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6(2 / 2)
别人不知道,李啾啾可是知道陈韬是什么人的。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猛将,如今已经是部长助理了,年后再上一级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牧却是沉声说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总之不要过于担心。”
磕了磕烟灰,李牧问道,“你们俩都是一系的,这么说,你们系的第一名在你俩之前产生。”
张如松笑了笑,指了指李啾啾,“基本上是啾啾了,第一名对我来说用处不大,但对啾啾来说很重要。毕业后破格提升,啾啾也是副团职干部了。”
显然,张如松和李啾啾之间已经达成了妥协。张如松要是拉开架势和李啾啾竞争一把,第一名是谁的还真的不好说。
李牧不介意这些私下里的妥协,只要心里还存着红色信仰,那么就是他团结的力量。
一系的情况李牧也是了解的,以李啾啾的能力,他要是说自己是第一名,在张如松有意不争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这样一来,眼下这个简陋的铁三角,职务最低的就是李牧了。就算他毕业后破格晋升,也只是正营职,比张如松和李啾啾都是要低上半级的。
不过李牧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有显赫的战功以及无敌的年龄。
三年学习时间,严格地说在陆院两年,一年实习在部队,三年后也只是二十六岁,二十六岁的营长,放在哪里都是破纪录的,当然和红军时期二十五岁的军团战没法比。
又说了一些其他与这批学员相关的话,李牧才发现自己这几个月都是在闭门造车,对很多事情了解的不够多,心里也暗暗记了下来,要尽快适应,完成角色转变。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09章 查李牧的底细
第610章 相得益彰
李牧的档案并不难查,就如同地方上要查一个人,有认识公安局的朋友的话,在备案系统里面输入目标的身份证号码,基本上这个人的相关信息就会出来,包括社会关系。如果有案底的话,那更是一查一个准。
几个朋友陆续反馈回来的消息显示,李牧是南方南港人,二十岁高中毕业后入役,在步兵第九旅服役,第二年上半年在旅部机关工作半年,下半年回到基层连队,随即留转为士官。转为士官之后,参加了集训,随即调往集团军文化宣传队工作至今。
拢共三年的兵龄,居然是文化宣传队的。
这让黄友全不敢相信。文化宣传队是政治部宣传处下属的一个专门搞节日汇演会场布置这些杂七杂八工作的单位,甚至很多属于文化宣传队的人编制都是留在原部队,采取的借调的方式把人调过来工作的。
说白了,文化宣传队就是机关那么多部门里地位最最最低的一个没有编制的部门。
黄友全很轻易地就看出了问题来,李牧的下士仅仅干了半年就提干,这本身就很不正常。试问,一个主要搞舞美挂横幅布置会场的士官,需要作出什么样的成绩才能在半年之内提干
一定有问题。
黄友全又查了李牧的家庭背景,就更加困惑了。很平常的家庭,爷爷倒是老红军,但是没有一官半职,父母亲都是国企下岗工人,其他亲戚也都是寻常人家。换言之,李牧就是个普通人。
当然,他是无法查到李牧娶了军区司令员的女儿这个信息的。
至于李牧进入猎人突击队到护航归来入学这一段经历,就更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查到的。简单地说,李牧的档案里,根本就没有体现那一段最为重要的经历,而完整的档案,恐怕至少得是军长一级才有权限查询。
这样的强人,是在文化宣传队工作的,无论如何黄友全都不会相信,他心里还是想着继续想办法往下查。tgt
黄友全这边在查李牧的底细,李牧那边却是好像是把彼此之间的冲突忘了一样,全副身心投入了学习当中。
他的底子薄,欠缺了大学理论基础的支撑,学起来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面。
最好的方式就是泡图书馆,除了正常的上课和训练,再刨去周六日回家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李牧都用来泡图书馆。每天晚上不学习到零点他都不回寝室睡觉。
图书馆是好地方,陆院的图书馆更是闻名全军乃至全国的。一开始李牧还有一些强迫心里,慢慢的便不可自拔地陷入了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
很多人都认为李牧是大陆军主义者,实则不然。当年参军,李牧的首选是海军,可惜那边海军没有从他所在的县招手一兵一卒。再加上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入选驻港部队,遇上了吴军这个伯乐,这才成了陆军中的一员。
恰恰相反,李牧是大海军主义者,他坚定地认为,本世纪是海洋世纪,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海洋的地位凸显出来,而一支可以抵达任何海域遂行作战的海军力量,则是一个国家力量最好的体现。
本世纪初,军队提出了“维护海外国家利益”的概念,海军的发展在二十年中都排在了三军之首,先进军舰下饺子一般不断地下水。海外护航就是海军遂行战略任务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为陆军军官,并且是站在军事改革前沿一线的指挥军官,李牧思考的是,陆军应该怎么改怎么样做才能参与到新形势下的维护国家利益当中去。
上下达成的共识就是建设空中突击部队,而且并非简单的给陆军作战部队插上翅膀那么简单。
李牧一边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一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的研究当中来。tgt
李啾啾打定了主意要和李牧搭班子,也瞄准了空中突击部队的建设。他是很聪明的人,和李牧不一样的是,李啾啾是从国际关系学员侦察与特种作战系毕业的军官,换言之,他没有在普通步兵部队工作的经历,接触的都是特种作战。
而李牧恰恰相反,普通步兵部队的经历丰富,但对特种作战的了解不多。尽管猎人突击队一定程度上已经属于特种作战的范畴,但实际上猎人突击队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特种作战战术思想与作战战术的训练,所有的训练都是陈韬决定的,算是一支另类的部队。
他们俩在这一方面达成了互补的态势。
李牧不知道能不能和李啾啾搭班子,部队不是谁家开的,组织有组织的规定,当然组织上面是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
毕竟所在的系不同,李啾啾学习的是合同化战术,李牧学习的是作战指挥。一定程度上,合同化战术适合那些有一定作战指挥经验的指挥军官,而作战指挥适合像李牧这样的没有作战指挥经验的新晋指挥军官,当然,指挥一个班算不上什么作战指挥。
两人结伴学习,倒也是相得益彰,李啾啾以前是国际关系学院的高材生,正好可以辅导李牧的文化课。
不过,因为所在的系不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