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6(1 / 2)
年人,便走进了中军大帐,然后对着赵风行了一揖:“主公麾下,别驾从事,简雍。”
“见过征北将军”
简雍的称呼,没有问题。
如果是在并州地界,简雍需要称呼赵风为并州牧。
如今赵风所在的清河国,乃是冀州地界,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赵风是不能跨界来到冀州的。
当然,赵风身为征北将军,有这个将军身份,只要是北方地区,哪里都可以去。
所以简雍,才会称呼赵风,为征北将军。
当然,这只是对其他诸侯的人而言。
对于内部人员来说。
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因为在内部人眼中,赵风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赵风的地盘。
不然,赵风何必带着大军来
当然,按照规矩,简雍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问题所在是,简雍所说的那句主公麾下。
按理说,简雍应该称冀州刺史麾下。
不过如今,冀州刺史有两位。
分别是刘备与赵云。
所以简雍这么介绍,也算过的去。
因为赵风,也懒的去计较这些小问题。
赵风点了点头,直接问道:“简别驾前来,所谓何事啊”
简雍笑道:“征北将军也知道,这次发生在东武城的事情。”
“乃是公孙瓒的部将,一手造成的。”
“我主公本是极力反对此事的。”
“不过,奈何我主公新官上任,威望不足。”
“所以这些将军们,才铸成大错。”
赵风罢了罢手:“你们之前是如何的,我毫无兴趣。”
“直接说明来意吧”
简雍点了点头:“我主公的意思是。”
“冀州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
“主公想请征北将军,率军前去东武城,从中调解我们和张刺史的矛盾。”
“从而让我方与张刺史,能够达成和解。”
“只要此事能够达成,冀州便不会再有战事了,冀州百姓也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我主公愿替冀州百姓,感谢征北将军的大恩,故而愿意把清河国的治理权,让给征北将军”
赵风听后,心里暗骂一声,刘备果然是个虚伪之人。
刘备不管做什么事,不是扯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就是要扯到百姓问题。
赵风才不相信,刘备真会好心的把清河国,就这么让给自己。
但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刘备肯定会,把不体恤百姓民生的帽子,扣到自己头上。
所以赵风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诈。
只是赵风不知道,诈在哪里罢了。
这时。
田丰突然拿起案己上的茶杯,然后小饮了一口。
接着摇了摇头,自语道:“火候差了一点。”
赵风看到田丰的举动。
心里知道,这肯定是田丰发觉了什么,故意用这个方式来暗示自己。
只是赵风不知道。
田丰到底是通过摇头,来让赵风否定掉这个提议。
还是那句火候差了一点。才是提示的关键。
不过瞬间,赵风就想到了两个动作的共通点。
那就是,不管是摇头否定这个提议,还是火候差了点。
都表示,简雍的这个提议,对赵风没什么好处,或者好处不大。
第七百二十章 简雍来访二
赵风还没开口。
简雍便对田丰行了一揖:“不知足下乃是何人”
“雍这厢有礼了。”
田丰笑了两声,然后回了一揖:“别驾田丰”
“有礼了”
田丰说完,简雍便对田丰笑了笑,然后没有其他回答。
因为对于简雍来说,田丰这样是比较无礼的。
毕竟两人都是别驾从事的官职。
职务上应该是对等的。
不过,当初在中山国、广昌时,简雍就听过田丰的大名。
只是当时,简雍没有与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起去面见赵风。
这也是赵风等人,不认识简雍的原因之一。
毕竟简雍当时,只是个小人物。
田丰成名比简雍早几年,而现在,双方又是敌对关系。
所以田丰的无礼,也不算太过分。
但赵风知道。
田丰的无礼,显然是针对,简雍刚刚提出来的意见。
也就是说,田丰是想让自己拒绝简雍的提议。
赵风沉吟了一下:“简别驾的看法,恕在下不能认同。”
“如今冀州乃是多事之秋。”
“现有冀州牧袁绍,还在灵县一带驻扎,随时会率兵前来渔翁得利。”
“又有冀州刺史刘备与冀州刺史赵云二人。”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冀州之地,又如何容得下三虎”
“简别驾的提议,只是让冀州百姓,短时间恢复安定罢了。”
“从长远来看,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既然刘备如此爱民,我以为,刘备应该为了冀州百姓的安危,直接撤出冀州。”
“这样冀州没了纷争,冀州百姓自然也就安泰了。”
接着反问道:“简别驾觉得,我治理的并州,民生如何”
赵风这话,也是对刘备虚伪面具的有力反击。
你不是爱民吗
那你就撤出冀州啊
不然就证明你是虚伪的。
然后又举事实。
冀州就算给了你刘备,你能把冀州治理好吗
不一定吧。
但我却有治理并州的经验。
所以冀州只有在我的手中,冀州百姓才会过得更好。
为了冀州百姓过得好,刘备就应该主动离开冀州。
简雍脸色难看道:“征北将军难道忘了。”
“当初可是与奋武将军达成过某些协议的。”