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按计划十一月初八马少先的讨晋檄文会传到平遥、太原,晋商们会愤怒,该给的钱粮、军械没少给,可明明是你们技不如人被朝廷按在地上揍,现在偏偏又要污蔑我们玩西汉马邑之围

被这帮子混蛋污蔑不要紧,关键的是会暴露出晋商勾结、策动河套贼入寇的本质。只需要有一些风声,徽商等江南商团就会鼓足劲,从舆论上将这件事情坐实东林人滚蛋了不假,他们在朝中依旧有人

双管齐下,晋商也扛不住,他们会怎么做呢

朱延平推演着他们可能会做的事情,视线中的地图上,一个个标注的数据仿佛活动起来。

马邑就是现在的朔州,张辽的祖先聂邑是边塞豪商,向汉武帝献计引匈奴单于攻马邑,设大军伏击。三十万大军调动,结果被边塞投降匈奴的亭尉泄密,功亏一篑。

耗费无数钱粮的一场伏击战白忙活了,负责这件事的大行令王恢自杀谢罪,其后就是旷日持久的汉匈大战。

拼的元气大伤的汉朝,总算是给后世子孙扳回了一局,赢得了发展的机会。

此时的宣府镇张家口,以走私起家的晋商新生代集团领袖范永斗也在饮酒,握着一支玉角,他四四方方的面容丑陋凶恶,一个人独居不带表情更显严肃冷酷。

范家在张家口至今已有七世,在口塞跑生计的哪个不夸一声他有信义一口唾沫一口钉,范永斗的信誉十分的好。可依旧改变不了,他走私粮食、盐铁、军械、技术给建奴的本质。

朱延平杀人的地方已经被牧羊的牧民发现,山峡内的尸骸被一把火烧成白骨,如今白骨上面覆着一层雪,到底被杀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估计不下两千之众。

也找到了他堂弟范永麟的的尸首,连带着一连串的各家失踪掌柜尸骨。

他怀疑这是边军做的,蓟镇的总兵王威的嫌疑最大。因为范永麟指甲盖上,刻着一个王字

老奴失去那批军械和粮食的补充,已经扛不住了,请他再调拨一批。

这回,八万石粮食后日出塞,插汉部、喀尔喀部都会出兵埋伏,建奴这边老奴次子代善领着正红旗、代善的儿子岳托领着镶红旗也出发了。

他也放出风声,只要王威敢伸手,他绝对要活劈了王威

王威是绥德人,属于老秦,与他们晋商就隔着一条黄河。他们的事情,王威自然清楚。王威对他们下手,那是知己知彼

秦商依附晋商,王威在兴和动手的时候,老秦刀客可是活跃的很,这事不是王威做的又是谁做的

秦商不老实,那就打一顿,看他们老实不老实。

延绥镇的红山口是秦商最近的出塞口,但河套贼听晋商的,直接堵死。所以,秦商是依附晋商的,被迫屈服的。tby:dad8567276617477128 gt

第212章 算账

第二日朝会,作为东林评价,也是最痛恨的最有名阉党先锋御史倪文焕疯狗一样乱咬,咬朱延平张扬跋扈扰乱京中治安,这种抗拒、有损顺天府衙门颜面的行为,将极大的助长歪风邪气,必须要狠狠处置,给朱延平一点教训,才能让这个年轻人扭正心态,克忠职守。 超多好看小说

咬完朱延平又咬顺天府府丞毕懋康,认为他做事有失公允,怎么对上朱延平就怂了一个带兵的竟然敢在文官面前拿大,有失体统;你毕懋康连子侄一辈都管不住,还怎么管京师上上下下百万人的治安、秩序

鲁衍孟和成基命站在那里,崔景荣拔剑追杀过朱延平,可也是人家的长辈。换个人在朱延平面前拔剑试试一帮重量级大人物站在朱延平背后,朱延平也勉强算是一个人物,他与毕懋康之间的冲突只是自己人的小事,大事是丢了颜面。

毕懋康也上了折子,先认错然后就让天启评评理,想拿个手令派人去朱延平那里走个程序,将昨天进城的车队搜查一番。

朱延平威名正劲,是活脱脱的一只大马猴,顺天府衙门将朱延平这事给办了。杀猴儆鸡,踩着朱延平的威名治理勋戚云集的北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复起的诸党还在老魏的战旗指挥下,对这件事情不发表意见。

事件的冲突因为倪文焕的避重就轻,变成了给朱延平这个年轻人一点教训让他知道规矩,而关键是质疑毕懋康的治理手段,要赶走毕懋康,换个不顺眼的人顶上去。

其他时间,顺天府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是大家争抢的关键位置,可在年关这段时间,谁上去就等于上了火架,要被火烤,是收拾人的不二捷径。

顺天府也是一块磨刀石,能将整个错综复杂的北京城管好,那管个六部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若管不好,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今日的朝会,天启依旧没有露面,他正在仓库里数银子,搞他的大计划。只是将朝会级别提高了一级,由九卿体系负责的集议改成内阁参与、主导的廷议。

集议只是议事,议各部堂的公事;而廷议就能涉及对官员的改迁任免,最后皇帝觉得没问题,对廷议结果进行批红就算完事了。 小说网

君主立宪是什么东西这不是实质上的君主立宪是什么而东林的奋斗目标之一,是让皇帝待在宫里,连国事也不能插手。

皇帝不露面,对朱延平这边的事情崔景荣和成基命也不好偏袒,旁观廷议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却发话了,将天启昨日做出的处理意见讲了出来,责令朱延平闭门思过。

这件事直接就熄了,而朝臣们心里则沸腾起来,朱延平的圣眷可真够盛隆的,刚出事情,宫里就知道了。直接快刀斩乱麻,进行冷处理。

可这件事哪能这么平白就熄了今天朝会突然拔高到廷议,摆明了宫里要处理一些大事情,如果能拖下去就好了,有些人需要时间进行运营,最典型就是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刘健侵吞十万两内帑一案。

现在不是诸党相争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吵一整天的时代,也不是东林分裂做事磨磨蹭蹭缺乏果断的时代,现在是老魏引领的帝党时代

形势不由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应秋站了出来,拿出刘健侵吞内帑的案宗、三法司及户部、吏部和通政使司的意见,进行裁决。

这是一个事,还有御史提出追究河南河道官员不作为的旧账;兵部的侍郎李邦华也要核查九边军费用度,关键核心是辽镇的军资是否用到了实处。

之前他不在中枢,六科官解学龙就弹劾辽将贪鄙,一座造价五六钱银子的营房向朝廷报价六两。而辽镇军士入冬因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