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史上最强崇祯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入城步战,总督有令,天黑之前,拿下太原”

听到命令,高杰等人和他们拼凑出来的马队都是认命的下马,挥舞着刀枪跟着大部队冲杀进入太原城中,与蔺养成率领的大顺军进行巷战。

正在太原城内厮杀城此起彼伏之时,一架元戎车却在西北大营直属的数万官军护卫之下,缓缓来到城外不远处的土坡之上。

陈奇瑜正端坐在元戎车上,虽然捷报频频,可眉关依然紧缩。

西北大营毕竟是初建,陈奇瑜让西北大营在城外跟进的用意,一是练兵识阵,二则是想看看这些新兵蛋子在真正大战面前的表现如何。

“传本督的令,入城之后,不得劫扰民众,违者,定斩不饶”

“尊令”早等待在一旁的标兵立即大汉一声,上马朝城内飞奔而去。

城中,蔺养成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巷战斗争。

可眼前的官兵仿佛杀之不尽,去年的东征蔺养成还记得,大顺军挥师百万,所至之初都是一副溃败投降的场景,就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可这才仅仅过了一年,官军不仅战斗力大增,居然还敢在西安东征之后先行动手,直接大举围攻重镇太原,蔺养成实在想不通。

官军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变化如此巨大。

“将军,北门的牛有勇跑了,东门的葛三炮率部降了官军”一名大顺军将领大大咧咧跑来,脸上还带着血。

听到他说的,蔺养成心下也是有些动摇,正待回话之时,却从后方猛地射来一道箭簇。

这箭簇如同旋风一般,从人群之中穿插而过,精准地穿透了那将领的脖颈之处,蔺养成满脸都被喷满了鲜血,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也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杀顺贼”

“降了,军爷,我们降了”

“降了降了,不要再打了,爷爷们饶了小的一命吧”

城头的大顺字号旗已经被兴奋的官兵换成了新式的大明玄鸟旗,大顺军的兵士们肝胆俱类,除却一部分还跟在蔺养成身侧的老营以外,其余诸营几乎都是望风披靡,或逃或降,满城皆此。

不多时,已经毫无战心的蔺养成将手中钢刀扔在地上,颓然道:

“别打了,降了吧”

远处骑在马上的乌尔迈收起弓,看见没有射死那个贼首,摇摇头也没多说什么,正要下马上前步战,却忽然听闻周围明军一阵欢呼。

满脑门子问号的乌尔迈一时不敢乱动,转头向身侧人一问,这才知道那贼首已经率部降了朝廷。

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

蔺养成,陕西延安人,号争世王,革左五营首领之一,此人战败归降,在如今的形势上无疑是里程碑式的。

对他来说,朝廷大军南下的速度实在太快,大顺军此时还沉浸在开朝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料到去年还堪堪只有自保之力的大明朝廷,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挥军南下。

蔺养成和牛万才都是久经善战之辈,革左五营时期,也算是在各路农民军之中响当当的人物,可经此一战,牛万才授首,蔺养成迫不得已而降,实在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之事。

战后统计,此战官军伤亡微乎其微,只有打头阵的朵颜部伤亡较重,前前后后约有一百余骑。

紧接着的便是牟文绶所部山东兵,由于他们是第一支登上城头的和进行巷战的官军,遭受了大顺军激烈的抵抗,损失约有一千三百余人。

高杰所部伤亡五百余人,邱磊所部两百余人,白广恩所部最后入城,只有一百人不到,其余军将各自只有零星伤亡,大部分都是因作战时军伍逃亡或不慎跌伤、误伤所致。

此战总计成果统计在两日后才完全统计出来,由赶来太原赴任的知府向上呈文,官军各部伤亡两千五百人左右,守城的七八万大顺军死伤惨重,光战死的就有一万五千多人。

除此之外,投降的又要有两三万人,其余那些则是不知所踪,至于到底是藏匿在民居之中,还是趁乱潜逃出城,这些还未可知。

入城之后,陈奇瑜发布严令,禁止军将欺扰民众,使形势稍稍安定。

战后,为安抚朵颜部众和将各部军将,陈奇瑜连夜将伤亡将士的抚恤和奏请入奉忠烈祠之事分两份奏折递送京师,请崇祯皇帝御批。

无论陈奇瑜如何严加约束,这些各地嚣张惯了的兵痞子们入城之后也还是很快就发生了不小的动乱。

先是官军为争相物资大打出手,紧接着又是白广恩部下闯入民居奸女,致一死数伤之事,影响极其恶劣,太原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风声鹤唳。

但是几日之后,大同总兵白广恩首先表示遵从军令,亲自将犯事的百总拎到校场砍头,并且将跟随犯事的部下全部处以军法。

高杰继之颁布军规,严令宣镇各部兵马不得违反军纪。

其实说起来,白广恩这个人陈奇瑜也觉得很有意思,作战时该奋勇的地方不会含糊,平日又总是一副吊儿郎当、贪生怕死的模样。

可真到了该表现的时候,白广恩又总是比高杰快一步。

各部之中,唯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的是牟文绶与邱磊的部下,陈奇瑜为正法纪,吩咐诸军以山东兵为式,并向朝廷请封牟文绶所部山东兵成军,便是后世著名的山东军。

没过几日,城中传来消息,那些为争抢物资的军将之中两边带头的千总都已经被正法,其余几个百总和数十名军士亦是得到相应惩处,这才使得城内逐渐安定下来。

安定之后的第二天,新到任的太原知府接到陈奇瑜授意,在城内各处张榜缉拿大顺逃犯,百姓每找到一个有凭证的大顺逃犯送到知府衙门的,便可获得一两二钱银子补贴,即便没有凭证的逃犯,也会有一钱银子的奖赏。

当然,一钱银子不是个小数目,百姓们也都是乐于把银子拿到手。

这样做法虽然很快就能让城内藏匿的大顺军余孽肃清,但却也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会抓到不少与此无关的人,很多人为了赚取银子,往往都是不断往知府衙门送人。

对于这种事,陈奇瑜早有预料,但凡被查出来的,一概都是处以抄没家产,本人流放的处罚。

入城之后,陈奇瑜借着余威,将城内有名有姓的大地主和富户全部叫到一起开了个军议,在不断的恐吓之中,这些人不得已交出了大量的地契和田产。

拿到地契和田产的陈奇瑜,立即利用太原府衙在本地清丈田亩,并且发布告示,说是但凡回到城内定居的百姓,单人独户但却可以提供曾有亲人存活于世凭证的,都可以获得官府补贴。

若有亲人,但不超过三人的,可以获得五十亩田地和相应的农具补充,若户中超过三人的,则需要另入户籍,按人头分给一百亩以上的田地,甚至一些人数过多的,官府还会发放耕牛,以此保证他们可以过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