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0(1 / 2)
战事。
田丰没有接赵风的话。
直接感叹道:“郭奉孝,确实厉害非凡”
“如今只是根据我们的推测,就已经实现了其中一个目标。”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个目标,也快要实现了。”
赵风心道,郭嘉自然厉害。
那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如今,因为赵风这边,牵制住了公孙瓒和刘备的大量精力和兵力。
已经让张燕也学赵风,开始对青州发起了全面战争。
这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张燕那边在青州展开全面战争,自然也会牵制住公孙瓒和田楷的大量精力和大军。
这对赵风来说,那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而随着青州与冀州,同时展开了全面战争。
刘备会担心,张燕会再弄出一路大军,直取渤海郡,断了刘备的后路。
毕竟对于张燕来说,在弄出一路大军,那也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
而张燕如果拿下了渤海郡,不但可以得到渤海郡的赋税。
也为日后入驻冀州,埋下一个桥头堡。
因为不管如何,赵风显然不会为了一个渤海郡的归属,就直接去与张燕交战。
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赵风沉吟了一会:“既然青州那边,已经展开了全面战争。”
“看来赵云的压力,会减轻不少。”
“另外,中山王等人,也应该快要给出结果了。”
“毕竟就目前来说,公孙瓒已经处于绝对下风”
田丰笑道:“如果这时候,刘虞在突然对公孙瓒开战。”
“那公孙瓒可能会比袁绍还要惨”
赵风轻微摇了摇头,不做解释。
因为赵风知道。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公孙瓒其实依然是按照正史在走的。
因为正史上,公孙瓒在青州战场,是输给了袁绍的。
而即便那样,刘虞也没打过公孙瓒。
所以,即便自己与张燕,在冀州和青州,拖住了公孙瓒的大军。
刘虞依然打不过公孙瓒。
然后转移话题道:“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袁绍如果想翻身的话,就必然要有所行动了。”
“不然的话,等冀州与青州大事一定,袁绍就很难翻身了”
田丰沉吟了一下:“主公说的在理。”
“或许,我们应该与袁绍,展开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了。”
“我们如果胜,则袁绍必然要退出冀州。”
“我们如果败,则会影响到赵将军攻取安平国,和甄尧他们在中山国的谈判”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
“如今袁绍没有了立业之地,也就没有了粮食来源。”
“袁绍的几万残军,根本就是无根之萍。”
“所以袁绍,才会想与主公,来一次决定性的翻身大战。”
“主公根本无需理会袁绍。”
“只要耗个三、五个月,袁绍必然会走上张燕的老路”
赵风沉吟了一下,觉得田丰说的也有道理。
敌人想要做的,自己就不能去成全敌人。
袁绍想要打翻身仗,想要一局定输赢,自己就偏偏不能如袁绍的意。
袁绍越想速战速决,自己就偏偏要去拖延时间。
而且拖延的越久越好。
说不定,袁绍就直接被拖垮了。
毕竟袁绍经历了几次大败,还愿意义无反顾的支持袁绍的世家、豪强,肯定也会大大减少。
尤其是袁绍,长期需要世家、豪强,拿粮食来当军粮开支。
也没几个世家能背负的起这种长期消耗。
如果能看到袁绍,有获胜的契机,这些世家、豪强,咬牙坚持也就罢了。
但如果袁绍一直没什么取胜的机会,这些支持他的世家、豪强,可能也会选择离开袁绍的战车。
毕竟愿意把整个家族,都与袁绍捆绑在一起的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时。
一哨骑跑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属下打探到东武城情报。”
“刘备不知是何原因,已经率兵开始往渤海郡方向撤离。”
“眭固所部,依然吊在刘备大军的身后,既不进攻刘备,也不离的太远”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从东武城赶回来,花费了多少时辰”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属下花了两个时辰”
赵风点了点头:“我会记你一功。”
“下去休息吧。”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哨骑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根据哨骑打探到的消息来判断。”
“看来刘备应该是今日一早,便率兵开始后撤了。”
“看来不是渤海郡出现了问题,就是刘备知道这样耗下去,只会对他不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吕布来访
田丰笑了笑:“不管是什么原因。”
“刘备主动撤离东武城,对主公来说,都是大好事”
赵风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刘备既然选择了撤离。”
“就必然不会,继续在清河国,与我们对弈了。”
“看来我们按兵不动,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田丰笑道:“既然清河国大事以定。”
“丰这就去着手,准备一些如何处理清河国的方案。”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
“有劳元皓兄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应该的。”
“丰告退。”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里,没有得到其他方面的消息。
盯着刘备的哨骑,每天都会送来一些消息。
根据预测,就这一、两天,刘备便会率领大军,正式撤出清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