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国朝能否转危为安,除此大逆,全在贤侄一念之间。”tby:dad8567276617189718 gt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为谁而战

饮着冰凉茶水,冷的塞牙,朱延平握着茶杯:“伯父,东林自天启元年掌握朝堂,至今已有四岁。请问,东林于国何功,于民何功“内靖庙堂宵小奸邪,外抗建奴,使之两年不敢寇边。”

“噔”

黄尊素说着,朱延平握着的茶杯重重磕在石桌上,阴着脸:“铲除异己被你们当成清扫奸邪你们操持舆论,是忠是奸由你们来定,纵是如此,你们也没能为朝廷开源节流至于辽东,分明是浑河一战建奴元气大伤,休养生息而已。”

“这几年来,水利、屯田诸方面,你们又有什么功绩没有像样的对吧你可能又要说朝廷财政艰难呵呵。”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朱延平手指夜空,吼道:“天道自然恒久,就在于平衡人世百余年朝代更替,白骨盈野,每逢更替生民百不存一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太多富者年入百金不输一金于朝廷,贫者年入五金缴纳二三金,这是哪门子道理”

“赵宋偏安江南时,盐税一年也有三千万两赵宋盐一斤为我大明半斤不足,价值五十文。我大明盐一斤价值赵宋数倍,盐税却不足赵宋十分之一”

“论人口,我大明比南宋最少高六七千万,盐税怎么才一百万两按照纲盐法,最少也能收两千万两,可他娘的那么多的盐税进了谁的肚子有两千万两的盐税,我大明连粮税都能省了,两千万两在手,我大明什么做不了”

“辽饷加派始于万历四十六年,四十七年收二百万两,四十八年收五百二十万两。这批辽饷全是百姓田赋加派所得”

朱延平本就杀人盈野,气势雄厚凛冽,眦目长吼更是骇人,仿佛能吃人似的:“天启元年,辽饷增杂项、盐课、关税减百姓压力,冲抵田赋不足。元年辽饷五百五十万两,田赋占四百二十五两,比上年少百万两天启二年辽饷二百九十万两,田赋占一百八十一万两,比上年又减二百四十万两”

“天启二年,因为你们东林的袁应泰无能,丢失辽沈,又因为经抚不合,丢失关外千里国土而孙承宗又力主修建堡垒,层层推进,于是辽饷猛增,天启三年辽饷四百七十万两,田赋占三百五十万两”

“别说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这些都是魏忠贤顶着你们的骂名弄出来的百姓是最苦的,他比你们清楚百姓的日子,逼反了百姓亡的是我大明朝,死的是我大明百姓还有宗室宦官你们呢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士绅”

咬牙,朱延平死死盯着黄尊素,浑身颤抖着呼一口气,道:“黄伯父,我朱延平起于微末,十世军户都是为我大明效力。 无弹窗广告现如今我是大明的将军,兵部任用的镇虏卫世袭三品指挥使,我吃的,我弟兄们吃的,都是朝廷的米禄。“就连跑江湖的游侠、绿林汉子、响马惯匪都知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所以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们。而是你们做的太离谱,朝廷的赋税来源于贫民,我们吃的是贫民缴纳的赋税,我们自然为贫民而战,为朝廷而战”

“说的难听点,我们当兵的就是保家卫国的狗,谁给我们饭吃,我们就帮谁咬人我没吃士绅的粮,所以我不会帮你们。这是良心使然,也是职责所在。我不会去管谁忠谁奸,谁能让我大明朝安定,让百姓们过安稳日子,我就帮谁杀人”

深吸一口气,朱延平颤抖着说:“收手吧,你们再弄下去,等老奴休养恢复元气后,这个国家迟早被你们玩的家破人亡”

黄尊素铁青着脸,摇头道:“那你可知魏阉迫害皇后,致使怀冲太子死产宫中范慧妃、李成妃所产长公主,皇长子,二公主先后夭折,张裕妃被活活饿死,谷妃怀胎亦被饿死魏阉此时已权倾朝野,早晚必重演曹吉祥旧事”

“宫闱密事你们都插手,还有什么你们不知道的我就问你,当今天子如何是贤明还是暗愚天子都坐看,必然有其中的道理。你们的尾巴被踩了,这跳的够欢啊”

“三大案,争国本、红丸案、移宫案,哪件都是干预皇家私事,这就是你们做臣子的本份不怕将来青史记载,为后人挖出,以至名臭万年”

朱延平捏紧拳头,在黄尊素面前晃晃,阴着脸幽幽道:“你们的倚仗无非尤世威所部八千关宁铁骑,我可以这么说,我杀尤世威犹如斩鸡早早收手,体面致仕。将朝廷交给能做事的人来管,他们做不好,你们再出来重整,难道不行吗”

“交给顾秉谦那样的无耻小人还是崔文秀那样的贪赃之徒还是将天下大权,交给魏忠贤这样的无赖阉贼纵然,东林中良莠不齐,可我们也是忠心为国”

朱延平大臂一挥,蛮横道:“我不管谁能维持朝廷运转,谁能保边关平靖,我就帮谁不欠你们一个铜板,我只为朝廷百姓而战送客”

“朱延平你别忘了,你也是东林中人”

“不错,我是东林中人。东林也有早晚之分,也有忠奸之分”

朱延平说罢,转身挥手。

两名家丁上前,将黄尊素推搡出去。

北院,阿九抱着剑背靠假山,正屋前,阿杏捂着嘴轻轻啜泣,寇青桐默然无语,她们被朱延平的吼声惊动,都没想到京中会有这么大的变动,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几时了”

“三点过一些。”

“出发”

后院中,甲叶撞击哗啦作响,一队队甲士步履沉重,渐行渐远。

天明,通州城郊。

一排排的火堆,吊挂着大铁锅,铁锅中骨肉浮沉汤水沸腾,热气弥漫,肉香四溢。

一侧,还有五六百牛在地上吃着草,陈如松挤出笑容说:“贤弟,通州士绅多有贤明者,这牛有六百一十二头,都是他们凑集劳军之用。”

说着,他将一册名单递给朱延平,朱延平翻看扫一眼合起来递给陈雄,道:“劳烦大哥了,先恭贺大哥升迁。”

陈如松暴力扣押、软禁通州倾向东林及东林系官员,以刘行孝的一千张家湾蓟镇兵马控制通州城。他也是拼命了,正愁怎么和士绅打交道。

朱延平要羊犒军的公文送来,他立刻拜访士绅散出消息,立马就有士绅送来了牛羊。牛羊是小财,此时和魏党搭上关系才是紧要。

陈如松抚须,苦笑:“今日所得,不意味能终身所得。这几年,京里大员走马观灯一般的换,升升降降,福祸难定。”

朱延平默然,片刻道:“都已经下注了,谈这些也是枉然。多攒些本钱,以后也不会输的一干二净。”

陈如松颔首,道:“通州昨夜走水,一座武库库房遭灾,仅存二百余幅鱼鳞甲损毁。我已让楼捕头整理,说是残存甲叶难以复用。贤弟拿去吧,看能否修修。”

“大哥这不妥吧”

“两日行军六百里,你觉得几人能达到趁我现在还能做主,就该多攒点本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