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冷冻伤、冻毙减员严重,而军将们宅院奢华、蓄养家丁成风。这些都是大事情,李邦华是走军事路线的进士,他关心这个,也擅长这个,他当兵部侍郎,总要烧上几把火。

这把火,他烧到了辽镇。

孙承宗是东林人又怎样戴着帝师的帽子又怎样他李邦华是东林出身怎么了辽镇的问题越来越大,自己人来烧这把火总比让外人来烧要好。

再说,东林的孙承宗辽系和东林的袁可立登莱系,谁说是一家人了

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军饷份额,争对建奴战事的主导权,争东江镇的指挥权,生出的矛盾不在少数。

朝堂上的事情现在与朱延平没关系,今天他没离开正房,头发散披着,敞着里衣露出胸膛,枕在阿杏腿上,听着寇青桐弹唱,这才是他的日子。

寝室火炕床榻被垂着的靛青色帐幔隔着,火炕上朱延平摇头晃脑,帐幔外秦朗在报账,他不是朱延平的家将,只是幕僚门客,只是担任的职务重的太多,是内外总管,在军里是大管家,到了府里也是大管家,到了镇虏卫城也是大管家。

寇青桐管的是家里的帐,苏成管的是军里的帐,镇虏卫城那摊子事归成克巩管,是对这个少年的历练。

秦朗则是跟着朱延平走到哪里管到那里,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十一月各项公用开支,账面上亏空七千四百余两。这些亏空,东家不能吃亏算在自家头上。镇虏军是天子的兵马,老爷用自家钱补窟窿,军士们拿东家的钱,这在公在私上,都是隐患把柄。我们这边的意思是上面一时补不上,那就由府里垫付,将帐做好,利息依照市情。”

这钱朱延平真不能掏,掏了那就是顶着朝廷编制养自家私兵。他的甲士私兵,好歹还顶着家丁的名头,是跟着主人从军报国的仆从,法理上来讲不是私兵。作战时,家丁的待遇、粮饷和镇虏军其余军士也是分开计算的。

朱延平张嘴咬住阿杏剥好的葡萄,细嚼慢咽:“可以,写两份公文今日分别呈送兵部和司礼监,利息方面要写清楚。宫里、国库这年头儿没钱,我朱延平也穷。钱生钱,用来做买卖挣的也比利息多。”

朱延平脑海中闪过战争债券这个名词,或许自己是唯一的发行人和购买人,一旦镇虏军打没了,就他一个人最亏。

“你还穷”

阿杏捏捏朱延平鼻子,今早她可看了看五万两白银是多少,精心铸造的银砖,码在一起比她高,都可以盖个小房子

在粮饷方面,朱延平的表现让秦朗满意,捞钱的时候不手软,该掏的时候也不犹豫。和朝廷宫里打交道,更会放下面子哭穷,这很好,不会吃多少亏。

秦朗翻过一页继续说:“腊月各项公用开支因寒冬柴炭预算拔高、及腊月酒宴额外度支,此外镇虏卫城操练的两部新军也会进入作战序列,导致腊月粮饷预算在一万二千两至三千两之间。”

“怎么突然拔高这么多”

“东家,入冬北方粮价不稳,此起彼伏导致预算不好精确。还有这两部新军的军械、冬装费用,估计兵部崔阁老那里不会再管,还得府里掏。”

朱延平眨眨眼,换个了姿势笑道:“没事,既然是公帐,只要钱财确确实实用到军里,经得起兵部核查,高一点没什么,弟兄们也好过不是咱们的利息也高一些,这是好事情。继续。”

秦朗道:“本月府里以垂柳庄的服饰、皮裘、军装所获利润最高,为三千七百两净利;东阳庄开支平衡后,产下牛犊羊羔算计利润,只有五百两出头。另有马驹不好估算,未曾计价。此外祝家酒庄七成烧酒挪为军士犒赏,收入平衡。府中家丁五百三十六人,薪饷开支九百七十两,家将十二员,饷一百八十两。健妇、丫鬟不足五十两。消耗最大的是军用马匹、牛草料消耗达一千三百余两。”

说着,秦朗顿了顿:“东家在米脂购买别院一所,作价二百三十两。此外人员衣装、食用方面,以及军械维修、保养等等,本月家中亏空七百三十两。”

米脂买院子自然是为了养韩金儿,朱延平神色如常,韩金儿的事情他根本没和家里说。

坐在秦朗身侧的苏成端着茶,摇头笑笑,垂着碗中浮叶吹吹,缓缓饮一口。

朱延平的五百甲士一月才不到一千两是的,每人月饷二两,纯收入就这二两。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朱延平在负责,还要负责给光棍找媳妇,给他们的家眷找稳定工作,还要给他们的适龄子弟提供就学环境。

这些甲士在西北一行,收入方面确实比不上镇虏军军士得到的战利品分成,可胜在稳定。没有仗打,也是这个待遇,打了败仗,只要朱延平还想继续打仗,还会给他们这个待遇。

吃饱穿暖,每日操练,打仗时负责砍人就是这些甲士的生活。以后战死了家人由朱延平养,残疾了或年老,也会在朱家渡过余生。

朱延平的家不倒,这些甲士的家就不倒。朱延平是树干,他们就是树叶,也是数根。

这些家丁的子弟,就是大户人家所谓的家生子,自然是以后朱延平家里的中坚力量。

至于那些因为一场胜利获得高额战利品分润的军士,他们是挂在镇虏卫的,将来的事情是卫里的事情。至于戚振宗部和王朴部的军士,甲士们看他们的目光带着怜悯。

镇虏军的军士再不济,也是朱延平嫡系,以后生活不下去,朱延平还是要管管的,以后的保障比不上甲士,可好歹也有一重保障不是

戚振宗部和王朴部的军士,以后能有什么保障

懒洋洋躺着,这是家族内部会议,以后家业更大参与进来的各方面负责人会更多。

朱延平道:“不能坐吃山空,甲士不能裁减,甲士待遇也不能减。都说说,从哪方面入手,能开源,能节流。”

秦朗继续翻着册子道:“家中消耗最大在于粮食、豆料,若有一块地产出,自产自用。花两万两可以买中田两千亩,预计十二年内,就能收回成本开始盈余。此外东阳庄继续扩充,达到两万亩,就能极大缓解牲畜草料消耗。这些事情,大约要投入三万两左右。”

苏成也开始说话:“家主,朝廷的差事传不了子孙,商业诡异多变,也靠不住。多买些地,才是子孙存身立世之根本。”

朱延平凝眉,对寇青桐摆摆手,轻柔琴音停下,他问:“这地好买”

秦朗坐直身子:“东家,因辽饷加派,地比往常好买。府里买了,也不需缴纳辽饷,利润不受损害。”

朱延平一骨碌起来,拿起炕桌上酒爵小饮一口,揭开帷帐看着秦朗龇牙笑道:“十二年就能收回买地的成本,一代人不到就能收回资本,百姓的存家的根本也这么容易买卖,你们觉得这个世道正常吗地可以买,但别把心思都埋在土里了。买地的事情,主簿负责吧,到处走走转转,好好看看,我们买哪里的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