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72

分节阅读 7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看到朱延平写出的一串军械名单,寇青桐眉头轻皱,低声建议:“老爷,天子脚下,武备二百家丁,似有不妥。”

“无碍,这二百家丁有大用,我会向成先生说明。说不好,首辅叶公也会助力一二。”

厂卫的动作可以瞒过六部五寺,乃至是都察院,可瞒不过叶向高,这人从万历中后期就担当独相,根基深厚,说不好叶向高也会赞同厂卫的行为。

与李三才这个堕落的军户出身进士大臣不同,叶向高这个军户出身的首辅,还是很有担当的。否则东林那么多老资格,天启皇帝也不会让叶向高一直当首辅。

他怀疑,叶向高是东林人不假,却不会认同东林的口号。若是认同,万历皇帝不会那么看重叶向高,甚至第一次打败东林的方从哲,都是叶向高再三举荐起来的。

这是一个关心国家的东林人,与其他东林人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去塞外截杀晋商走私商队,可以获得叶向高的支持。

阿杏不会去想那么多,她只觉得自家家丁越多就越好,天如先生家里的家丁足足几千人,她想着就羡慕。

寇青桐只是轻轻颔首,抬臂挽了挽发鬏,说:“可老爷前得罪锦衣卫千户杨衰,又得罪东厂提刑刘廷元,这回大肆招募家丁,说不得厂卫会找麻烦。”

阿杏眯着眼睛看一眼寇青桐,什么都没说,估计家中只有寇青桐主仆和赵家姐妹还不知道,自家与厂卫是一体的。

朱延平只是一笑:“不怕他们,我那师尊有大来头,厂卫之前所迫,只是想让我入厂卫而已。我与师尊同进退,厂卫也不敢过分逼迫。”

想到鲁衍孟的身价,寇青桐微微心安。她愿意跟着朱延平过稳定日子,可不想朱延平走错路,让她再次被捕发配教坊司。

尽管教坊司里,她寇家是主事成员之一,下回可就没这么好运气。找个朱延平这么守规矩,长得好,还文武兼备的良才。

随后朱延平开始写大兴县那个庄园的发展计划,这些都是要给鲁衍孟过目的,让他知道自己也有经营才干。只有这样,鲁衍孟才会投资更多的资源进来。

看到这里,寇青桐说:“老爷,既然要做服饰生意,妾身愿投资百两还望老爷成全。也能从秦淮河上拉些赎身后的姐妹来做工,到时能做出精美服饰。”

秦淮河,此时士林时尚的潮流舞台,各种新鲜东西都是从这里冒头,进而广传天下。包括服装、饮食、各种小玩意儿。

第八十九章 家丁难招

三月初五,朱延平开始着手招募家丁,昨夜返回张家湾时就通知了逃难辽民。

辽民很苦,因为各地区各阶层都已经饱和,没有多余的土地给他们屯垦,也没有多余的工作岗位。排外性一直都有,士绅们招募长工也是以本地乡亲为主,知根知底不怕出什么意外。

而逃难的辽民名声不太好,舍弃家业背井离乡一路入关而来,什么都没有,为了活命多少会做些不安分的事情。传来传去,辽民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朱延平昨夜放出招募辽民为家丁的消息,顿时就引发了一场风波。

怎么说呢辽民被处处打压,他们没有任何的产业,只能干最苦的工作,拿最低的工钱,又没有宗族庇护,这是士绅们理想中的工人。

同样,辽民的低待遇要求会挤占本地人的就业岗位,拉低平均工价。这样一来,本地百姓更是憎恨辽民抢占他们的工作岗位,更排挤辽民。

备受排挤的辽民,为了活命会用更低的工钱去找工作。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本土百姓与辽民对立情绪越发严重,而得利的士绅能将成本降到更低。

直到辽民在饥寒中死亡,或者融入本土,又或者造反

如今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饱满,朱延平要招募辽民,第一个不满意的就是通州人,他们也想给朱延平当家丁。给人当家丁,这是温饱有保障的差事,哪怕上战场,也是生活有保障的,他们所求的就是自己与家眷能有一个温饱保障,甚至是一个能做的差事。

士绅也不满意,朱延平一口拉走辽民,他们还怎么降低成本

朝廷一直怕入关逃难的辽民闹腾,再三下令让北直隶、山东各地给辽民提供生计,可地方上也没法子,支持外来的辽民,官员就会被本土士绅抵制,根本做不来。

所以辽民生活真的很苦,如果添一把火,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张家湾的常驻各家商会、本土士绅,都派人来询问朱延平要招募多少辽民,张家湾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或者没有产业的百姓也想找个铁饭碗,都来朱延平这里询问。

现场秩序有些乱,前来应征的辽民一个个衣衫褴褛,也有带着瘦的皮包骨的家眷来打感情牌的,通州人也想当家丁,双方有打起来的趋势。

打发了各处商会的代表,朱延平只要二三百户家丁,这些人也就散了,二三百户家丁在辽民中算不了多少,只是抽掉了张家湾五分之一的辽民而已。

四周徘徊的厂卫出来勉强维持秩序,进行拉架,没有让辽民和通州人打起来,停留在口角之争上。

辽民好不容易有个温饱的路子,自然不会放弃,通州人则认为辽民一如既往的来抢他们的饭碗,不会去恨朱延平选择成本低廉的辽民,而是恨辽民自己降低身价,恨辽民抢他们的饭碗,恨辽民干扰他们的生活。

难道,辽民就不恨通州人只是势力小,被欺负习惯了,保持克制而已。

朱延平送走商会、士绅派来的人,看着这些人送来的礼物只是一哼,又看看南院门前拥挤,争吵,有斗殴趋势的两帮人,头都大了。

他的家丁都在东阳庄,这里只有苏成和陈雄而已,根本无力维持秩序。这里又不是通州城,自然也就没有衙役过来维持秩序,甚至守卫这里的参将杨御藩,也没派兵来维持秩序。

通州有南北两个分守副总兵,杨御藩是通州南分守,他的军营就在张家湾,他负责的就是张家湾这一片治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