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军联合榆林一战俘斩三万七千之众”

“诸将奋勇,西北大捷”

锦衣缇骑鲜衣怒马,由南城入北城,人人手里握着一杆大旗疾驰在街道胡同里,高声宣告,不时有大户人家开门,给这些报捷军士打赏。

西北大捷,无数人可以过一个安心的年。

长安西街鲁府,孟府之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孟弘誉面色红润,只是不时轻咳着,登门道喜。朱延平是孟府的学生,得此大胜,孟府的声誉必然高涨。

鲁衍孟也是努力压住内心的喜悦,洗漱更衣准备迎接接下来一的道贺人士。东院,阿杏顾不得洗漱,与院中女眷集合在后房香堂,对着真武大帝神像上香还愿。

紫禁城乾清宫,天启更衣后拿湿布匆匆擦了把脸,就匆匆出殿登上轿子:“通报坤宁宫,让皇后前往武英殿。大捷奏报普天同庆,不能少了她。”

李永贞跟着进轿,一张老脸满是红润:“老爷,那个曹少钦也是能打的。下面小崽子的报奏里,这小子披甲提刀,督促战车跟着骁骑将军冲阵,据说斩贼两级。净军出去的那些小崽子,也没丢人,跟着一起砍了十七级。”

天启意气风发,坐在那里浑身都在打颤,抖着,哈哈笑着:“能让朱延平看得起,小曹自然也是能打的对了,老魏现在进宫没还有,三军奏报何在”

“魏公刚去六科直房,奏报也在那里,等六科官们验证真伪后,魏公就拿着誊抄副文来报喜。”

“让他们快些,你也去做做准备,今日武英殿大宴群臣”

天启挥臂,面容泛着喜色,打发了李永贞,他长长出一口气,双手搭在膝盖上,紧紧扣着,咬着下唇目光炯炯。

今日承天门直接开启,官员们陆陆续续赶来,所有人都泛着喜色,说话声音都大了不少。哪怕你心里想不通,现在你也要高兴起来。

左副都御史杨涟摸着短须,他是大胡子,要重新蓄出来,此时就是满脸的络腮胡,他本人性情本就刚毅,看着更像个狰狞武臣。

兵部新任的右侍郎李邦华抚须笑吟吟对询问的同僚们道:“河套贼虽有八万之众,可互不同属,旗号杂乱。有利同进,有害自然崩乱。这西北捷报,我们兵部早有预料。”

这位万历三十一年和父亲一起中举,第二年他中进士。一路走过来,各处都有建树。只是因为师承邹元标,自然而然成了东林人。

所有在京的东林人目前一个个陨落,体面致仕回乡养老。经袁可立保举,李邦华逆流而上,崔景荣也拉了一把,入中枢在兵部做事。

现在的西北捷报,完全就是崔景荣的宣大系和袁可立的登莱系拼命打下的。李邦华升职,就是双方合作的产物。

对待东林人,历史上天启也不是一网打尽,能做事的人他都会提拔,甚至让这些人拥有不下于魏党骨干的升迁速度。

最典型的就是李春烨,这位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在天启的看重下,五年时间从工部给事中一路升到兵部尚书。以至于崇祯上台,将这个东林人当作阉党处理了。

李春烨升迁太快,这明明是阉党的待遇,你说你不是阉党,东林人都不信。东林人嫉妒李春烨,自然不会听他的辩白,崇祯皇帝不会管你是阉党东林,你是天启一手扶起来的人,不整掉你,朕怎么睡的踏实

此时李春烨就在李邦华身边,他现在是太仆寺少卿,西北之战的过程和结果,更让他坚定了自己强干弱枝的想法。

西北将门,此战中毫无寸功,要他们何用

李春烨被天启看重,就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符合天启的胃口,那就是充实京营,京营强,朝廷权威就重。

群臣入武英殿,天启压住喜悦说了声赐宴,随后就与内阁等中枢大员去了里面用餐议事。

匆匆入宫的英国公张维贤摸着胡须,心事重重没心思吃,想着朱延平。他有个孙女不错,正好及笄待嫁。不如一会儿探探皇帝口风,允许的话两家联姻。

朱延平能打,虽然有背景,可鲁衍孟不是军界的人,崔景荣是文官,早晚要下台。而英国公府在军界的人脉,足以成为朱延平的羽翼。

而英国公一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物在军界真正立足。双方联合各取所需,这种事情也不算出格。不过,张维贤拿不准,因为他张家有黑历史,他本人也和势大时期的东林不清不楚,还仗着资格老,是移宫案的主导之一。

武英殿里头,天启翻着三军奏报,总共八份,这三军里头有八个人有资格上奏。

延绥镇的巡抚、陕西的巡抚都让朝廷给抽走了,免得他们拖杨肇基后腿,导致杨肇基和兵备道员徐日久有了独自上奏的权力。

宣大军的卢象升是监军,有资格上奏。

镇虏军里,朱延平有资格;王朴是京营下放也有资格;曹少钦和徐大相两个监军,自然也有资格。最后一个是陈雄,陈雄锦衣卫的身份暴露,不方便跟在朱延平左右,就在镇虏军军法队里藏着。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西北之战的捷报,他们有这个心里准备,只是战局进展出乎意料。这让他们下一步的安排,出现了问题。

司礼监的人在天启右首,内阁的人在天启左首,放下奏报原文,天启环视一笑:“杨肇基这回亏了,不过朱延平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杨肇基四十岁,朱延平二十岁,这两人有了矛盾,你们说说,该如何封赏。”

皇帝的每一句话,都是要推敲的。

韩爌整理着手中奏报副文,道:“此战,全赖杨征西骄敌之计。好在朱骁骑是个明白人,推杨征西统筹大局之功。故而,可超擢杨征西,对朱骁骑不妨多给些厚赏。”

杨肇基是总兵,挂征西将军印,还能怎么超擢

可以,按照制度谁说只能文官当督抚明初时,各处督抚又有几个是文官

次辅朱国桢道:“附议。此战不仅是杨征西骄敌之计光彩夺目,而朱骁骑的车骑战法,如陛下所言,确实是可圈可点。这类能冲阵、高机动的车骑部队,国朝不妨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