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1(2 / 2)
多了一个动作应该速度会更慢才对但是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快
秦怀楠也只能模糊的看到这些了,更清楚的细节,他一样的没有看到。
“嗯,再来一发。”
李牧欣然的答应,恢复规定姿态。
这一次,计时教员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了。
他深深呼吸了一口,“准备,开始”
开始出口他就摁下了秒表
“砰”
计时教员一听到枪声就猛地掐表
他低头看去。
031秒。
三分之一秒。
全场死一般的安静。
报靶员忠实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喊道:“十环”
这个声音像是飘荡在非常安静的山谷中一样,在众人的耳旁跟滚滚的响雷一般,滚来滚去轰隆隆的。
秦怀楠艰难的问计时教员,“多少”
“031秒。”计时教员机械一般回答。
比秦怀楠快了将近一半。
蒋忠毅最先反应过来,他大步走过去,严肃地问李牧,“老李,你能不能慢动作演示一下你的出枪射击动作”
点了点头,李牧转过身面向大家,先把弹夹卸下来,退掉枪机里的子弹,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我慢动作演示一下我的动作。”
“掏枪,上膛,瞄准,射击。”
李牧一边说一边做,右手从右侧腰间的快枪套那里掏出手枪,与此同时左手已经抬起来,当右手把手枪抬到胸前,左手握住了手枪的上护盖,往后拉上膛,右手的手指同时打开了保险,然后双手持枪瞄准射击。
这是他妈的陆军部队训练大纲里规范的手枪快速射击动作啊
也就是说,李牧采用的是没有经过改良的标准的射击动作。换言之,李牧采取的射击动作,比经过改良的手枪速射动作多了好几个动作。说的更加直接一点,李牧采用的是陆军部队普通的手枪速射动作
秦怀楠以及其他人用的可是专为特战队员总结出来的快速射击动作
众人猛翻白眼,还以为是什么更优良的动作,敢情是老陆最普通的射击动作
换言之,理论上来说,如果李牧用的是特战队员使用的射击动作,速度还能更快更快都他妈的031秒了,更快是多少,01秒操
蒋忠毅真想揪着李牧的衣领问,“你他妈的还是人吗这叫半年没摸枪啊这叫有些生疏啊你他奶奶个腿的还用的普通的射击动作你打谁脸呢你奶奶个大腿”
所有人都没有忽略另一个事实李牧两次射击都打在了十环的位置上。如果只是打了一次,那么可以认为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两次射击都打在十环上,这就不是什么狗屁运气可以解释的了
不但快,还精准得这么不可思议
人群外围的郑凯韵暗自摇了摇头,用怜悯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那些教员,实在是不想再看下去了,他悄悄的转身走了,心里冷哼了一句:“他早就不是人了,你们这帮鼠目寸光的贱人不上去自取其辱就是不甘心”
内心蕴含了多大的嫉妒恨,也就他本人才能深切体会了。
第1117章 特训班
如果本次交流会设立一个年度大奖,作为本次会议的组织方,伞兵学院是特别的想颁发一个特别奖给李牧的。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一个精心雕刻出来的奖杯,奖杯上面没别的,就一个大写的“服”字。
想得深的教员能够从李牧的行为分析出一些动作这个李教授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来捍卫老陆的尊严。
打某个人的脸这样的事情,在李牧看来就是小孩子游戏。他要打的,是整个一帮特种部队的脸。难道说他不会特战队员使用的手枪快速射击动作吗当然不是。他故意用陆军普通作战部队使用的标准动作,就是在向所有人证明一件事情。
老陆依然是大哥
你们海空军武警部队,哪怕是你们的特种部队,都要学着点,不要以为老大哥老了没用了
这种大陆军思想的严重程度是有些吓人的了。
这一次交流会,世界关系学院的风头完全的把其他所有的院校的压了下去。事实上,甚至不用李牧出手演示什么,他代表参加,其他院校已经被世界关系学院给比了下去。
他光芒万丈。
又偏偏的要在三军院校的教员们面前装逼。
刺瞎他们的眼睛也就是妥妥的没跑的了。
班师回朝自然是高高兴兴的,世界关系学院今年长脸了,毫无疑问的。回到了世界关系学院,院长和政委亲自接风洗尘,又是一通醉。
到了第二天,生活重归于平静。
进入了暑期,世界关系学院没有像地方院校那样很快的冷清下来。为在职中高级干部开设的各个样式的培训班就正式的拉开序幕了。比如王国庆上就是中级专业干部培训班。培训班成员都是专业干部,和指挥干部是不同的。但是,士官军衔的只有王国庆一个人。
宋小江呢得偿所愿,正式的留校了,成了李牧的勤务官。
过了两天,院长打来电话把李牧叫到了招待所那边去。李牧基本上能猜到,肯定有大领导来了,不然院长通常都会是亲自来找他。
果然,到了招待所,李牧见到了一个熟人曹部长,现在应该叫做曹助理了,他老岳父的少将助理。
院长笑呵呵的说,“李教授,你和曹助理谈,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和曹助理握手,笑呵呵的离开了。
显然,该与院长谈的,曹助理已经和他谈过了。
“首长,好久不见。”李牧和曹助理握手。
曹助理呵呵笑着,示意李牧坐下,道,“再过两年,该我喊你首长了。”
正军职对正师职,以李牧的晋升势头和年纪,超过曹助理也就是几年的事情,他这个话不是恭维。
摆了摆手,李牧道,“首长光临大驾,怕是有要紧的事情吧。”
曹助理协助分管反谍部门,亲自跑到世界关系学院来,目的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世界关系学院被外媒视为我方谍报人员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情报人才奋战在各个战线,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贡献。
“无事不登三宝殿。”不是外人,不需要客套,曹助理表情严肃起来,说,“你知道,刘卫红现在是反谍部门的头头,他是外勤出身,很重视外勤人员的技战能力。我协助老总分管他的部门,他跟我提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新人进行特训。”
顿了顿,曹助理说,“前面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