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 / 2)
“你说,要真是曾师兄的话,咱们去找他要点秘籍之类的,不是不用学这些憋死人的玩意儿了”李强一样是苦高等数学久矣
方仁意还没回答,一圈孩子先惊叹出声了,再看李强又把手指放到了嘴上,学生们连忙用手捂住嘴巴。
“诶,老方,我看那边最近来来往往不少人呢,虽说一看就是施法者,那气质不一样,可是也没什么禁区的样子,咱们也去拜访一下吧”李强比谁都热心,让他依靠曾经中学的数学知识,学会几个一级、二级法术还行,再想学更高级的,弄不懂高等数学可就没戏了。
“我去问一下曹教授吧,咱们重新入学,都已经麻烦人家了,别再添乱。”方仁意稳当得多。一旁冯唐也赞同地点头。
被传为“禁区”的地方,当然有着很大限制,当三人找到曹教授的时候,才知道详情。
“哦,你们估计还真的认识曾教授,他确实和黄书记是夫妻。”曹教授听了描述,确定了李强的猜测。
曾理在彻底脱离教学之前,已经被授予了教授职称,虽然他自己不在乎,但是曾经的同事一般还是这么称呼他。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那边正在召开学术会议,制订了一个关于宇宙飞船的科研计划,学校还组织过几次优秀学生去旁听。”曹教授漫不经心地讲解惊呆了李强。
“禁区”啊“史诗”啊
难道那里不该危机四伏吗各式各样的法术陷阱、光怪陆离的奥术变异生物、炼金傀儡伪装成雕像随时袭击入侵者
开会李强张大了嘴巴都不自觉。
冯唐比李强的反应小不少,不过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只有方仁意的关注方向好像没有跑偏:“宇宙飞船史诗阶施法者还没办法肉身在太空中生存吗”
按照游戏里的设定,传奇以上的施法者,遨游星界还是很随意的啊,有危险也是那些生活在星界里的生物造成的,星界环境本身已经不成问题。
难道宇宙和星界还是不一样教材里不是说,融合后只有主物质位面留存,不再存在各种不同位面了吗
说起来,他们的冒险生涯中,遇到的低级怪物,确实都和游戏设定里的比较相符,至于那些传奇等级以上,被教材划归“高级”的怪物,他们还真没见过。
方仁意一度认为,这就是游戏降临,只不过换了个更好听,显得更真实的名字罢了。
至于奥术不需要就职,只要学会就能施展,则是给地球人类的“外挂”
曹教授笑得很随和,回答方仁意的问题:“能不能肉身生存于宇宙环境中,这要看实验结果,他们今天就在进行第一次实验,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冯唐主动开口:“谢谢曹教授,想去看。最近补课,我感觉很难学会数学,关于奥术,这可能就是我离它最近的经历了。”
“没关系,奥术并不神秘,我们还在努力钻研它,说不定哪一天,学习难度就会进一步降低。”曹教授一边说,一边当先走向曾理那边。
“即便真的很难学会,也没有关系。哪怕是我们的孩子,也有学不会的、不感兴趣的,只要社会恢复正常,会不会奥术,有什么大关系呢”曹教授是黄馨的支持者,九州大学的师生大多保持相似的观点。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点相左的人,大多也不会留在这里。
正文 第二百三十节 中年
戚远和曾理回到出发的广场的时候,所有人都用力拍着巴掌,虽然他们隔着宇航服,没办法听得太清楚,但是每个人脸上的激动表情,是不会看错的。
戚远不着痕迹地落后曾理一点点,任由自己这位师兄去应付激动中的同仁们。
片刻之后,两人的宇航服在帮助下脱掉,曾理带着所有人回到大会议室,整栋建筑顿时就被填满了。
走进来的施法者们互相谦让,好一阵子折腾,才算是让所有座位上面都有了人,坐不下的人们就在走道里变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反正垫到屁股底下都能坐。
由曹教授带着的方仁意三人,早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现场大约五百多人,据说其中至少有三百是各个施法者组织的传奇、史诗,剩下的则大多是他们带着的亲近晚辈。
李强偏着头,附在冯唐耳朵上,悄声道:“这里不会只有咱俩不是施法者吧。”
“我会神莓术。”冯唐眼一斜。
“咳咳”李强一下子呛住了,现在还不会神莓术的,怕是不太好找
“我说,大叔”李强继续碎碎念。
冯唐没好气道:“大什么叔,你以为自己还是十来岁啊”
说起来,李强、方仁意和冯唐年龄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只不过新历一年一年的,比起曾经的一年,时间太长了,从旧历走来的人,对于年龄计算非常不习惯。
这时,曾理终于走上了发言台,台下顿时安静下来,紧接着又是热烈的掌声。
戚远已经悄然离开,回到自己在这里常驻的实验室,他要先把这一次的发现记录到“智慧图书馆”里面,然后去检查为接下来的第二次实验准备的设备。
这些设备还不全,当先制造出来的,都是不需要魔力就能工作的,它们的能源来自于蓄电池,会在上天之前就准备好。
因为第一次实验之前,所有人都不确定太空中的魔力到底如何,先期准备的东西,如果都是依靠魔力的,那就有很大可能完全用不上。
不过那些需要魔力的设备的设计图纸,都是已经准备好了的,现在就等曾理在会议室,把实验过程详细讲解一遍,然后就有百多人,一起分工合作,剩下的这些东西,顶多两天时间也就造出来了。
至于作为实验室的太空舱,那就是一个用来固定实验设备的大箱子,把所有设备和能源供应安装在里面,省得万一谁在实验的时候,一个操作失误,让设备飞出去
太空中的阻力可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便现如今增大了些许,事实上也可以忽略不计。
曾理和戚远落地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惯性作用,主要原因也是地球的公转速度太快,超过每秒二十九千米的速度,声音都追不上
到时候以戚远那么大的力量,一个不注意,把哪台设备扇飞出去,那就得用传送术去追,在太空里这么干,危险性太大了。
说起来,这第一次实验也没有太多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