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 / 2)
又是一番仪礼过后,恒昌帝才终于见到了正统帝,见面之后,将身微躬,满面微笑,“太上皇兄一路辛苦,还请入宫安歇吧”
随着他一挥手,立刻,一队锦衣亲军,便围了过来,足有百余人,每一个人都是精气十足。
“多谢皇弟了”
虽然在路上早就想到过这一幕,但是当这一幕真得出现之后,正统帝的心中还是出现了一丝的寒意。
“这是皇弟应当做的”
恒昌帝微笑着,走到了正统帝的身边,将手扶住了他的胳膊,“且让皇弟护太上皇兄上车”
“多谢了”
正统帝笑了笑,任由恒昌帝将自己掺上了车驾之上。
“贾瑞听令”
而就在此时,他却突然叫了一声。
“属下在”
杨晓等的就是这一刻,立刻离众而出,一声高喝。
“他想要干什么”
立刻,恒昌帝的脸变得无比的阴郁。不过,眼前的人太多了,不但有朝中的文武官员,还有不少围观过来的百姓。他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当众杀兄的恶名。
“贾卿家,这是我皇祖爷亲赐给我的龙佩”
一边说着,正统帝一边从颈间解下了一声玉佩,便那边拿在手中,“你救驾有功,朕封你为锦衣卫大统领。持此玉佩,维护我大越皇朝正统,可节制天下官员。一品以下官员,可以不奏而斩。纵然谋反而无罪可加。否则,便是对我皇祖父不敬”
“多谢太上皇陛下”
杨晓一声高喝,向前一步,便站到了车驾之前。
“皇弟,我这封赏,没有问题吧”到这时,正统帝才又看向了恒昌帝。
“太上皇兄的封赏,当然没有问题了”恒昌帝不断的冷笑,看着杨晓的目光中是说不出的杀机和厌恶。他怎么就敢救回来正统帝,并当众接了他的封赏呢
“那就好”
正统帝笑了笑,这才又把手里的玉佩递给了杨晓,回首一指,“这些亲兵都入你麾下”
“谢陛下”
杨晓接过了玉佩,亦是淡然一笑。
到这时,正统帝才又老老实实的钻进了车驾之中,任由御者赶着车驾进入到了皇城。
“贾统领,还请稍等,等陛下与太上皇叙完亲情之后,还要诏见你”
便在车驾才刚刚入城之后,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尊驾是”
杨晓一扭头,但看却是一个年约四旬左右的太监。
“老奴戴权”
这太监阴声一笑,将手一挥。立刻,又有数十锦衣亲军,把杨晓围在了当中。
“他怎么就敢他怎么就敢”
皇城之内,御书房之中,恒昌帝是暴跳如雷。
“陛下还请息怒依本王看,太上皇的旨意还是要遵守的”
此时,一个淡然无比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威武王叔”
恒昌帝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极为吃惊的看着虚若无。便在瓦勒兵临京都的时候,便是他和于谦把自己给逼上了皇位,现在怎么又说起这样的话来。
“贾瑞此子,武功绝世,便是本王虽然可以胜他,但是却不敢能保证一定能杀了他更何况,他受太上皇之封,手里又有太宗陛下亲赐之龙佩,大势已成还请陛下施以笼络之心”虚若无微一低头,这才又道。
“你说你杀不了他”
恒昌帝更加的吃惊。鬼王虚若无绝对是天下第一等的高手,他如此说,那贾瑞的本事得高成什么样
“没错”虚若无点了点头,他也奇怪,贾瑞这小子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呢便是从娘胎中练武也练不成这种境界呀
“朕知道了”
听着虚若无的话,恒昌帝是彻底的泄了气。看来如今只能笼络他了,只希望他能有自知之明,莫要意图挑战自己的威严,否则的话,他便是倾尽宫中高手,也必要杀他。
正文 第214章 好几个恩典
“参见陛下”
虽然不把恒昌帝当回事,但是杨晓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了下来。想在对方的手下讨好处,还是把姿态放得低一点好
“贾爱卿你救了太上皇兄,于国家社稷有功。朕必须得重重赏你。朕已晋封你的族姐贾元春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贤德妃。同时封你祖父贾代儒为安平伯。你可还有要求呀”恒昌帝问话时,双眼亦在审视的看着杨晓,打算看看他如何来接话。
“回陛下,臣还想向您和皇后娘娘讨几个恩典”杨晓又笑了起来。皇帝的封赏,看似贵重,但实则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几个恩典”听着杨晓的话,差点没有把恒昌帝的鼻子给气歪了。这小子还真是敢狮子大张口,竟敢管自己要封赏,而且一要便是好几个。
“说来听听”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出来自己的怒意,只是淡然无比的道了一句。
“回陛下,臣乃末学后进,侥幸立功。太上皇之封赏,臣不敢不要。只是臣资格即浅,本事又低,哪里有什么资格评论朝中官员行事。还请陛下,限制臣之行事范围。与其节制天下,莫不如只管江湖之事”
这可真是杨晓的实话,与其浪费时间去参与朝里的破事,引得恒昌帝不快,他还莫不如去管江湖呢最起码可以泡尽江湖中的美女
“爱卿言之有理,便遵你所奏吧”立刻,恒昌帝便笑了起来,他也没有想到杨晓会这般晓事,都不用自己说,便把节制朝臣之事让了出来。与朝中大事相比,江湖上的那些破事算得上什么。
“多谢陛下”
杨晓一笑,接着才又道,“臣父母早丧,家中只有一祖父。臣希望祖父能早日享受含怡弄孙之快乐。只可惜祖父年迈,不愿出门。若是臣了相中了哪家的女儿,能否劳皇后娘娘出面,替臣提亲呀”
“你这家伙”
听着杨晓的话,恒昌帝是哈哈大笑。还真是少年呀,才登高位,便想着娶妻生子了。不过,这样更好,有了皇后帮着结亲的那层关系,想来这家伙是不会一条死心跟着正统帝的。
“便依你所奏吧”几乎不假思索的,恒昌帝便又点头道。
“多谢陛下了,我一定会多麻烦皇后娘娘几次的”杨晓喜不自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