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面向稻田浅湖开启的府门前,一队队甲士身穿红袍黑色披风,浑身上下崭崭新。一名名甲士佩戴半面面甲,钢条交织的面甲遮住鼻梁,露出下半张脸。

从孟府借来的礼官记录着一家家宾客送上的礼单,进行验收、唱名、念单之类的工作。

从鲁府借来的退休宫娥们身姿窈窕,来回给各处布置果菜。

府门前的轿子、马车没处停放,只能停到冰封的湖面上。

“英国公府赠三叉战旗立顶战盔鎏金山文甲一副,西域宝驹三匹,附诗词一首”

礼官抑扬顿挫的唱念声中,英国公张维贤一袭大红蟒袍对着门前等候的各家侯伯、三吴籍贯文官、武臣们拱手,一提蟒袍前摆迈步进入,与朱延平打起了招呼。2555265289

看到朱延平一身蟠龙袍只是稍稍错愕,当看到身披比甲长服,头戴披霞明珠鸾冠的阿杏,反倒是愣了很久,脸上的喜意减了三分。

“魏国公府赠甲装三副,战车一辆,配良马四匹”

“定国公府赠雁翎刀十副,日本刀三十副,武经纲要一册”

徐家魏国公这一系世镇南京,与朱延平有交情的魏国公世子徐文爵没来,徐家定国公这一系在京也没来人,毕竟这两家对朱延平没什么想法,送到心意就成了。

“滇国公世子爷赠山野宝珍干货三百斤,大象两对。”

沐天波来了,骑着大象来的,只是寒风中大象穿着衣服也不怎么听话

驸马爷,成国公朱纯臣也来了,之后孟府、孔府都有礼物送到,只是没来人。

四位阁老也派人送了些珍藏的书画,第五位阁老至还没有选定。

此外亲自来的大员还有礼部侍郎温体仁、周道登,翰林院编修周延儒,文震孟两位状元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应秋也挤时间来了一趟。

颜思齐也有准备,以刘行孝的名义送来白糖三千斤,还有观赏性的小章鱼之类的海产品。

工部尚书崔呈秀、户部管事的侍郎毕懋良、右佥都御史王化贞、辽东宁远兵备道员袁崇焕代表孙承宗、兵部侍郎李邦华等等各方面的代表都送了贺词。

此外调到山海关当总兵的尤世威、蓟镇总兵王威、大同总兵杨国栋因为在京畿侧近,也因为军职在身,都派了子弟前来。

游士任看看自己手里的木匣,顿时感觉有些出不了手。他的资历不浅,作为成基命的学生,他只比成基命晚一科,还在都察院做过十三道御史,也在袁可立那边做过招兵正使,资历非常好看。

可捞到的钱不多,毕竟他是叶向高、成基命这一系的,东林各系发财的时候,会刻意忽略这一系。

在五城兵马使司历练的吴襄也来了,他岁数一大把,至今在京中只是一个治安官头目,自负才华也想搭搭镇虏军的东风。

和游士任一样,他手中的礼物也拿不出手,甚至连正门都不能入,走的还是偏门。他带着次子吴三桂,如果可以想把次子送到朱延平这里当亲兵进行历练。在将门中,这就是依附的态度。

至于长子吴三凤,他还是决定送到祖家那里当亲兵。分头下注,明年辽镇必然有战事,两个儿子在一起也得不到什么历练,搞不好会让人一锅端了。

贵州总兵张彦芳也来了,那天在兵部他被朱延平提起来丢到一边,脸丢大了。

可他还得来,这段时间在京里他也打听清楚了,弄清楚了朱延平和崔阁老的关系。一旦朱延平拿着尚方剑去西南,搞不好连朱燮元都敢宰了,更别说是他。

前年他将贵州巡抚李枟险些活活逼死,李枟是成基命的朋友,贵阳惨案四十余万军民在他的指挥下困守孤城大面积饿死,如果不是仗还在打,他可能早就被朝廷砍了。

再看看今天这架势,这位朱延平一旦去西南大开杀戒,京中各方面只会支持不会为他们西南将领说话。

这年头边将重兵在握,说实在的,不怎么怕文官,怕的就是朱延平这种手握精锐,本人又骁勇,还不怕事的人。

再看看府前甲士,一个个装备堪比将领,五百骁骑重甲的名声,西北之战之后,已经吹成了神,谁敢面对

张彦芳从正门而入,他连上前与朱延平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更不会不识趣自己硬凑上去。他一屁股烂账,惹了这些舌头能杀人的老爷,可能他这回就没必要回西南了。

杨嗣昌带着自己入京述职的父亲杨鹤也来了,这是个大孝子,父子感情十分之好。杨嗣昌能险险避开太原血案,全亏朱延平分润的军功。

杨鹤这个老头儿抓着朱延平的手,连连道谢,情绪激动时,老泪纵横。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自己的儿子被晋王宰了挂在城墙上吹风,他还有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送杨鹤父子进去,朱延平擦着手上鼻涕,这老头

来的各方面人物朱延平也是早有准备,根据不同的阵营安排到不同的位置,可有些人出乎意料。

“东郭先生”

张采神情欣慰,眼神透亮心情非常的好,与朱延平手叠着手,笑道:“宗柔大名传至江南,三吴父老脸上有光太仓父老更是欣慰有加,天如那里托老哥送来这个。”

一卷手书铺开,写着三吴子弟尽忠报国八个大字。

不仅这八个字,上面密密麻麻盖满了私印,这是家乡对朱延平最大的支持,同时也是张溥渗透军权的重要计划。

面对家乡有名的大儒,在阿杏看来张采比之前的英国公张维贤还要重要,款款欠身施礼,脸蛋冻的红扑扑:“见过东郭先生。”

“嗯,月下私奔,都被一些人排成了戏曲,回乡后记得看看,甚是有趣。”

阿杏脸更红了,低着头连耳根子都红了。

送张采进去后,张采顶着秀才功名,依旧是江南新兴大儒,更是应社二把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