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真的是演员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除了每年只有一两次的祭祀祷告活动之外,每次朝会和群臣奏对,也是君王展现自己威仪的重要仪式。

重视自己在每一次朝会上表现,用自己的威严统御群臣,是所有雄心大志的帝王的共同特点。

此刻,彭怿辰将自己对汉武帝这个人物的全部认识,在每一个细节动作中展现了出来。

他缓缓伸出双手,从身前并不存在的案几上拿起了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帝王冠冕,好像拿起了整个天下一样。

明明手上没有任何道具,服装也只是现代休闲服,但就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升起一种荒谬的想法,眼前的人就是汉武帝,他正在准备上朝。

因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一股沉重的仪式感像是从西汉王朝的宫殿里,一直传到了试镜的现场,让每一个旁观者都肃然起敬。

彭怿辰郑重其事地慢慢带上了冠冕,轻轻用手拂过冠冕前的珠帘,十二串玉珠象征着大汉天子的地位和身份。

他好像不再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年轻演员,而是来到了波云诡谲的西汉王朝。

窦太后代表的黄老派和功勋列侯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身上,他们无视匈奴年年扣边的屈辱,不思进取,只想着苟且地保护他们自己权势和富贵。

作为大汉的天子,看着祖先交给自己的王朝在匈奴面前卑躬屈膝,只能用女人的和亲换回屈辱的和平,这让他的内心每时每刻都被烈火煎熬。所以他必须改变现状。

所以这次朝会必须成功,他急不可耐的让儒家的士子们充分陷阵,趁着窦太后远离长安的时机,冲破黄老派的桎梏,让自己掌握整个大汉朝的未来命运。

而不是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每一件事情都要经过窦太后的同意才能执行。

彭怿辰好像已经变成了刘彻,一个气血方刚的君主。

冠冕戴好之后,他就急不可耐的站起身来,双手张开,好像把整个天下都抱在胸前。

一旁的太监认真的为自己穿好了上朝的冕服。

他按照汉服右衽的要求,仔细的把衣襟掖好。

披发左衽那是蛮夷,大汉的天子是华夏正朔,决不能在这一点上出现任何错误。

衣冠穿戴完毕的那一刻,彭怿辰表演的汉武帝刘彻好像完成了某种升华,脸上的自信已经上升到了顶点。

虎步龙行,跨着大步走出了自己的寝宫。

彭怿辰表演结束后,全场鸦雀无声。

许久之后,编剧赵崇文竟然第一个站起身鼓掌,紧接着导演陈国忠、制片人韩德江都站起来鼓掌,全场这才如梦方醒,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的表演拥有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彭怿辰也许并不是天赋异禀的演员,但是他最大的长处就是善于观察和总结人物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在刚刚那段2分钟左右的表演中,彭怿辰完美展示了汉代跪坐的姿势、帝王朝会前的礼服穿戴方式以及华夏文化“束发右衽”的服饰要求。

随着汉武帝着装的过程,他的表情慢慢变得昂扬而又高傲,把汉武帝对即将获得最终权利的憧憬展现的淋漓尽致。

只有丰富的戏剧才能塑造真实的人物,所谓的表演层次感就是尽量多角度表现出一个角色的方方面面。

只有细节足够丰富和真实,表演才能获得观众才的认同,进而才能产生代入感和情绪共鸣。

彭怿辰刚刚的表演正是做到了极致的细节,所以即便没有剧情世界的加成,他的表现依然让现场所有围观者感到惊叹。

正文 第二十一回 峰回路转

“这位表演者对汉代礼仪、服饰的了解十分深入,他的表演让我几乎以为他一个汉朝人。”

等掌声稍微平复下来,赵崇志、陈国忠、韩德江三个人都齐齐落座,第一个说话的依然是赵崇志,作为剧本的编剧今天他几乎一言不发,但这并不等于他说的话没有分量。

韩德江平复了内心的波动,冷静下来才想起彭怿辰试镜的角色也是青年汉武帝,那么刚才这样的出色表演对王永清来说就是致命的威胁了。

但赵崇志刚才的话让他不能不重视,立即开口贬低彭怿辰的演技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好,非常好,你让我看到华夏年轻一代演员的希望,这种真实自然的表演和细微到每一处细节的表现了,让我叹为观止,叹为观止”陈国忠也很头疼,毕竟这和他提前计划好的完全不同。

从试镜的效果来看,王永清的演技和彭怿辰的演技完全不能相比,那么还要坚持王永清出演青年汉武帝吗

但无论怎样,对于彭怿辰精彩的演出,他必须给予应有的赞誉。

“谢谢,谢谢,赵老师和陈导演过奖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彭怿辰深深鞠了一躬,以前他曾经那么努力,却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肯定,所以对那些赞赏自己的人,他都会发自心底的感谢。

就在全场都认为彭怿辰出演青年汉武帝已经十拿九稳的,韩德江却慢条斯理的开口道:“试镜演员彭怿辰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可以说就算比不上赵建国老师的水平,那也是国内年轻演员里数一数二的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的腹案已经打好了。

“但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彭怿辰的相貌和赵建国老师的相貌差别太大。如果由彭怿辰这种过于俊朗年轻人出演青年汉武帝,那么赵建国老师出场时就算表演的再精彩,观众也肯定会出戏,而且可能对更换演这种行为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导致最终弃剧。”

韩德江的话虽然非常牵强,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道理。

一部中视开年播出的大型历史剧,如果没有几个知名演员撑场是不能想象的。

而汉武大帝的核心演员就是赵建国,如果彭怿辰出演青年汉武帝会对赵建国出演的中老年汉武帝产生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发生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投资人和剧组就必须考虑为了一个不知名的新人,冒这种风险是不是值得。

陈国忠和赵崇志都是知道背后内幕的人,赵崇志和王晋安本来就是老朋友。

剧本刚编出来的时候,王晋安拿到手看过,那时候他就和赵崇志表示过,这个青年汉武帝一定要留给他孙子王永清出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