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1 / 2)
韩义低声问道。
刘赫摇了摇头,满脸疑惑,“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从没听孔明提起过”
韩义平静道:“这是曹操有意雪藏的一支部队,我也是在鬼见愁时从一个北方回来的朋友那听来的,所以卧龙先生不知此事也不足为奇。这支部队对外的身份是禁卫军,负责保卫都城和曹操大本营的安全。这支部队看似只是起着护卫的作用,可实际上,这是一支代表着曹军最高战力的作战部队。在曹军内部,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做虎豹骑。”
“虎豹骑”刘赫重复着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韩义点点头,继续说道:“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这支部队的勇猛程度,犹如豺狼虎豹一般,在战场上也是所向披靡。这支部队从未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因为只有在战况最为焦灼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动,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而破敌之后,又会悄然消失,所以除了曹军内部的高层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当年官渡一战之后,曹操虽然打败了袁绍,可袁家坐拥的四州之地却一时无法攻下。那时的曹操不像现在这般人强马壮,即使是衰败的袁家,在兵力和粮草上也远胜曹操。最后关头,是虎豹骑出动,在战场上砍下了袁绍长子袁谭的脑袋,才使北方四州得以平定。这之后曹操北征乌桓,由于路途遥远,供给不足,险些全军覆没,还是虎豹骑最终时刻拼死一战,力斩乌桓单于蹋顿,才使得曹军逃过一劫。”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驮马
韩义说的这些其实刘赫都很清楚,对于曹操的这两次化险为夷印象也十分深刻,只是没想到原来那些胜利竟都仰仗于这支虎豹骑。
而现在,这支曹军中的最强部队,正全力杀向曹操毕生的死敌,刘备。
曾经以为五百骑兵不能成事的刘赫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从人数上看,五百人确实不多。可换个角度去想,这五百人应该是从那支所向披靡的虎豹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
刘赫看着那些自己身后疲惫不堪的刘备军,表情愈发凝重。
这些人真的能挡得住那五百虎豹骑么
刘赫思量片刻,转过头看向韩义。他没有下令,而韩义也没有主动请命,可两人心里都清楚,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
两人只是对视了一眼,一切便好像顺理成章一般。
韩义没有将全部重甲骑兵带走,而是点了五百人向西南方向而去。
“头儿,韩义只带五百人去,是不是有点”魏孝望着远去的五百重甲骑兵,明显有些担心。
刘赫淡淡一笑,“你是不是想说,有点托大了”
魏孝急忙摆了摆手,“那倒没有,韩兄弟的本事我是知道的,我的意思是,既然咱们手上还有富裕的兵力,不如利用人数上的优势一鼓作气将这些曹军消灭掉,以除后患。”
“后患”刘赫皱了皱眉,“真正的后患,是韩义与这些曹军交手的时候,从其他方向再杀出一股曹军来。”
魏孝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我考虑不周,错怪韩兄弟了。”
刘赫笑着摇了摇头,“你想的倒也没错,韩义没有留下一半兵力,也没有留下一个整数的兵力,却偏偏带了五百人走,多少也有点赌气的成分在里面。”
对于这个数字,刘赫没有过问,虽然有留在身边的那些重甲骑兵让他感到踏实许多,但他始终认为韩义这么做是有意而为之的。
这个局势下,难得韩义还能有这种心思。
“头儿,要不要下令全军加速行进,万一,我是说万一这些曹军突破了韩义的阻击”魏孝小心翼翼道。
刘赫没有一丝犹豫,“下令全军,保持速度,匀速前进”
魏孝先是一愣,接着脸上露出无可奈何中又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全军听令,匀速前进”
魏孝用足全力的这一声大喊,让全军上下都听了个真切,那些因为曹军突袭而有些慌乱的士卒们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魏孝看着那些士卒们脸上表情的微妙变化,不禁对刘赫赞不绝口。
“头儿就是头儿,真高啊,这种危难时刻,力挽狂澜,稳定住了军心,实在是让小的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赫一脸茫然的转头看了一眼,这才明白魏孝的意思。
他没有说话,而是笑着看向那队即将消失在视野之中的五百重甲骑兵。
韩义啊韩义,这个时候还想一对一,是不是有点太意气用事了
不过,小爷喜欢。
“披甲”在狂奔出三里之后,韩义突然勒马喊道。
身后五百人翻身下马,从各自的驮马背上的木箱之中取出战甲,两人一组互相穿戴好。
“大当家的,驮马拴不拴”一个年轻人大大咧咧的问道。
韩义默默的看了年轻人一眼,脸色阴沉。
年轻人吐了吐舌头,嬉皮笑脸道:“叫习惯了。”
自从火烧鬼见愁之后,韩义便不许人再叫他大当家的,而这年轻人似乎是叫顺了嘴,一时半会没有改过来。
韩义没有理会年轻人,而是直接下令全军道:“拴马”
“好嘞”年轻人一脸兴奋,抚摸着自己驮马脖子上的鬃毛,“小跳蚤啊小跳蚤,这下你可丢不了喽。”
书中常说一人一剑一马,那说的都是浪迹天涯的侠客。
一支正规骑军的标配,是一人三马。
其中最好的一匹,也就是爆发力最强的一匹用作沙场上的冲锋,差一点的用作行军中的坐骑,这样就可以让最好的那匹马得到充分的休息。
而所有行军时用的工具以及盔甲兵器,都会让第三匹马驮着,所以叫驮马。
驮马虽然爆发力差,但胜在耐力极佳,所以即使背负很大的重量也能跟上行军的速度。
可一旦在行军途中爆发战事,在取下盔甲兵器之后,驮马一般都会被扔在半路。由于事发突然再加上时间紧迫,大部分情况下被匆忙扔下的驮马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虽然人们常说老马识途,但由于行军之中营地位置不定,所以这些驮马也很难再回到主人身边。
骑兵最有感情的就是那匹用作冲锋的战马,因为只要这名骑兵没有战死沙场,那么这匹马就会始终伴随他左右。
其次是另外一匹行军中的骑乘的战马,一般来说,只要这场仗能打赢,这匹马一般都会在不远处原地等候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