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史上最强崇祯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登上殿的侍卫,凝玉一般的手掌缓缓打开木盒,紧接着便是捂住嘴娇呼一声,盒子落在地上,内中早已干涸的头颅也是随之滚落在地。

头一次见到这等惨像的福临立即抱住布木布泰,全无所谓的帝王风范,见此,施邦耀也是哈哈大笑,说什么福临的言行举止,甚至都不如崇祯皇帝刚刚出世不久的第八位皇子。

“拉下去,拉下去”布木布泰简直气的嗓子都要冒出火来,想也没想便是挥手让侍卫来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施邦耀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一点反抗都没,只是昂着脖子等死。

就在他马上就要被侍卫带下殿的时候,布木布泰却又是摆手制止下来,她想了想,竟是从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咬着牙说道:

“如此,还请使臣回去告诉那朱由检一声,就说我们大清皇帝不是和他一样残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下间的有识之士同样会对我大清趋之若鹜。宁先生的遗孀和家人我们都会好生保护,无论是满是汉,天下间有才能之人都可以投奔我大清。毕竟,大清取代明国,是天命。”

闻言,一味求死的施邦耀有些吃惊的看着布木布泰,心中掀起了千层浪,不多时,他冷哼一声,挣脱侍卫的手,面无表情道:

“既然如此,某便告辞了”

殿上每一个八旗的王公贵族都想把这耀武扬威的施邦耀撕成碎片,然而布木布泰不许,就连济尔哈朗和代善等人也不许,他们也是毫无办法,只得作罢。

且不提没死成的施邦耀一路上心中的震惊,马爷这头也已经硬着头皮和五城兵马司的差头接上了头,打算来个蚍蜉撼树。

远在百里之遥的塞外朵颜地界,一支兵马却也是姗姗来迟。

大约一月之前,顺治小皇帝福临授多尔衮大将军之职,亲赐敕印,多尔衮这次吃了上次的教训,并未夸下海口说一定能直接入关,兵马也没有带了很多。

说起来,多尔衮本人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折服,他认为,要想彻底灭亡汉人,根症便是要彻底灭绝他们的文化。

这次出关时清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人数也就是十五万上下。

从崇祯十七年年底开始,辽左一带大小叛乱便是层出不穷,多尔衮就是因为在甲申年抽干了辽东的清军,这才差点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所以这次出去,满八旗的主力他就只带着本部两白旗两万余骑,其余数万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蒙军旗和汉军旗,除此之外,负责运输辎重的包衣们也是成群结队,人数不下三万,就这样,堪堪凑成了十几万所谓的铁骑大军。

其实说实在的,多尔衮这次出来一是深深厌烦盛京城内新旧两派的恩怨瓜葛,想出来透透气,二来也是听说了朵颜一带都统临死前的汇报,想借用收复朵颜三卫的战功来震慑那些王公大臣。

刚刚进入朵颜地界,后头一名来自盛京的骑兵便是赶到,面色严肃的说道:“摄政王,圣母皇太后命你即刻收兵返回盛京,有要事相商”

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

“大军这才出了盛京没多久,圣母皇太后这个时候让摄政王回京,怕是城中出了大事。”穿着正蓝旗全身铠的豪格说道。

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想不明白,出京前说得好好的,这次至少要收复了朵颜三卫地界以后再班师,布木布泰这个时候叫自己回去,岂不是让自己失信于人吗。

若班师回去,自己一来威严丧尽,二来也是毫无建树,将卷入朝中王公大臣新旧两派之间的争端之中,又是空耗时间,不能有所寸进。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虽然手握清军大半兵马,并且在王公大臣之中也是说一不二,甚至在前不久又加了皇父摄政王的衔头,但毕竟他还是不是皇帝。

崇祯是皇帝,便是正统,只要手中有足够的人马效力,也就能毫无顾忌的开始施行改革,但是多尔衮不行,他顾忌的好友很多。

首先,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拥立豪格的保旧派,而且济尔哈朗和代善等人的蓝红四旗势力也不小,若多尔衮一意孤行,强行继位称帝,很有可能会遭受他们的群起而攻之。

除此之外,布木布泰自位居圣母皇太后以来,逐渐没有了往日的乖巧与听话,时不时要和多尔衮摆摆架子,与他也是貌合神离。

顺治小皇帝对多尔衮颇有微词,这对母子去年还老实得很,但从今年开始,有些事常常不过问多尔衮的意见便擅作主张,这也让他心有不爽。

眼前看到的都是隐患,现在的多尔衮由于各种掣肘,无法在关外开展自己理想中的制度,每有忠诚的汉人阿哈将关内崇祯已经开始大刀阔斧改革的情况告知,多尔衮心中便更是忧心如焚。

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让多尔衮对自己当初放弃皇位是否正确产生动摇。

听了豪格的话,多尔衮想想还是觉得朵颜三卫地界虽然贫瘠,但对于绕道入关却是不小的助益,并且占据了此地,关内的一些商户也便是能从这里运输物资。

“朵颜三卫至关重要,放弃不得,但是圣母皇太后与皇上有旨,做臣子的又不得不遵从。多铎,本王即刻便返程回盛京,给你留下五千正白旗骁骑,并且此地的所有蒙军旗、汉军旗皆听你调派,给本王夺回朵颜三卫”

多铎有些意外,但却没什么犹豫,直接策马而出,喊道:“摄政王放心有多铎在,朵颜地界就还是大清的”

“嗯,本王这便回去了。”多尔衮看了一眼豪格,直接勒马掉头。

豪格听到多尔衮口中不容置疑的口气,看着多尔衮的背影,当下也是冷哼一声,对前来询问的两黄旗贝勒说道:

“多尔衮这是怕本王留在这儿抢了他的功劳,不过有些事儿可不只是他自己定下的,图尔格,你且带着五百骑兵留下,替本王看着点多铎,功劳不能让多尔衮一个人占了”

图尔格也是应声出列,点齐五百名正黄旗马兵悄悄出了大队,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在多尔衮安排在后方的探马眼中。

大明朝的后宫,并没有关外鞑清那般勾心斗角,为数不多的妃嫔之中,能有幸得到崇祯皇帝宠幸的也就那么几个。

其余妃嫔们每日进进出出,虽然心中渴望皇帝临幸,但却并不会有后世辫子戏那种乱事,当然,这一切也都归功于有周皇后坐镇后宫。

另一方面来说,在眼下这种时候,许多人都知道再勾心斗角的往上爬,也没甚么用处了,大明朝究竟能不能续命这还是两说。

柔妃,也就是托娅,直到现在她还觉得做了大明朝的皇妃,实在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再听闻自己父亲和族人因此得到的荫福,更加非常珍惜,在崇祯面前表现的既乖巧又听话。

再托娅眼中,大明的京师实在是人间神殿一般,城外繁华无比,街市熙熙攘攘,充斥着各色人等,皇宫之中又是处处透露着皇家威严,根本就是不可能建起来的城市。

待久之后,托娅很快就发现不足之处,那就是后宫之中规矩太多,她被周皇后和袁妃等训诫了多次才逐渐学会一些,并且贵为皇妃的她,居然连宫门都是踏出不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