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2 / 2)
虽然对李青在香港引起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但看中影集团的董事面对李青的态度,以及他们口中谈及的内容,人们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就脑补出了全部的画面。
瀚海文化工作室目前掌握一部火爆小说的影视版权。
而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恰恰被香港影视制作巨头中影集团的人发现。
中影集团的人见猎心喜,于是千里迢迢从香港远渡而来,就是为了亲手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
而这所谓的青莲大师,看中影集团对待李青的态度,想必就是李青本人了。
如果这些想法成立的话,那么,很多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李青与中影集团确实关系匪浅
李青或者他们工作室手中握有一部热门小说的影视版权,而这个影视版权,让中影集团都无法割舍,无法不动心。
不过李青客气中带着一丝冷漠的声音,却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改编吗我不会改编,这可不是我的专业,你另外找人安排吧。”李青说道。
很显然,王雍等人也被“李青”的坦然所深深折服,也并没有生气,允诺会找香港最好的剧作家改编后,就告辞离开。
生意做完了。
而这笔数目庞大的千万资金,也将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转到工作室账户上。
瀚海文化工作室,凭借着笔资金,也将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发展。
很多之前无法预想的计划,也能迅速的提升行程了
接下来,开业典礼继续举行。
不过经过了中影集团的突然现身和离开后,在场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特别是赵文迪、谢思捷等人,在对李青此刻的表现深感震惊的同时,也是忍不住把消息传到了远征传媒总部。
不过一时半会,总部也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指示,这让赵文迪等人在等待中,莫名的有些烦躁。
看着被人群簇拥,接连被恭贺的李青,赵文迪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忽然间很不是滋味
感谢风从耳边过的万赏,感谢简单就是幸福的5888打赏
正文 第211章 自取其辱
时至中午,整个工作室大厅内,香槟、水果以及一些自助食
人们在大厅中相顾交谈、游离。
而在这期间,不少听到李青工作室开业消息的个人和媒体也相继到来,送上了一株株花篮。
比如风光时尚杂志,以及京城与李青走得比较近的新娱乐周报等媒体行业。
一时间,大厅内人员纷杂,到处都是谈笑的声音。
华纳唱片大陆区总经理李雷,早在看到中影集团出现的时候,脸上就出现了一阵阵惊诧之色,陷入了沉思当中。
在中影集团的来人离开后,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走进会场,李雷当即也醒过神来,向李青告辞离开。
来者是客,李青稍作象征性的挽留,目送李雷等人离开后,便兀自回到了大厅当中。
此时,翁志玲端着一支香槟,摇曳着动人的身姿,漫步走到李青面前。
在众目睽睽之下,翁志玲把胳膊随意的搭在李青肩上,双颊绯红,似乎有些微醺,眼睛亮闪闪的看着李青,嘻嘻笑道:“寻秦记是你写的吧,刚刚中影那些人说的话我可都是听到了,寻秦记电视剧即将开拍,都快要选角了呢,喂,你觉得我演乌廷芳怎样啦”
翁志玲可以说是现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她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不论男女。
因此,当翁志玲举止亲密的与李青勾肩搭背的说话时,一些对翁志玲很有好感的男性顿时便扭过头去,连连感叹。
这年头,靠脸吃饭的人很多,靠脸泡妞的人也不少啊
注意到周围火辣辣的炙热目光,李青无奈的把翁志玲的胳膊拿下去,伸手接过翁志玲手中的香槟:“你看过寻秦记”
“那当然了,在台湾。寻秦记很火的喔。”
翁志玲也注意到自己的姿态有些不妥,就收敛起了逗趣的心思,一本正经的说:“在台湾的国中生,没看过寻秦记的可以说很少很少了,很多人现在都在网路上对寻秦记展开剧情讨论,在台湾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上,也时常刊登关于寻秦记的消息。”
李青没想到自己按照前世的问问写作经验。稍微改动过的寻秦记,在这个年代惊人如此受欢迎。心中也是不由得吃了一惊。
按照翁志玲的说法,寻秦记在台湾,几乎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了
这影响力可就大了。
所谓现象级作品,就是能够引起,甚至一些权威机构也不断参与研究和讨论的一股现象。
任何一部现象级作品,不论是以什么方式呈现,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不单单是一些金钱、数据能够体现的出的了。
在历史长河当中,它也能够画地为牢。占据一席之地,供后人敬仰和讨论,在岁月流落中留下一道不灭的印记,甚至都会被编写进历史教科书当中。
如果蜗牛销售榜总榜第一的位置,还不能够完全体现寻秦记的价值的话,那么“现象级作品”这个称号,就能让李青在文坛的身价连连飙升。更会让整个业内所有人都会对李青的地位重新刷新,再做判断。
翁志玲虽然不是文坛的人,但一法通则百法通。
不管是在演艺圈还是文坛歌坛,如果履历中有出现过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歌曲或者作品,亦或是拿到过世界级、为国争光的奖项,那这个人在圈内的身价。绝对会直逼最顶尖的位置。
前世作家莫言就是如此。
在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默默无闻,获奖之后,他名动天下,版税连续数年登顶福布斯作家排行榜前三。
这些成绩,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名声带来的效果。
现象级的作品亦是同样的道理。甚至犹有过之。
所以当得知李青就是台湾大火的寻秦记的作者时,翁志玲感觉自己看向李青的眼神,都是充满了无尽的迷离。
人人都说,士别一日,当刮目相看。
正当李青处于时尚圈最火爆的舆论中心时,在文坛,他却已经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