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南方人喝不惯祝家的烧酒,这才扎根不到两年,就破产了。

苏成从大米垛子上跳下来,拍拍手对朱延平点头,表示米没问题,说:“家主,过几日李老头回来,不如委托李家售粮。”

何冲看不起李老抠,手扶在米袋上道:“老爷,不如多租一艘大船。北方缺粮,这三百石米运到北方,能值五六百两银子。”

朱延平还有四艘渔船,可这些船太小装不了多少东西,还是乌篷船没有帆,长距离航行非常吃力。小船上运河,也是很危险的,抗不住风浪或撞击。

朱延平也有心多雇一艘船,可这批粮食见不了光,在本地悄悄消化较为安全。如果带着这批粮食北上,各处哨卡询问起来,多少是麻烦。

这批粮食让他心忧,找张溥会很好处理,可张溥又不是傻子,他一个穷军户哪来的这么多粮食来路经不起推敲,找张溥确实能解决这个麻烦,可以后也会因为这个事情断了与张溥的关系。

祝老汉见朱延平为难,而朱延平思索的神情让他怀里抱着的孙儿挣扎不安,遂放下孙儿拍拍屁股蛋子,对朱延平询问:“将军是要北上”

“嗯,去北京,老人家有什么指教”

祝老汉龇牙笑说:“指教说不上,不过这粮食小老儿倒有些门路。夏家老哥是个仗义人,将军这些以市价卖与夏家,想来也是安生的。”

朱延平闻言笑了说:“老人家也是仗义人,这仓米以八成价给老人家,卖与夏家多少钱,我不过问。我只想借老人家的名头,脱手这批粮食。”

这个祝老汉确实够仗义,朱延平给出的条件不变,老汉推辞再三,还是被说服,去和夏家谈这笔粮食的买卖。

这批粮食已运走六十石,够一路吃喝用度,也够朱延平在北京吃一阵。他只想用这批粮食凑够路费和通州租房子的钱,唯一的要求就是秘密的出售。

那四艘渔船,他则准备送给族里人,给人当佃户、长工也不是长久事,有这四艘渔船,不说挣钱,全族老少也能吃上肉。

钱,他真的缺,可不能因为钱而毁了名声。

四艘渔船返回,开始装运玉米,朱延平则去州城拜访知州陈如松。

此时的陈如松正在头大,昨天宴请杨衰可以说是正常的公务应酬,常见的人情往来。今天他又设私宴招待,还花重金请了开阳酒楼常驻的两位名妓作陪。

他投靠的意味十足,可咸党杨衰对一桌子偏甜的山珍海味没怎么动筷子,就连两位娇滴滴,身段妖娆的名妓也不要,只是临走指头沾着茶水划了一个己。

陈如松那个后悔啊,早知道就该豁出脸面不要,把话题扯开,能死能活让杨衰给个准话。否则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你留下一个己字是什么意思

让人愁白了头发,判个死刑也好,也好再想法子找东林那边的人脉。

可留个己字,真的能让人想疯。

这是关乎身家性命、前途、个人理想的大事情,容不得马虎。所以,己字绝对大有深意,绝不是自己人的意思,否则杨衰会直言了荡的收他。

不谈锦衣千户所需要的素质,光陈如松自己看来,留下这个粗显易懂的字谜,实在是有失水准。总之,自认为聪慧的陈如松,又把问题复杂化了。

王师爷也握着浓茶喝了一杯又一杯,也是想不明白这个己字背后的意思。他很想说这就是自己人的意思,可他也不觉得杨衰会出这么简单的谜。

楼彦章则简单了,也是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

“难难难”

陈如松看着自己临摹的那个己字,摸着胡子道:“这是草体,难道杨千户要收拾张工部”

工部尚书张辅之,入继张家依仗权势夺了族弟一家几十万两家产,害的这个族弟,也就是张溥的父亲积郁成疾,愤慨中病死。

不过这家产与张溥没关系,因为张溥是庶子,没资格继承这部分被夺走的家财。

这是个什么逻辑草书联想到张旭,然后陈如松硬是脑洞大开推到了张姓。

王师爷闻言眼睛倒是一亮,敛去愁容笑说:“听说杨千户仰慕天如先生,却遭天如先生冷眼。想来是想拉拢天如先生为自己人,这才想着扳倒张工部,为天如先生出气。”

“对,杨千户求贤若渴。”陈如松也是松了一口气,语气恨恨道:“朱延平当众扫其颜面,还亲赴娄江选刘高旭为大汉将军,拉拢意思明显,就不知那朱延平是否识趣。”

他可以肯定,朱延平就是阉党的人

之所以不给杨衰的面子,原因就是他们不是一伙的

如果来的是东厂的千户,那就和朱延平对上了。不要以为阉党也是上下一心的,魏忠贤提督厂卫,锦衣卫是一系人,以田尔耕为首;另外东厂就是一系人,朱延平是刘行孝的人,刘行孝的堂兄刘时敏是司礼监御笔,算起来是东厂一脉,是真正的厂公魏公公的嫡系

嫡系自然就要有嫡系的傲气,给一个旁系服软,那不是丢了自己一家的颜面

阉党内除了厂卫派系外,还有文武派系,其中又参杂投靠的勋戚,总之派系复杂。如果没有各种派系,铁板一块的话,魏公公绝对会死的莫名其妙

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也是兄弟衙门。因为东厂底层的番子、档头都是从锦衣卫中选拔的业务能手;东厂的千户,也常常从锦衣卫的十四名千户中择能人担任。

东厂比锦衣卫更精锐,权力也更大。锦衣卫是监察百官,而东厂则是监察百官的同时还有监督锦衣卫的权力,同时还会监督勋戚。

北京分为南北两部,北城是内城,正中是禁城大内,禁城之中是皇城。禁城外围守卫是锦衣卫和御马监的差事,而皇城内则是东厂、锦衣禁军和宦官充任的净军组成。其中,只有东厂在皇城有驻扎卫士的东厂直房。

也因为东厂历代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督管,高层领导多是宦官,这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