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神级明星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动作所吸引。

只见韩菡摘下了面具,露出那张清纯动人的脸庞。

这一刻,她的神色间充满虔诚,她双手合十,慢慢走上石阶,每隔三道石阶,就俯下身子,进行一跪三拜。

李青登时便沉默了。

三步一拜,一般都是有虔诚或坚定的信仰才如此,这样做,能开智慧,亦能消除业障,业障即人的罪孽。

也就是说,如果韩菡最终祈福的人是李青,那李青的一切罪孽,都将会在这三步一拜当中烟消云散。

尽管这只是传说,但李青心里的震撼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周边许多正在台阶上行走的人,也看到了韩菡的举动,人们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这个相貌清纯可人的女孩。

“这就是三步一拜,这个小娃娃太虔诚了,不仅三步一拜,而且还是一跪三叩首,这可是大礼,佛祖一定会保佑她的”

在石阶上,一个头发花白,年约六十岁出头的老妪看到这一幕,像是想到了年轻时的往事,神情唏嘘不已。

在她旁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生闻言,顿时便惊讶了起来,没过一会儿,她兴奋的说道:“那我也要拜,听说只有在佛像前表现的最虔诚最真实的人,才会得到佛祖的眷顾,实现她的愿望,我这样虔诚,佛祖一定会保佑我的”

随着小女生的加入,仿佛吹响了一声号角,周边的人也簇拥着上前,尽皆进行三步一拜大礼。

宝莲寺内。

遥望山下台阶进行三步一拜的众多信男信女,宝莲寺主持南嘉和尚在平静的观望了一会儿后,忽然对旁边的僧人说道:“今日我来为这些施主解签。”

周边的一群僧人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

南嘉和尚不是宝莲寺最年长的人,但却是宝莲寺佛功最深,地位也最尊贵的人,他对灵签的理解和预测,也是寺里所有和尚当中最准确的。

往常对这一事情并不热衷的南嘉和尚,今天竟然破例坐上解签台,显然是被今天来求签拜佛许愿的施主们那一步三拜的举动给打动了。

当下,坐在寺庙当中的一名白眉和尚从解签台上站起身来,双手合十道:“主持辛苦。”

其他僧人也连忙双手合十。

正文 第721章 上上签

石阶上,李青原本想上前拦下韩菡,但看到周边许多人也尽皆效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原本是一名无神论者,但当穿越这种离奇古怪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的信仰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摇,所以在听说香港比较流行这方面的风俗后,他就抽空去黄大仙祠为韩菡求上一张平安符。

只是他心底对这些终究还是有些抵抗的。

在不相信大于相信的情况下,李青对这些神啊佛啊之类的肯定不大在意。

因此当他看到韩菡这三步一拜的举动时,虽然心底感动,但他内心其实更担心韩菡的身体。

只是他的身份反而让他的行为有些顾忌。

青莲剑仙的人气在香港无与伦比,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具有极大人气,如果没有脸上的面具做遮挡,李青肯定会被接二连三的粉丝强势围观。

而在人潮汹涌的台阶上,一旦发生踩踏事件,那就太危险了。

所以他只能随大流,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不时的回头看向韩菡,目光充满担忧。

很快,二百多级的台阶便走完。

站在韩菡面前的,是一名年轻的小和尚。

在看到韩菡的一刹那,小和尚眼里有着一抹惊艳,他心中连忙念叨非礼勿视,然后邀请韩菡进入宝莲寺。

在宝莲寺内,有许多蒲团和一座香火坛,很多许愿的人正跪坐在蒲团上拿着转经筒要签,也有一些求子嗣的人正手捧香火插在香火坛内。

古代香火有很多种引申义,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子孙、后裔、继承人,所以说断了香火,就是断了子嗣和后代,古代新婚男女若想求男求女,来到佛面前进行一番香火祭祀就是最传统的做法。

看着一幕,韩菡似乎非常喜悦,连忙拉着李青的手,准备跪在蒲团前许愿。

然而这时候,旁边的一位白眉和尚却是拦住了李青,微笑道:“施主,佛前不得无礼。”

李青和韩菡都有些不解,白眉和尚双手合十,然后指了指李青脸上的面具。

韩菡顿时有些为难,但李青却仿佛没有什么顾忌一样,从容的摘下了自己脸上遮阳的面具。

接待进香人的那名小和尚,还没从韩菡那张清纯动人的脸蛋当中回过神来,此时抬头,一看到李青那俊逸非凡的模样,浑身便是一震再震,心中扑通扑通直跳,瞬间开始怀疑人生

白眉和尚惊异的看了李青几眼,然后便坐了一个“请”的手势。

此时庙宇里很多人都在诚心许愿,没有注意到李青的模样,所以想象当中的骚乱并没有发生,倒是让李青轻松了口气。

他当即便和韩菡对视一眼,两人便排着队,跪在蒲团前,与其他人一起拿起蒲团前的转经筒,轻轻摇晃

“主持,你可认得此人”

另一边,白眉和尚来到正在解签台旁坐着的主持南嘉和尚面前,指了指正在求签的李青,轻声问道。

南嘉和尚含笑点头,一字一顿道:“青莲剑仙。”

“是的,他原名李青,是可以与查良镛先生比拟的当代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久前您提到的那首见或不见就是此人所写。”白眉和尚道。

李青在香港具有极高人气,特别是在寻秦记电视剧播放会,收视率一路青云直上,影响力遍布海内外,不仅虏获了大批的书迷,就连那些目不识丁的老人幼童都成为了寻秦记的忠实粉丝。

因此李青的过往履历便也被香港媒体扒了出来,相信自己成为了许多中学生在面临考试时的必读口号,而见或不见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许多诗人大加赞赏之后,名气也是越来越大,渐渐就成为了家喻户晓、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