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史上最强崇祯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甚至有几个招惹不起的庞然大物,许强倒吸口气,说道:

“咱们从东厂手里接过来的,是个谁都不愿意做的差事”

“不会吧”一旁百户闻讯赶紧拿过纸一张张的看,喃喃道:“衡王、潞王、福王,这这这,这怎么可能他们可都是皇亲国戚”

他才刚说了几句话,许强便赶紧上前堵住他的嘴巴,叹气恨道:“这些王爷算个甚么皇亲国戚他们干的那些事儿,那可都是把大明朝绝路上逼啊。”

“咱们怎么办,这事儿报还是不报”百户问道。

由于涉及人物身份太大,大到超过这些番子的想象,许强和这百户一时都做不好主,两人计议一阵,决定问问其他人再说。

说不定是这蒋征临死乱咬,想让当今皇帝和皇室自相残杀的伎俩。

然而他们两人错了,分开询问之后,按那些商户说的,虽然涉及官员大部分都有不同,但有一个群体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大明朝赫赫的皇室贵胄

这些皇亲国戚之中,仅是与商户同流合污以赚取巨额利润的王爷就有不少,这还没包括其余众多的驸马、国舅、国丈等一些人。

许强拿着手中名单,浑身都在发抖,自己这是趟了什么浑水,自己究竟是偶然之间问出了什么样的惊天大案

这种事,仅一个西厂衙门是不敢做主的,当天夜里许强便亲自前往东厂南京分署去找李有成,将消息告知后,李有成也是不敢相信。

按他的想法,这些可是大明朝的皇亲,不去帮着本朝,为了那丁点利益跑去和关外做交易,那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吗,鞑清入关还能给他们好处不成

两人都怀疑这是那些商户联合使出来的障眼法,商量一阵,又将这些商人转移到东厂大牢用东厂的特殊方式单独各自审讯了一次。

然而让李有成和许强难受的是,西厂和东厂这两次动刑审讯得到的结果几乎相同,那五位王爷的鼎鼎大名,依旧在李有成拿到的名单之上。

相比这些皇亲国戚,其余官员密密麻麻的名字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李有成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无奈和不知所措。

从前暗自斗争的两个人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一下子又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交与不交,这是非常难的一个决定。

第三百一十五章:锁拿入京

崇祯十九年二月初三,紫禁城皇极殿,朝议正在进行。

这天的朝议刚刚接近尾声,崇祯皇帝和群臣商量好南京的善后之事,也是松了口气,心道这帮不省心的臣子总算没给朕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司礼太监王德化和崇祯想的一样,没其它事,这金陵之事也就算是定下了,这样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当下清清嗓子,正打算高喊退朝。

一众臣子们各自摸摸脖子上的脑袋还在,身上也没添甚么新伤,顿时都是抚掌相庆,今日没有死人,自己可以回去跟老婆孩子团聚了。

王德化还没来得及喊出来,却见一个司礼太监慌忙跑进大殿,当即便一皱眉。

由于过于慌张,这小太监在进来的时候一个不注意摔倒,这“扑通”一下不可谓不重,可那小太监哎呦一声,却没事人一样赶紧抬着手里的折子继续跑来,喊道:

“陛下,陛下,金陵急呈”

看他这个样子,崇祯皇帝心下一沉,面色不动,示意王德化拿给自己看。

身为司礼监秉笔,王德化自然认得这小太监,当下心中有些纳闷,这小子平日还算机警、老实,怎么今日如此失态

他来到这小太监跟前,接急呈的时候顺便低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这么没大没小。”

要是往常,这小太监对王德化巴结都来不及,这个时候却哆哆嗦嗦趴在地上一个字儿都不敢多说,王德化心中有谱,没有怪罪他的意思,低头看了看手中急呈,更是觉得此事非比寻常。

接到手之后,看到面色突变的王德化,崇祯皇帝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缓缓打开急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串密密麻麻的人名。

这份急呈,正是东厂、西厂联合彻查的结果,李有成、许强,甚至周经武、马士英和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都在上面署了名,可见分量之重。

崇祯皇帝越看越是觉得震惊,在这些人名之中,根深势大的皇亲国戚不在少数,其余那些官员则几乎包含了两京二十四衙门、各州府道。

朝廷上下,从北到南,几乎各处都有官员给商户便利,向关外输送物资还是其中之一,官绅相互勾结,杀良充功、拒不缴税、抢夺民财之事也不少见。

群臣在下面大眼瞪小眼,各自都不明白发生了何事,议论之时,已经有眼尖的人见到崇祯皇帝拿着急呈的手在微微抖动,显然是震怒到了极点。

“放肆太放肆了,他们眼里还有没有这个大明”蓦地,崇祯皇帝将手中急呈猛掷于阶下,起身怒声道:“身为皇亲国戚,如此不遵礼法,置祖制规训于何处李若链”

左侧安稳站立的闻讯李若链一个激灵,赶紧出列抱拳喊道:“臣在”

“散朝之后,朕手书驾贴,着锦衣卫出京赶赴各处,就算动武,也要把福王、衡王、瑞王、清源王、平遥王给朕一一请到京师”

“李若链,你亲自跑一趟金陵,福王是一定要给朕带过来的,若是不从,就算锁,也要把人给朕锁到京师””怒骂之后,崇祯皇帝平复心情,深吸几口气说道:

“若诸王府不从,便按军乱上报,兵部即刻下发通文,准地方兵马出动平乱,配合锦衣卫行事”

李若链呆住,实则有些没反应过来,半晌后才是赶紧道是连忙走出殿外。

实际上,不光李若链一脸懵,满朝文武尽皆如此,那份急呈上究竟写了什么,东厂、西厂的那些番子又调查出来什么大事了,居然和皇亲国戚沾边

上几次和皇亲国戚沾边儿的,除了某位皇亲远方侄子,最亲近的就属那个驸马巩永固了,这次要动的皇亲和上次远不能比拟,那一个个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贵胄。

现任的福王是朱由菘,福王这支宗亲,严格说起来,甚至比崇祯皇帝自己血缘关系更浓。

崇祯十六年朱由菘袭封,他爹朱常洵是神宗万历皇帝第三子,崇祯十四年死于李自成之手,著名“福禄宴”的主人公。

老福王朱常洵是神宗宠妃郑贵妃之子,万历朝持续了十多年的国本之争,皆因神宗皇帝想要“废长立幼”,立这他爹朱常洵为太子所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