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能臣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蕙茞屈身回道:“禀贵客,此曲名为破战舞,讲述的是边关将士奋勇杀敌的故事。我二女不才,演练时短,有不足之处望贵客海涵”

“哪里哪里,二位小姐才艺绝伦,是我等大开眼界”张忌傲也连连赞道。

此时张忌傲的妻子金氏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我看那舞剑的女子身手甚是了得,中间那一段剑舞没有十年的功夫绝对耍不出来”

张忌傲之妻金氏也是将门之后,自小也会舞刀弄剑,这夫妇二人真的打起来,张忌傲还远远不是妻子的对手。金氏能给出如此的评价,只怕她也有些自叹不如。

周蕙荃的身手,也只有秦骧和金氏能够看出来,高颐夫妇都不是习武之人,自然看不出来。二人的这一段乐舞表演,令一向眼高于顶的崔静兰也有些瞠目结舌,原来她以为这两个“西域公主”只是绣花枕头摆着好看的,哪知竟然有这般的乐舞功底,只怕皇宫中的乐师舞姬也相形见绌吧

“二位小姐辛苦了,不如就坐下一起饮宴,如何”秦骧满意地点点头,邀请她们留下。

周蕙茞说道:“秦公子盛情不敢推却,待我们姐妹二人回房换身衣裳,自当出来与贵客饮宴”说着便与周蕙荃转身走出了客厅。

“好好好,那我老高等着”高颐率先说道,引来崔静兰一阵白眼。

“秦骧,你且说说是如何与这两位西域公主相识的”高颐问道,满脸都是兴奋之色。

“这”秦骧面露难色,颇有些歉意地回道,“实不相瞒,当初对卫尉卿大人说了谎。这二位小姐不是什么金霜国公主,而是安西将军的义女、在下的未婚妻”

“哎呀”此言一出,高颐差点将口中的茶水喷出来,“竟然是周绰将军家的千金而且还是你的未婚妻两个都是”

秦骧憨憨一笑,点点头。

“秦骧啊秦骧,我老高把你当朋友,你倒好,金屋藏娇不说,一藏还是两个”高颐撅着嘴说道,“你真有福,还是齐人之福当真叫人艳羡啊”

“老高你什么意思,成亲之前你已经纳了两个小妾了,怎么还想再娶一房妻子不成”崔静兰瞪着眼说道,她一开始以为这两个“西域公主”是秦骧故意拿出来“勾引”高颐的,不过一听二女竟然是周绰的女儿,又是秦骧的未婚妻,顿时心里安定下来。

关于这一点,崔静兰倒是多虑了,高颐喜欢美人,但也知道“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他虽然风流不羁、纨绔成性,但基本的底线还是有的。这么些年来虽然出入烟花之地,被人视作登徒子,却从不惊扰良家女子,这一点他这个纨绔子弟远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强得多。

“哎,好事成双嘛娘子你若是肯做媒,我老高替祖上十八代感谢你的厚恩”说罢高颐竟然朝崔静兰行了个叩头礼,逗得张忌傲和秦骧笑出了声。

崔静兰知道高颐是在开玩笑,也不跟他一般见识:“什么时候我怀上孩子了,你就娶吧”

“真的啊”高颐抬头看着崔静兰,一脸开心地问道。

“当然,不过得先把你阉了”崔静兰恶狠狠地说道,高颐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而此时的秦骧与张忌傲夫妇已经笑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了。

“瞧你这德性,怎么样,招人取笑了吧”崔静兰撇撇嘴糗道。

高颐正襟危坐,轻咳了两声,说道:“今日来做客,没备什么礼,逗主人一笑,也算是薄礼一份,还请秦公子笑纳”

“正笑着呢,高大人真是风趣”秦骧边笑边道,感觉这夫妇二人当真是“绝配”。

“对了,秦骧,你还没说是如何与周将军的两位千金相识的。”高颐忽然将话题拉了回来。周绰是承平一朝的重臣,因为“太子逆案”被贬西陲,弘文朝时才被拔擢为安西将军,本来也是当世的传奇人物。秦骧的背后有这个“老丈人”支撑,是不是代表周绰对当今的朝堂还有什么念想。

秦骧止住了笑意,说道:“这个问题,还是由两位小姐来告诉大人吧”说话间,周氏姐妹换了一身中原女子的装扮从偏堂来到客厅,一左一右在秦骧两侧落座。

不知不觉又写成了高大人和夫人的逗比日常下一回,高大人与夫人的逗比日常第二回开玩笑

本章完

第67章 击掌盟誓

面对高颐的问题,周氏姐妹与秦骧早有准备,只听周蕙茞说道:“秦公子在西域经商时,义父曾委托他设法购买良马入关,公子果然不负厚望,不但从金霜国购得大月战马,更是弄到了世所罕见的春雪名驹,因此深得义父赏识。”

“这一次秦公子回到京城,正好义父也有信要带给周沐叔父,所以命我们姐妹俩也一起来一趟。由于义父在京中故人很多,不想惊扰到他们,所以我们与秦公子商定,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我们二人是西域来的乐师和舞姬。此中也欺瞒了卫尉卿高大人,还请见谅”周蕙荃补充说道。

高颐笑着回道:“无妨无妨安西将军的女儿,与西域公主别无二致只不过秦骧这小子瞒得我好苦,若早知是周家的千金,在下早就亲自登门拜访,岂劳秦骧相请呢”

“周家怎么了,虽说同是晋原郡内的望族,如今这天下第一号的世家可是我们崔家”听到高颐奉承周氏姐妹,崔静兰颇有些不屑之色。

高颐却是一本正经地说道:“夫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高祖翊武皇帝一朝的旧臣文武如星辰荟萃,我高颐最佩服的只有三个人。这第一个,便是前丞相萧子康,其人宽宏雅量、礼敬名士,外柔内刚,虽刀斧加身亦不能使其低头,在任时多有善政,堪称仁者,乃我辈书生之楷模”

“这第二人便是令尊秦懿大人”高颐转而对秦骧说道,“令尊大人任御史大夫时,整肃吏治、明察秋毫,一扫霄末时官场上的靡靡之风,才有我大盛开朝二十多年的清明之治。可惜秦大人宁折不弯,受不得冤狱之辱,慨然自裁,却也留下了不少遗憾,高颐赠字曰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