环金光虽是它的宝贝,可却是由古镜所发,尽管被它影响,来势稍微缓了一些,可是依然快如闪电,依然凶悍无匹。
老牛陡然怒吼,脑袋稍侧,以弯角抵挡。
那铜环金光打在弯角之上,当即把那半截尖角打断,遥遥飞了出去,恰好坠回河中。
青牛哀嚎一声,怒视清原一眼,喝道:“老牛记下你了”
说罢,它急忙往后奔走,庞大身子冲入河里,沉入水中。
而那处地方,正是半截尖角沉水之处。
“总算可以了。”
清原长长吐出一口气,收了古镜,放下铁棒,连忙盘膝而坐,运起黄庭仙经。
这一场争斗,虽然看似没有之前那一场来得激烈,但却同样艰险。
此时清原真气已是消耗不少,其他倒也罢了,主要是收了那出自于老牛双角之间的极光,随后又把极光打回去,都是十分耗费真气的手段。待到后来,收下铜环金光,又将之打出去,则比那所谓极光,更耗真气。
但好在,最终还是伤了那老牛。
老牛的尖角,应是它身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才会让它放下清原,去寻那半截尖角。
而除了这些,真正让清原在意的,是那道血光。
血光的威能,并不强盛,比起元灵擒拿手,比起青龙化元术,甚至是清原顺手所发的火焰道术,都显得逊色许多。但是这道血光的名字,则唤作化血元术。
这是毒散人韩宇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手段,此术并非以强绝的威能将对手打杀当场,而是中了此术之后,则如剧毒缠身,宛如附骨之疽,日渐虚弱,且饱受痛苦折磨。
除非,挨了这一记化血元术的人,要比施法之人,道行高出许多,足以将血毒镇压,乃至于消除。
如今这位青牛大神的道行,比清原自是高了许多,应是足以压制得住这化血元术,但势必会因此而削弱。
清原把黄庭仙经运转一周天,方自吐出口气,睁开双眼,正好见苏相跑过来了。
“白先生”苏相急切道:“您怎么样了”
清原微微摇头,说道:“没什么事情。”
苏相这才松了口气,道:“先前见你离开,还以为是受了伤势,不得已”
他说到这里,似乎觉得有些失言,当即停下。
“觉得我要逃命了”清原笑道:“我确实是想逃命的,因为它中了我一记道术,接下来便不必与它死斗了,只须等”
苏相愕然道:“等”
清原点头道:“等它日渐虚弱之时。”
苏相闻言,愈发惊愕。
清原知他不是修道人,难以一言点清,不免又要解释许多,于是也就不去解释。
“等它发现日渐虚弱了,就会想办法压制或者解决,然后便消耗了一两日时候,又虚弱少许。待到那时,它或许就真的要出来拼命了”
清原笑道:“或许,还有帮手。”
苏相倒吸口气,一头青牛已是有了无敌之势,再来一个帮手,白先生如何能是对手
清原也不解释,遥遥看了那山中一眼,闭上双目,静静运功。
上次盛会献祭之时,原是十名童男,十名童女,又变作了二十童男,二十童女,是为了招待所谓的贵客。老牛就是再如何顾忌延绵,到了此时,那所谓贵客,终究也是该出场了罢
与此同时,坎凌镇诸多百姓,也已听见了那犹如龙吟般的牛嗥。
那是坎凌镇世代供奉的大神。
众人心惊胆颤,想法各异,思绪纷乱。
最终,河岸边上的动静,消无声息。
过了许久,才有人壮着胆子,逐渐朝着大河这边而来。
究竟是那位仙人胜了还是大神胜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数日
山那边的迷雾还在。
神婆说过,那是神威。
所以大神还在
有人壮着胆子来了,没有见到大神的踪影,但看见了地上如盘子般大的牛蹄印。
“大神果然来过了。”
有些人这般想,而当他们四处看时,又发现了距此稍远一些的两个人影。
一个是站在旁边的书生,另一个,则是盘膝而坐,身上白烟袅袅,宛如烟雾缠绕的年轻人,也即是那位来屠神的年轻仙人。
大神未死,但这位年轻仙长也依然活着
“还是两败俱伤么”
这样的念头,在众人的想法中,不断盘旋。
于是他们的目光,愈发敬畏了。
一次是这样的收场,或能说是运气,但两次都是这般结果,便不再是纯粹的运气了,而是本事。
这是一位本领高深,能与大神争锋的神仙人物。
如今他落在众人眼中,只有渊深莫测之感。
哪怕他看起来是如此的年轻。
又是一日过去。
风平浪静。
清原静静修行,时而揣摩自身法术,而更多时候,是在钻研六月不净观,以及黄庭仙经的奥妙,从而将踏破人身界限,达到上人境的这一条道路,梳理得更为清晰。
苏相寻了些食物及瓜果,填饱了肚子,一同守护在侧。
等待的日子是十分漫长的。
但如若能够继续等待下去,或许也是好事。
一旦等待的日子到了,就该又是一场生死之间的斗法了
苏相悄悄看了清原一眼,只觉这位白先生神色淡然,全无焦虑之色,不禁暗觉佩服,这等人物的心性,终究不是自己这凡夫俗子可比。
这几日来,苏相可谓眼界大开,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原本那些记载在书中,被他视为荒诞之事,聊为消遣的那些神仙故事,似乎也变得稍微真实了些,尽管他明白,绝大多数还是文人杜撰的。
又是一日这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