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史上最强崇祯 > 分节阅读 168

分节阅读 1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崇祯皇帝默默放下手中空无一字的折子,问道:“你们两个观郑冠此人如何”

“回陛下,臣就事论事,此子心性远非常人可比,马枪使的出神入化,就是与徐彦琦的大刀也是难分高下。”

董琦说着,崇祯皇帝也是不断点头,他却是话锋突变,摇头道:“陛下方才仅以试探,此子不假思量便坠入其中,可见办事总有侥幸之心,怕难成将才。”

他说完,王先通表示赞同,又是提出一点疑问:

“臣倒是觉得,这郑冠如今年放三十余岁,若真按他所说,是浑河之战的逃兵,难不成当年戚金都督带过去的,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不成”

崇祯皇帝也没考虑到这一层,当即点点头,说道:“吩咐下去,让王承恩仔细查查这个郑冠真实的年纪和履历,还有,当年浑河之战戚家军出兵的名单,也要给朕拿过来看看。”

“遵旨。”

城内防军西大营,城防军副将牛大壮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干瘦目光却十分锐利的小子,忽然笑着指向一边,问道:

“来坐你今年是多大了”

郑冠来大帐的时候路过防军大营,早先听闻皇帝锐意重武,将京城原有京营和卫戍兵马整编为城防军和禁军的事,一直都是不以为然,这天见到,才是肃然起敬。

时下的防军大营,处处都透着井然有序,兵士们穿着新式盔甲,手中提着崭新打制的刀枪,加上由于足饷足粮发放,人人都是精气神十足,给郑冠一种与地方兵马截然不同的感觉。

此刻,正是心乱如麻的郑冠听到这位副将问出这句话,当时有些发懵,但还是讪笑着起身抱拳道:

“回副将的话,小人是辽东金州人氏,曾在戚帅帐下任小队长,今年二十有八,毫不遮掩的说,是在浑河一战的逃兵。”

听到这话,牛大壮又是吃了一惊,再次打量一番,示意他不必拘礼,憨笑着说道:

“怪不得,名军之后,我就说嘛,和俺这土地头被提拔上来的土豹子就是不同”说着,牛大壮起身从后面的架子上取来一副盔甲大印拿到他眼前,郑重其事的说道:

“俺不管你是不是戚家军后人,也不管你是不是逃兵,既然皇上说了让你干这个差事,那俺也就没什么好说都是替天子卖命,天子说你做得,俺暂且就认为你做得”

“不过你要记住,若是辜负了天子信任,莫说俺饶不了你,只怕天下万千官军弟兄,都要把你生吞活剥”

看牛大壮憨实的脸面上浮现出这么一种肃然的神态,郑冠立时正色起身接过来,右手抚了抚盔甲和大印,微眯着眼睛问道:

“敢问牛副将,这是个什么差事”

牛大壮指了指盔甲中的文书信件,呵呵笑了一声,坐下来摊手道:“俺不知道,都在这里了,取了就快去上任吧,路上看。不过俺可得先给你提个醒,这差事可不好做”

闻言,郑冠点点头,看了一眼紫禁城冬暖阁的方向,心中更是肃然起敬,转头抱拳笑着道:

“既然如此,在下便告辞了,牛副将,若我郑冠还有归时,必定请你痛饮”

“若到时俺的命还在,定一醉方休,上路吧兄弟”牛大壮觉得与郑冠脾气对路,当下也是起身抱拳为他送行。

郑冠点点头,换上盔甲,手持大印,头也不回的走了,在他公文封头轻飘飘写着几个小字“钦命,山西平阳府西路参将”。

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汉归家,钦赐殊荣上

此次科举,文举状元为江左夏完淳,其人声名早在进士及第之前就已经人尽皆知,其父更是江南名士,崇祯四年进士,已经在朝文官。

所以就很多人来说,夏完淳高中状元也算不得什么稀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可除却文状元以外,本次科举却又出了一个武状元。

有明一朝,武状元不是没有,但真正受到重视和出名的却没有几个,如今情况与历朝不同,崇祯皇帝改革武举之后的第一个武状元定然是备受关注。

此次武科状元,便是京城人士,徐彦琦。

说起来,这徐彦琦是第二次参加武举,头一次其人也是力压群雄,但名额被勋戚占据,当时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听闻此事,当即吩咐复试。

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卵用,由于无权无势,加之并无厂卫监察,权贵勋戚们无法无天,徐彦琦被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的刷了下来。

自回来以后,徐彦琦不是没打听过武举之事,但武人在本朝终究不受待见,更是终日郁郁不得志。

在原本没有穿越的历史上,徐彦琦在清军入关之后由于八旗兵强占其妻而大打出手,当时的徐彦琦只是草民一个,手头只有一把菜刀,可就是这样,他还“激斩旗兵三人,重伤牛录一人,战至身死”,足见勇悍之力。

徐彦琦虽然在朝野之中并无名头,但是在市井之内,以及本批前来参加武举的各地武生,皆知其勇悍之名,都觉得实至名归。

徐彦琦不过一介庶民,凭一身勇武就能在武举夺魁,并且此次武举贡士之内,并无任何一个有家世背景的权贵,全都是各地慕名而来的小民,这更是让其余那些习武之人看见了报国之途。

“丙戍一甲第一名,武科状元,京城人士,徐彦琦”

司礼监特意选了几个嗓门高的小太监在承天门的城楼之上终日喊叫,第一次,一介小民的名字在紫禁城内回荡,这也就是俗称的“唱名”。

文举有的,武举这次同样都会有。

参加了兵部举行的庆功宴之后,为表重视,崇祯皇帝带着董琦、王先通等人亲自接见了丙戍年武科状元徐彦琦。

上次殿试时是正儿八经的考核,这次身份变了,徐彦琦的感受自然不同,心中激荡不已,直感觉整个人都要飘起来,说来也能叫人理解,这可是他活了快三十年,最风光的时候。

崇祯皇帝明白时人多吃这一套,所以对徐彦琦表达了殷切期盼之情,亲自走下御阶,将仗局为他量身特制的武状元盔甲和大刀交予其手。

待回到家住小巷附近之后,此时的徐彦琦已经身披华丽盔甲,手持着闪光闪闪的大刀,活脱脱蜕变成了一个武状元,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是天差地别。

涌到横大街上观看武状元游街的人挤满了道路,甚至比观看夏完淳的人还要更多,大街的两边以及和大街交界的小巷里全是人。

相比之下,去观看文举游街的人倒是不算很多了。

百姓们挤来挤去,只想多看一眼这在武举上力压群雄的勇士长什么样儿,听说这徐彦琦可使百斤大刀,一个人拿下了武举的步射、大刀、拳脚三科官军,不知道有多么彪悍

自然,除却那些闲来无事看热闹的人,人群中也有不少内心嫉妒的权贵,想要看看这次选出来的土豹子到底成什么德行。

动他们是不敢动的,眼下崇祯皇帝重视武人,在殿上亲自为徐彦琦发放盔甲大刀,还说了几句话,谁要是动了他,背景再大那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不少官绅和商户在道路旁两侧的酒楼之中默默注视着受众人簇拥的徐彦琦,心中也在静静思量,看起来,这次当今圣上重视武夫的情况还得继续,是不是派人去徐家送送礼

看到在崭新盔甲装饰下整个人英武不凡的徐彦琦,不少勋戚和权贵再怎么嫉妒,那也只得暗恨自己打不过人家了,比后台他们已经输了。

只要这徐彦琦不犯下什么大的过错,崇祯皇帝便是他的靠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