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2 / 2)
因此,当他听说彭怿辰来香江拍摄电影,立马就找到和自己比较熟识的房龙,让他做中间人,约了彭怿辰出来见面。
之所以找房龙当中间人,除了他面子够大,人脉够光之外,王贾伟还有意让房龙,也加入自己下一部电影的拍摄。
三个人聊了一会儿,大家也都彼此知道了对方的想法,这次把话题正式引到了王贾伟准备拍摄的这部电影上。
他说自己的想法前,习惯性点上一支烟,但并不去吸,就夹在手指上,在烟雾缭绕之中,缓缓说道:“龙哥和彭生,你们应该知道,这两年香江电影的处境很差。大家原以为内地电影很落后,但等进入这个市场,才发现落后的是自己的见识。如果拿不出好的作品,内地电影市场不但不是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很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房龙和彭怿辰点点头,等他接着说下去。
“很多人都知道,我擅长拍慢节奏的文艺电影,因为很多感觉,就像风里的沙,转瞬即逝。所以我的电影,总是善于抓住这些灵光。”
王贾伟弹弹烟灰,叹口气:“但人总是要吃饭的,我的电影风格不适合现在的市场。制片人给我钱,我总不能打水漂。过去能靠拿奖卖片,现在这条路越走越窄。所以,我打算转型。”
彭怿辰接话道:“不知道王导演准备拍摄哪种类型的电影”
王贾伟想了想,才慢条斯理的回道:“一起香江电影曾经靠功夫片打开外埠市场。虽然现在功夫电影已经没落了,但华夏市场好的功夫片却非常少。我想拍摄一部特别的功夫片,作为我进入华夏的第一部电影。”
彭怿辰听到这,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的就是前世墨镜王拍过的一部一代宗师,那部电影虽然不能算功夫电影里最经典的一部,但肯定是最特别的一部。
而且这部电影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会的了不错的成绩。可以说是一部好电影了。
但彭怿辰却不太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不够纯粹。
这部电影中对华夏国术的描写虽然也算细腻、真实,但并没有充分展开,更多的还是在人性和文化上进行探讨。
这是文艺电影导演拍摄商业电影时的通病,因为不够纯粹,总是喜欢在电影里夹杂太多私货。严重削弱了类型片的商业性。
相对一代宗师来说,彭怿辰反而非常喜欢另外一部电影,那部片子表现的同样是传统国术,但是因为故事人物和背景完全是虚构的,所以可以增加很多想象进去。
尤其是在功夫片核心的国术体系和武打动作方面,一代宗师很多地方描述的太过抽象,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彭怿辰喜欢的这部功夫片里,却又非常明确和具体的描述。加上这部电影中的打斗场景比一代宗师精彩火爆的多。
这让一直对国术非常喜爱的彭怿辰下定了决心,就拍这部电影了。
虽然这部电影因为生不逢时,票房方面并不算成功;虽然这部电影也有种种瑕疵。
但彭怿辰相信,有自己的改编,加上墨镜王细腻唯美的镜头运用。
这部电影,一定会在这个世界焕发新生的
请赐予我力量,老猫需要你们的推荐票票。
正文 第一百零三回 改编剧本
hn省w县陈家沟。八月的烈日,灼烤着大地。
一辆风尘仆仆的越野车缓缓的穿行在田野之间。
此时,彭怿辰已经跟着王贾伟在,全国各地跑了两个多月了。
两人收集的文字资料足足有两大皮箱,视频资料可以塞满一个硬盘。
彭怿辰这次并不打算和以前一样,简单的照搬上一世看过的电影了。
他打算在上辈子自己喜欢的那部功夫电影的基础上,加入前世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小说,龙神演义里描述的那一套国术体系。
也就是说,在电影里将国术高手的实力水平明确分成:明劲、暗劲、化劲、抱丹、见神不坏,五个等级。
同时,展现出国术的学习锻炼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打法和练法,两个重要分支。
可以说,他要写的这个剧本,虽然故事还是上辈子那部电影的故事。
但其中的国术体系和人物形象,全都会按照龙蛇演义的体系进行改编。
前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彭怿辰就感觉这个电影的打斗场面非常精彩,但对国术的描述模糊零碎,不成体系,不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其次,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中主要人物的行为逻辑和行为动机,太过单薄,不足以支持整部电影的剧情推动,给观众一种虚假的感觉。
现在,他把龙蛇演义里的国术体系和武者的行为逻辑拿进这部电影,就能完美的解决这部电影的这两大缺陷。
让这部电影真正成为一部代入感极强的,精彩刺激的,真实可信的,最强国术电影。
这也是彭怿辰说服王贾伟,最终接受他想法的关键,他要写的不是功夫电影,而是国术电影。
这种开宗立派的快感,让王贾伟欲罢不能,最终放弃了自己脑海中关于一代宗师的想法。
转而认同了彭怿辰的想法。
但即便认同彭怿辰按照龙蛇演义的体系提出的各种设定,可是因为电影中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传统国术。
王贾伟最后还是要求和彭怿辰,一起跑遍全国,把现存的所有传统国术的传承人都见一面,等收集了足够的传统国术资料,才能动手开始写剧本。
有些时候,有些人你不得不服气,很多人说王贾伟是靠“装逼”拍电影,但人家对电影这份执着和认真,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成功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一路上,彭怿辰看到了墨镜王成功背后无比的偏执和较真。
比如他找人询问太极宗师杨露禅的事,中间听到了有某个人和杨露禅比过武。
那他就非要把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全,也都查的一清二楚。
要是他查的这个人又和另一个人有过节,那么就继续查下去。
虽然不至于查人家祖宗十八代,可是由启蒙恩师一直到如何成名必须要尽在掌握,
为了这些资料,他甚至宁愿不远万里从华夏东南沿海跑到西北边陲,为的就是问一两个问题。见一两个人。
他简直就像做外科手术的医生一样专注,不允许自己收集的资料有半点瑕疵。
这一路上,每次王贾伟见到那些传统国术的传承人,不握手不行礼,先拿出笔和本,一旦出现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就必须立马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