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延平端起酒杯,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道:“卫学荒败,等咱弟兄们发达了,办一所卫学,让卫里的孩子有书读”

听说曾今卫里繁盛时,卫学子弟是能和县学、州学子弟年年比试,胜负对开的那种繁盛。

教育真的很重要,大同右卫为什么名将辈出除了边塞汉子勇悍外,明初时一批进士官员贬入大同右卫充为军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今日弟兄们不弃我朱延平,满饮此杯,共谋富贵”

“共谋富贵”

“干”

“干”

陈雄端着酒杯仰头一气饮尽,哈着酒气,他觉得这是一个好差事。

外院东房里,阿九端着酒杯小抿一口,继续闭目养神,聆听院内的动静。

内院西房里,撑开的窗户前,寇青桐轻晃着脑袋仰望夜空,她的男人是个仁德、有气节的人,她马上就能去北京,那里也有她的亲人。

东房里,阿杏怀里抱着一只眯着眼至今未睁的小老虎,忧心着。

她娘李朱氏在油灯前穿针引线,为即将远行的朱延平缝制布鞋,瞅到女儿的神情,也是摇摇头,同样忧心。

回到州衙门的陈如松,他是福建泉州府同安人,搁在后世就是厦门人。从小到大喝的都是乌龙茶,喝惯了如今也发达了,自然要喝乌龙茶中的极品。

家中储存也是丰富,在书房翻着一罐罐竹筒,手里握着小腿粗的老竹竹筒,泛黄的竹筒上贴着红纸,写着安溪甲三个字,神情不舍。

王师爷在一旁看着眨眼,没想到自家老爷真狠,连镇宅的宝贝都取了出来。送给杨衰的金子,自然是太仓这边的官员筹集的,陈如松也不是大头,这种份子钱投出去没必要心疼。

混在官场,钱财有出有进没心疼的意义,可这合口的茶叶,就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犹豫再三,陈如松将这罐安溪产的甲等乌龙茶放到桌上,索性又拿了两罐甲等与三罐乙等乌龙茶。

王师爷看着眉头直跳,这回自家老爷可真是舍得,他都有些心疼了,就怕朱延平嘴里要一斤茶,送茶却送错了。这种口是心非的事情,王师爷又不是没见过。

上前两步,王师爷踌躇再三说:“老爷,世上哪有指明要一斤茶的学生就怕这茶送了,朱延平那里会有旁的心思”

陈如松愕然,轻拍手掌道:“对,未曾想到这一茬”

王师爷指着桌上,呈金字塔摆在铺红绸盘里的竹筒,道:“老爷,这茶”

“送既然都开口了,哪有不送的道理”

陈如松转过身去,不看让自己心伤的茶叶,扭头吩咐:“再取六罐,装满银两。我想这样,总是万全了。”

王师爷拱手:“老爷英明。”

门口,楼彦章看的眼皮直跳,算了算竹筒的体积,这下五六百两银子又无了。

第六十七章 顾炎武

二月十三,两天的时间,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卖掉的马匹与陈如松那里莫名其妙给的银子,朱延平买了苏织、沪织各一千两的布匹丝缎,品种丰富,以高档丝织品为主。

火铳也送回娄江,他现在只是一个闲职卫镇抚,家丁卫队带着火铳到处跑,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说真的,他看不上这批已经很先进的秘鲁铳。

秘鲁铳追求的是高精度,枪管过细,连射上限也就七八次,不仅是因为过热,火药残留物堵塞枪膛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因素。

他看中了抬枪,重达三十多斤,两个人合作使用的抬枪,这东西射速更慢,但符合他对这类武器的要求,那就是威力和射程。

精度,以现在的水平技术,能高到哪里去

滨江村,院子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今日张溥会带着顾炎武过来,这是张溥第一次登门,他要做好准备。

院子后面的凉棚下,何冲光着膀子穿着坎肩,双臂油汗折射着光泽,他呼呼喘着大气推拉着风箱。

朱延平要给所有人制造一道美食,用玉米。

专门挑拣出来的玉米小而饱满,洗去灰尘后装在竹篾框里,一旁放着一大碗白砂糖,还有一罐菜籽油。

围了一圈人,就连阿九也坐在后院院墙上看着,都想看看这玉米能做出什么好吃的。

朱延平手里有五十多石玉米,这段日子也碾磨了一些,可玉米粉和不成面团,煮的粥也不怎么好,所以没几个人喜欢。

舀一勺油倒入铁锅里,朱延平握着柄旋转,他也摸不准这些放了两年的玉米能不能爆出玉米花。

油热后,朱延平放入玉米匀速转着锅,尽可能让玉米粒受热均匀,待玉米粒沾满油脂后撒入一勺白糖,盖上盖两手使劲,快速抖着锅,口中吩咐:“大火。”

“好”

粗声应下,何冲用更大的力气推拉风箱,站在朱延平对面的苏成手里抓着竹炭,看着火候随时投下。

听到噼啪声响,朱延平感受到锅内玉米爆裂撞击锅盖,不由露出微笑,等密集炸声稀疏后,吩咐道:“停火。”

何冲吐一口浊气,拿着布巾擦汗,眯眼看着徐徐揭开的锅盖,随后双眼瞪圆。

白花花的玉米花出现在锅里,朱延平拿勺挖糖,均匀撒到滚烫的玉米花上,轻轻搅拌着,对身后阿杏说:“框。”

糖水融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